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組成部分,同時福利也早已成為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的表現形式。劉娟鳳編著的《福利國家》重點著眼於研究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不同福利模式,並試圖從福利模式的劃分以及解釋東亞和拉美兩個地區福利模式的差異入手來探討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福利國家/政治前沿新知識文庫
-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 頁數:191頁
- 開本:16
- 作者:劉娟鳳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劉娟鳳編著的《福利國家》關注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不同福利模式,並試圖從福利模式的劃分以及解釋東亞和拉美兩個地區福利模式的差異人手來探討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發展。對於開發中國家和地區而言,它們的福利發展很難說是對西方“福利國家”歷史的重演,我們應該如何來劃分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模式?導致其福利模式差異的原因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對於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發展至關重要。這兩個問題本身也是緊密相關的。如果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發展其起因就不同於已開發國家,那么對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福利模式的劃分就很難直接採用西方的理論標準。
作者簡介
劉娟風,法學博士,任教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政治學、比較政治經濟學、中外政治制度、比較福利等。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及意義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本研究的理論假設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福利理念與福利模式
第二節 東亞和拉美的福利理念與福利模式
第二章 福利的理念與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特性
第一節 西方政治思想中的福利理念
第二節 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理念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政策
第三章 韓國:以福利輔助生產
第一節 韓國的福利體系
第二節 朴正熙時期的福利模式:生產主義
第三節 生產主義福利模式對之後福利改革的影響
第四章 阿根廷:以福利獲得政治支持
第一節 阿根廷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
第二節 庇隆時期的福利模式:分配主義
第三節 福利體系的改革:對庇隆主義的背離與保留
第五章 中國台灣地區:混合的福利模式
第一節 中國台灣地區的社會福利體系
第二節 蔣經國時期的經濟政策與福利政策
第三節 經濟發展第一與平民主義相結合的福利模式
第六章 東亞與拉美兩種福利模式的比較
第一節 劃分福利模式的標準
第二節 東亞:生產主義的福利模式
第三節 拉美:分配主義的福利模式
結論
附錄一 東亞和拉美各國社會保障、醫療健康和教育占GDP的比重
附錄二 拉美和東亞1976—1980政府、社會保障、教育和醫保支出
參考文獻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及意義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本研究的理論假設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福利理念與福利模式
第二節 東亞和拉美的福利理念與福利模式
第二章 福利的理念與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特性
第一節 西方政治思想中的福利理念
第二節 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理念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的福利政策
第三章 韓國:以福利輔助生產
第一節 韓國的福利體系
第二節 朴正熙時期的福利模式:生產主義
第三節 生產主義福利模式對之後福利改革的影響
第四章 阿根廷:以福利獲得政治支持
第一節 阿根廷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
第二節 庇隆時期的福利模式:分配主義
第三節 福利體系的改革:對庇隆主義的背離與保留
第五章 中國台灣地區:混合的福利模式
第一節 中國台灣地區的社會福利體系
第二節 蔣經國時期的經濟政策與福利政策
第三節 經濟發展第一與平民主義相結合的福利模式
第六章 東亞與拉美兩種福利模式的比較
第一節 劃分福利模式的標準
第二節 東亞:生產主義的福利模式
第三節 拉美:分配主義的福利模式
結論
附錄一 東亞和拉美各國社會保障、醫療健康和教育占GDP的比重
附錄二 拉美和東亞1976—1980政府、社會保障、教育和醫保支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