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仕

祿仕

古代漢語,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指“為食俸祿而居官”。語出《詩·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第二層泛指居官食祿。語出唐代詩人韓愈 《祭鄭夫人文》:“苟容躁進,不顧其躬。祿仕而還,以為家榮。” 應當和古詩文中的仕祿相區別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祿仕
  • 外文名:無
  • 拼音:lù shì
  • 注音:ㄌㄨˋ ㄕˋ
  • 出處:《詩·王風·君子陽陽序》
1、指為食俸祿而居官。
《詩·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鄭玄 箋:“祿仕者,苟得祿而已,不求道行。” 孔穎達 疏:“今言祿仕,止為求祿。”
《後漢書·李固傳》:“中常侍在日月之側,聲埶振天下,子弟祿仕,曾無限極。”
韓愈爭臣論》:“古之人有雲,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
陳繼儒讀書鏡》卷四:“祿仕之士,不能撙節。稍豐則飫及狗彘,稍歉則困彼妻孥。”
劉大櫆 《方府君墓志銘》:“近代以來,貴祿仕而賤幽貞。”
2、泛指居官食祿。
蔡邕 《陳政要七事》:“今虛偽小人,本非骨肉,既無幸私之恩,又無祿仕之實。”
韓愈 《祭鄭夫人文》:“苟容躁進,不顧其躬。祿仕而還,以為家榮。”
徐鉉 《稽神錄·趙瑜》:“君命生至薄,名與祿仕皆無分。”
李贄 《與河南吳中丞書》:“仆自祿仕以來,未嘗一日獲罪於法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