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吻鰕虎魚(神農吻蝦虎魚)的中文目名是鱸形目。被楊乾榮教授於1983年發現於湖北省神農架陽日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神農吻鰕虎魚
- 拉丁學名:Ctenogobius shennongensis Yang et xie
- 別稱:神農吻蝦虎魚 神農櫛鰕虎
- 界:動物界
- 目:鱸形目
- 科:鰕虎魚科
- 分布區域:神農架林區陽日灣及漢水支流
簡介,定名人:,年代:,中文名:,ogenus:,原始文獻:,模式產地:,俗名:,生境:,國內分布:,爭議,資料來源:,
簡介
主要性狀 第一背鰭vi 第二背鰭I·8-9 臀鰭條I·8 縱列鱗31-33 背前前鰭5-6 圓尾柄鱗13 第一鰓外側鰓耙12。
體長為體高的4.08-5.00倍,為頭長的3.40-3.76倍,為尾柄唱的4.27-5.00倍,為尾柄高的7.23-8.50倍。頭長為吻長的2.40-3.12倍,為眼徑的4.5倍(雄體)和3.3-3.6倍(雌體),為眼間距的4.00-4.66倍
體較粗壯,頭部寬且低,第二背鰭後端稍側扁。口端位較寬,口裂不達前緣的下發。上唇比下唇厚。上頜有齒2行,下頜有齒3行。舌明顯。眼上位,雄體的眼較雌體的為小。眼下方前鰓蓋骨上的肌肉比主鰓蓋上的肌肉要特別發達。鼻孔位於近眼前緣,前鼻孔呈短管狀突起。鰓孔大,其寬度與胸鰭基部相等。頭部,頰部,胸部無鱗,體側為櫛鱗,背鰭起點前的背部正中和腹部正中為圓鱗。胸鰭擴大呈扇形,腹鰭胸位,聯合且特化呈圓形,圓盤的前緣更發達呈皮褶狀,且折轉向盤內緣伸入;圓盤的後部分已很難辨認鰭條。雄魚的不達。臀鰭起點在第二背鰭起點之後。尾鰭呈圓形。雄魚的生殖器突起呈三角形,表面光滑 ,泄殖孔開口在突起的頂端。雌魚的生殖器突起為扁圓形,表面有皺紋,泄殖孔開口於突起的後端。鮮活時呈翠綠色,體側有6條黑色斑條橫跨背部,雄魚的第一背鰭前部有一大明顯的螢光藍色斑點;雌魚無此色斑。各鰭上均有黑色斑點組成的條紋。雌魚胸鰭和圓盤狀的腹鰭呈灰黑色,雌魚為灰白色。
-------------摘自 湖北省魚類志(楊乾榮)
定名人:
楊乾榮教授(Yang et Xie)
年代:
1983
中文名:
神農吻鰕虎魚[1]
ogenus:
Ctnogoobius
原始文獻:
動物學研究, Vol.4, No.1:71-73
模式產地:
湖北神農架陽日灣(漢水一級支流上游,海拔495m)
俗名:
神農櫛鰕虎魚
生境:
喜生活於急流淺灘,以特有為圓形的腹鰭吸附於礫石上,平時常藏身於礫石縫隙間,遊動間距不逾1m。
國內分布:
湖北,漢水流域,
爭議
該種與三峽庫區所產的三峽吻蝦虎魚是否為同一品種,還有待考證。
資料來源:
動物學研究, Vol.4, No.1:71-73.湖北魚類志(楊乾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