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覺寺鐵塔

祟覺寺鐵塔

祟覺寺鐵塔,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鐵塔寺街路北。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徐永安之妻常氏為夫還願,出資在寺內建鐵塔七級,寺亦改稱“鐵塔寺”。

祟覺寺鐵塔為樓閣式鐵塔,高23.8米。平面呈八角形。祟覺寺鐵塔共有九級,加塔座塔剎,計十一層,通高二十三點八米,為海內十餘座鐵塔中最高的一座。雖系鐵鑄,但仿木結構,八角形,底周長四米,漸上漸收。每級均由基座、扶欄塔板、斗拱、飛檐五部分構成,塔身繞以扶欄,鑄飾圖紋。祟覺寺鐵塔塔系採用單件鑄造、疊合成體的方式建成,各部件榫卯扣合,結構嚴密,足見鑄造之精細。有人估計全塔須用生鐵三十多噸,堪稱中國冶鑄史上的巨製。

1988年1月13日,祟覺寺鐵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祟覺寺鐵塔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寧市鐵塔寺街路北
  • 所處時代:北宋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3-0146-3-94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式,綜述,平座,塔壁,樓檐,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祟覺寺鐵塔,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
萬曆九年(1581年) ,在濟寧道台龔勉的倡導下,集資續修塔身二級和塔頂。
1973年,國家撥專款維修鐵塔。

建築格式

綜述

祟覺寺鐵塔為樓閣式鐵塔,高23.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分遞減,層次清晰,挺拔而秀麗。塔身每層均為鐵殼磚心,由平座、塔壁和樓檐三件分鑄拼裝而成。鐵塔共有九級,加塔座塔剎,計十一層,通高二十三點八米,為海內十餘座鐵塔中最高的一座。雖系鐵鑄,但仿木結構,八角形,底周長四米,漸上漸收。每級均由基座、扶欄塔板、斗拱、飛檐五部分構成,塔身繞以扶欄,鑄飾圖紋,設計精美。

平座

祟覺寺鐵塔平座為重昂五鋪作。脊飾、瓦壟、斗拱鑄作嚴謹,眉目清晰。平座以上為高30厘米的周邊圍欄,欄板上的圖案花紋富於變化,每層各具特色,澆鑄精緻,玲瓏剔透。圜欄內空20厘米為迴廊。

塔壁

祟覺寺鐵塔塔身的四個正面辟長方形盲門,四側面闢佛龕,祀座佛56尊,均盤膝端坐,形象生動。
每級塔身均鑄四個假門,面對東西南北四方,計三十六;其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面,各鑄佛像兩尊,除上部兩級個別方位或缺,凡五十六尊。佛像均為正面,盤膝端坐於凹人的神龕之內,姿態安然。每層的上部均為飛檐,下有斗拱承托。脊飾、瓦壟、飛檐、斗拱結合緊密、配置有序,眉目清晰,疏朗有致。

樓檐

祟覺寺鐵塔塔頂屋面的八角各懸風鈴,上為仰蓮剎座,上扣一鑾金桃形寶瓶塔剎。塔尖為銅製鎏金寶瓶式,下為蓮花基座。飛檐凌空 ,檐角加長,尖端垂掛銅鐸,風起作響,鈴鈴成韻。

文物遺存

祟覺寺鐵塔塔下第一、二級東南、東北壁上鑄有銘文,楷書“大宋崇寧乙酉常氏還夫徐永安願謹鑄”及“皇帝萬歲"、‘眾臣千秋”等字。鐵塔坐於高約五點九米的磚砌基座上,其西面辟門,內為八角藻井頂,中置宋代千手千眼佛石像,壁嵌清光緒七年(1881年)塔銘。

歷史文化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徐永安之妻常氏為夫還願,出資在寺內建鐵塔七級,寺亦改稱“鐵塔寺”。

文物價值

祟覺寺鐵塔塔系採用單件鑄造、疊合成體的方式建成,各部件榫卯扣合,結構嚴密,足見鑄造之精細。有人估計全塔須用生鐵三十多噸,堪稱中國冶鑄史上的巨製。
1973年,國家撥專款維修鐵塔,於其底部發現一批文物,包括舍利棺、銅佛像、佛敕令牌、明版《大乘妙法蓮花經》等。據分析,除舍利棺為北宋遺物外,其餘均為明萬曆九年增建時置人。這批文物現藏濟寧市博物館內,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史無疑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祟覺寺鐵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祟覺寺鐵塔,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鐵塔寺街路北。
鐵塔寺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祟覺寺鐵塔:從濟寧市人民政府出發,路程大約1千米,約需4分鐘。從濟寧汽車總站出發,路程大約3.4千米,時間約需10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