福寧薯12號是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寧薯3號為母本,金山72為父本選育的鮮食、高胡蘿蔔素兼用型甘薯品種。
福寧薯12號株型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6~15條,成葉心形,葉片大小中等;單株結薯3~5個,薯塊紡錘形,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橘紅色,結薯集中,薯塊整齊;抗甘薯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較耐旱、耐澇、較耐瘠薄,較耐肥,耐寒性較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寧薯12號
- 別名:寧薯12號
- 作物種類:甘薯
- 品種來源:寧薯3號/金山72
- 審定編號:閩審薯2011001
- 登記編號:GPD甘薯(2019)350054
- 育種者: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03年以寧薯3號為母本,金山72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收種83粒。
2004年春,播種,出苗18株,經種植篩選,選留15個品系。
2005年,進行不同生態類型地塊複選,選出8個品系,其中“202”品系表現較突出。
2006年,參加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品比;2007年,繼續參加寧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品比,原暫定名為寧薯12號。
2008~2009年,參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種區試。
2010年,參加福建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和品種展示。
201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改名為“福寧薯12號”。
特徵特性
- 農藝性質:生育期145~150天。株型中蔓半直立,單株分枝數6~15條,成葉心形,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為綠色,脈基淺紫色,葉柄、柄基、莖均為綠色,蔓粗中等。單株結薯3~5個,薯塊紡錘形,薯皮中等紅色,薯肉中等橘紅色,結薯集中,薯塊整齊。
- 抗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較耐旱、耐澇、較耐瘠薄,較耐肥,耐寒性較強。
- 品質:烘乾率23.66%,澱粉率14.23%,胡蘿蔔素含量10.13毫克/100克。
產量表現
2016年,福寧薯12號在福清市江鏡鎮文房村作早薯試種2公頃,經實地測產驗收,每畝平均產量為2797千克,比當地當家品種金山57增產150千克,增產率5.4%。2017年福寧薯12號在福清市江鏡鎮文房村擴大示範種植7公頃,經實地測產驗收,每畝平均產量為2956千克,比金山57增產210千克,增產率7.1%。其中較好一丘田塊面積1200平方米,經實地測產驗收,每畝鮮薯產量高達3252千克。
適種區域
福寧薯12號適宜在中國福建省種植。
栽培技術
- 搶墒整畦,及時栽種,小畦密植,壯苗斜插:為及時搶墒整畦種植,根據不同田塊土質在水稻收割前7~10天排水曬田,有利於收割後及時機耕整畦。秋薯薯畦採用機耕,整成畦帶溝寬95~100厘米、畦高40厘米的小畦高畦。在連城縣秋薯栽種時間不宜超過大暑,應搶季節,抓早栽,越早栽植薯塊越大,產量越高;煙後薯一般在6月15~25日栽植(套栽),稻後薯在小暑前後始栽,在7月20日前栽完。栽植方式採用單行種植。插植密度行距95~10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畝栽插2800~3200株。種苗選擇健壯的頂苗或頂段下1~2段苗,每段苗須有4個葉節,葉節根點未萌發,採用薯苗斜栽,下埋3個葉節。
- 科學施肥,提高肥效:甘薯施肥原則是重鉀、輕磷、保氮,第1次施肥以氮肥為主,每畝施氮、磷、鉀總量分別為13.0~14.0千克、6.5千克、20.0千克,比例為1:0.5:1.5。栽插時每畝用甘薯複合肥(13-7-5)50千克、尿素8千克、菜籽餅肥50千克,混合後進行穴施,施在兩株中間,施後蓋土保肥,並及時鋪蓋稻草保墒,用適量溝土壓住稻草;在苗長40厘米左右、薯蔓封畦前,每畝用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15-15)30千克加硫酸鉀30千克,混合後採取畦面引洞穴施。在薯塊膨大期根據蔓葉長勢長相進行適時適量噴施磷酸二氫鉀。
- 科學管水,防旱排漬:栽後及時灌水護苗,灌水深度到畦高的1/3~1/2,待水慢慢滲透到畦面濕潤後立即排除溝中積水,起到護苗和防止畦土板結的作用。甘薯在生長過程中應根據氣候和薯地墒情採用排漬或灌跑馬水方法,保持土壤濕潤和田間濕度,防止薯地漬水或土地乾裂,減少甘薯牛蒡根產生,以提高產量,防止過度乾濕交替造成裂薯,影響薯塊品質。
- 及時除草和藤蔓管理:甘薯除草是一道既花工又繁瑣的工作,直接影響甘薯產量。因此,及時加強除草和藤蔓管理,是減少病蟲雜草危害、確保甘薯產量的關鍵。秋地瓜田主要雜草以大田落谷和禾本科雜草為主,為增收節支,採取化學除草的方法:在移栽後灌護苗水、排乾後,在落谷和雜草生長初期,每畝用15.8%精喹禾靈乳油300~400克對水45~60千克進行畦兩邊和畦溝噴施,噴施時噴頭應加罩蓋;當薯蔓長到40~50厘米時,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進行第2次除草,每畝用95%草甘膦銨鹽可溶性粒劑120~160克對水45~60千克噴施,噴施前必須把薯蔓翻起,噴頭加罩蓋,小心噴施防止傷蔓葉。在薯蔓長40~50厘米時每畝用2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45千克進行噴霧,控制頂芽生長,增加薯蔓分枝,促進地下塊根轉化;在藤蔓生長盛期,觀察藤蔓長短和氣生根發生情況,進行適當提蔓或輕度翻蔓。
- 加強病蟲害防治:甘薯整個生育期都應注意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主要病害有苦絲病、蔓割病、根腐病、薯瘟病等,主要蟲害有小象鼻蟲、斜紋夜蛾等。在栽種後15天,每畝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加十元素硼肥進行噴霧,以噴基部為主防治地下害蟲和甘薯苦絲病;栽後30天,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2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200克對水45~60千克噴施,防治甘薯蔓割病和根腐病;每畝用烯·羥·硫酸銅(6%+硫酸鋅22%)48~64克對水45~60千克噴施,防治甘薯薯瘟病;注意防治甘薯斜紋夜蛾,發生斜紋夜蛾時,每畝用5.7%甲氨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24~32克對水45~60千克噴施。
- 適時收穫:甘薯塊根沒有嚴格的生育期。福寧薯12號在連城縣秋薯種植從移栽到收穫一般120~140天,由於生長後期溫差大,塊根膨大快,如沒有下霜、藤葉旺盛,適當延長生長時間,可獲高產。但在下霜前必須收穫,否則露土薯塊易受凍,造成爛薯和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