祾恩殿這座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匯集了古代建築的特點,它將向人們展示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無窮智慧。為後人研究古代建築史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歷史和文物的雙重價值,可謂建築史上的豐碑。
站在祾恩門內向北望,一座氣勢非凡的大殿矗立在庭院的中央,它就是十三陵中唯一保存下來的祾恩殿。祾恩殿,原稱"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壽山朝陵,更名 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極之恩"意。也就是說,到這裡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護佑,恩德是沒有極限的。原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後神牌、冊寶、衣冠 、御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廷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 牛、羊、豬)案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祾恩殿
- 館藏地點: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
- 所屬年代:明
- 所屬博物館: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新鄉
建築歷史
永樂皇帝在即位之初,就下決心要把京師由南京遷往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並積極做遷都的 準備。在營建北京皇宮時凡重要建築都是用楠木作棟樑。在陵墓的修建上更是以楠木為主。因在 封建社會這兩項工程被視為關係到江山是否長久的主要建築,其用料之多、質量之好是無以倫比的,因此永樂朝多次派人去采木。
永樂朝采木實行官辦,朝延派大臣到各省督理,如工部尚書宋禮一生曾五次入四川監督采木 。役夫從各省招募。應役者一去就是十年八載,常常是有去無還。
針對采、運木料的艱辛,永樂年間的吏部主事瀟儀曾作伐木謠,反映了當時的真實情況:“永樂四年秋起夫,祇今三載將何如。無貧無富總趨役,三丁兩丁皆走途。 山田雖荒尚供賦,倉無餘粟機無布。前月山中去未回,縣檄倉忙更催去。 去年托木入閩關,後平山里天正寒。夫丁已隨瘴毒歿,存者始惜形神單。穉子多孤母多老,幾度監門望歸早。夥伴還家始報音,遣駭已潤荒山草。官家役簿未除名,孤兒嫠婦仍登程。去年丁壯已殞歿,今年孤弱知無生。 君門如天多隔阻,聖主哪知萬民苦。但聞木數已將完,王事雖勞莫懷土。
以上這首伐木謠,真實地再現了當時采木運木者的淒涼景象,這座雄偉的楠木大殿僅立柱就 60根,檐、柁、檁、斗拱等要用幾百根或上千根木料。我們不難想像為建這座殿,勞動人民付出了多么大的代價。它的建造與"祾恩"二字的含義是何等的不相符。同時這座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匯集了我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它將向人們展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無窮智慧。為後人研究古代建築史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歷史和文物的雙重價值,可謂我國建築史上的豐碑。解放後,黨和國家對此高度重視,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1957年7月31日,大殿因雷擊起火,第二日,慶祝"八一"建軍節,在中山公園開會,梁思成報告周總理,總理當即指示北京古建統加避雷針。大殿內除了讓人驚奇的楠木巨柱外,還有讓人驚嘆的鋪地金磚。金磚又稱細料方磚或"澄漿
磚",敲起來有金石之聲,所以叫"金磚"。燒自江南蘇州,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燒成。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首先要選好的土質"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為上,然後"汲水滋土,人逐數牛錯趾,踏成稠泥"然後填滿木框之中,平板蓋面,兩人足立其上,研轉而堅固之,磚坯製成後陰乾,入窯燒制。燒時火溫要逐漸升高,以免燒裂,先用較弱的糠草熏一月,而後用片柴燒一月,再用稞柴燒一月,最後用松枝柴燒40天,共130日,方可"窨水出窯。" 鋪墁時還要仔細加工,即所謂"磨磚對縫",首先要經過試鋪合適後再正式鋪墁刮平,最後還要浸以生桐油,才算最後完成,用金磚鋪地,表面光潤,不滑不澀。
建築現狀
為了豐富該殿的陳列內容,增強長陵歷史文化內涵的宣傳,1998年7月21日,明成祖朱棣銅像在此殿內落成。
該銅像是以1934年《故宮周刊》第369期和有正書局珂羅版《中國歷代帝後像》中明成祖朱棣的畫像為主要形象設計依據。為全身坐像,座長(進身)2.9米,面寬3米,總高4.08米,總重約5.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