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

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

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同安裝甌祭祖習俗,始於明朝中後期。每年有生男丁的家庭要把祭品裝成錐形甌擺放在供桌祭先人,裝甌分為三類,即丁甌、公甌和裝山(也稱祖甌),彰顯族人對宗功祖德的崇敬。

2010年,“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被列入廈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1月11日,“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Ⅹ-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民俗
  • 遺產類別:省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呂厝社區居民委員會
  • 項目編號:Ⅹ-27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祭祖習俗在閩南地區相當普遍。凡有祖祠(祠堂)的族群,都有感恩祖先的祭祀活動。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呂厝社區的“裝甌”祭祖習俗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
長順公,字宗裕,號潛德,為同安呂厝呂氏開基祖。他學識淵博、精通地理,建宗祠,興廟宇,造墓園。為弘揚祖德,感恩報本,自明朝中後期,呂厝居民於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均在呂氏家廟舉辦祭祖活動。

民俗內容

同安區西柯鎮呂厝社區的裝甌,分為三類,即丁甌、公甌和裝山(也稱祖甌)。
丁甌,由上一年有新出生男嬰的家庭承辦,物品包括五穀雜糧、豬禽類、海產品及水果等,總重量為三百斤左右,所有物品有序依附在錐體表面上。用一根底面直徑約0.8厘米,高3.4—4米的毛竹,從底部到中上部,劈開成六等分,內用5—7個大小不一的圓形竹箍(底大上小)並扎牢,使其成圓錐體(叫甌骨),中空的內面用稻草填實,錐體表面用洗淨生大蒜或芹菜環抱紮實,然後裝進“斗籠籃”固牢(籃內填滿玉米或稻穀,增加底部重量,防止錐體傾倒),這叫甌架。最後把各種供品(約150公斤)有序依附在骨架上,此為丁甌。上端為三隻大紅橘子和一隻公雞(意為丁旺,日子紅紅火火,甜甜美美)。
公甌,凡三代長者(即為人祖父後),需置甌到祖祠內祭祀祖先,一般為十二碗供品,因空間有限,後改用甌骨(底面直徑0.2米,高0.9米)裝甌,製作與裝飾同丁甌,該公甌上端為一隻豬前腳(寓意身強力壯),擺放在大廳兩旁或東廳.。
裝山(祖甌),凡四代長者(即為人曾祖父後),也要裝甌,物品簡單,擺成高山重疊模型(寓意壽比南山),一般擺在大廳中央,也可隨主人意向擺放。
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
呂厝裝甌祭祖——裝山
祭祀之後,各家各戶的供品要做成宴席,宴請賓客,謂“丁宴”;當晚演出的高甲戲,謂“丁戲”。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長,空間有限的呂氏祖祠已經容納不了許許多多的甌,但為了盡後人對祖先的孝義,特別對甌進行改良,把原占用一桌的甌(約1.1平方米),改為底面直徑零0.5米左右、高3.4—4米的錐體(占地約0.2平方米),既能充分利用空間,也可裝上更多的物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舉辦元宵裝甌祭祖,可聯絡分散於各地的宗親返鄉祭祖,弘揚祖德,教授祖訓,讓子孫後代明白孝敬長輩、敬老尊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為人之道,還可增強鄉親、海外僑胞、台胞間的鄉情和交流,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保護措施
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呂厝社區居民委員會為“祭祖習俗(同安裝甌祭祖習俗)”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7年2月11(農曆正月十五),同安、翔安眾多村莊集中裝甌。2月10日同安汀溪鎮路下村已率先開始裝甌,2月11同安呂厝、西塘、官潯,翔安洪厝等村密集裝甌。這是裝甌祭祖習俗入選省級“非遺”之後的首次集中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