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參(傘形科植物)

福參(傘形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參(學名:Angelica morii Hayata):是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當歸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東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高山灌叢以及草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福參
  • 拉丁學名:Angelicamorii
  • 別稱:土人參、上當歸、土參、山芹菜、天池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傘形目
  • 傘形科
  • :前胡族
  • :當歸屬
  • 分布區域:中國浙江福建台灣等地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圓錐形,稍彎曲,長約至10厘米,棕褐色。莖直立,少長5-15厘米。
福參
基生葉葉柄長可達20厘米,葉柄基部膨大成長管狀的葉鞘,抱莖,背面無毛;葉片輪廓為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7-20厘米,寬12-17厘米,末回裂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常3裂至3深裂,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缺刻狀鋸齒,齒端尖,有緣毛,無柄或有短柄,兩面無毛或沿葉脈有短毛;頂部葉簡化成短管狀鞘。
復傘形花序,花序梗長5-10厘米,有短柔毛,總苞無或有1-2片,早落;傘輻10-14 (-20);小總苞片5-8,線狀披針形,有短毛,比花柄長或等長;小傘形花序有花15-20,花黃白色;萼齒小或不明顯;花瓣長卵形,無毛,頂端內折,中脈明顯;花柱基短圓錐形。
果實長卵形,長4-5毫米,寬3-4毫米,無毛,背稜線形,側棱翅狀,比果體狹,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或略凹入。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浙江福建台灣等地。生長於山谷溪溝石縫內。模式標本產自我國台灣。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入藥,用於脾虛泄瀉,虛寒咳嗽、蛇咬傷、腫脹等症。
【性味】味辛;甘;苦;性溫
【功效】溫中益氣
【主治】脾虛泄瀉;虛寒咳嗽;蛇傷
【功效分類】健脾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本品給小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使小白鼠自發活動減少,給蛙皮下注射,能預防因注射士的寧引起的驚劂。給麻醉貓、犬作靜脈注射有顯著降壓作用,切斷兩側迷走神經,未影響其降壓作用,具在降壓同時出現呼吸興奮現象。對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能使蛙腹直肌收縮,此作用不能完全被箭毒所阻斷[1]。
福參
【化學成分】根含補骨脂素(psoralen),香柑內酯(bergapten),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北美芹素(pteryxin),3(R)-3-已醯氧基-4-千里光醯氧基-3,4-二氫邪蒿素[3(R)-3-acetoxy-4-senecioyloxy-3,4-dihydroseselin)。
【名家論述】
  1. 《藥性考》:福參出閩浙,頗似人參,而性味辛熱,虛寒病宜之。多食則喉痛,故知性熱。
  2. 《綱目拾遺》:建參,儼如台參,中油熟,一種大者,惟不能純透,亦有蘆,無竹節紋,味亦苦甘,以竹刀剖之,心空不似遼參之堅實。亦清補,患風火牙痛,煎湯漱口立愈,則性又帶寒散,或言其性熱者,猶未確也。
  3. 《金御乘方》:建人參性熱,獨不宜於產婦。與遼參形色氣味真相似,但遼參入口回味生津,此則回味稍澀,故功用亦殊。
  4. 《福建中草藥》:福參,在福州地區多作為中藥黨參配方使用。其功效有兩種說法:一、認為與黨參套用相同I 二、多數認為性味偏於辛溫,對虛寒症療效較好,對陰虛症效果比黨參差,或不能套用。
  5. 《藥性考》:益氣。
【選方】①治脾胃虛寒泄瀉: 一、福參三至五錢,金櫻子乾根五錢,淮山藥三錢,苡米三錢。水煎服。二、福參五錢,大棗五錢,水煎服。②治虛寒咳嗽:一、福參五錢,桂圓乾五錢。水煎服。二、福參五錢。早米一盞同炒焦黃,水煎,酌調冰糖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