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導航外科學

神經導航外科學

《神經導航外科學》是2008年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周良輔

基本介紹

  • 書名:神經導航外科學
  • 作者周良輔
  • ISBN:9787542844835
  • 類別圖書 > 教材教輔 > 研究生
  • 頁數:269
  • 出版社: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6-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面對21世紀信息爆炸的時代,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鼓勵和支持下,作者們總結10年來開展神經導航外科的心得體會,編寫了《神經導航外科學》,奉獻給同道,以期促進我國神經外科的發展。本書共分11章,約55萬字,內容涵蓋神經導航外科的方方面面,包括神經導航外科的發展史和展望、國內神經導航外科的發展現狀、神經導航定位及其基本原理與技術、多模醫學影像的配準和融合、導航外科技術在臨床的套用、神經導航術中的腦移位、術中影像神經導航技術、神經導航手術的麻醉管理、機器人外科手術研究進展、虛擬現實技術及其在神經外科的套用、導航外科手術室的布局及術中護理配合等。本書除總結作者們的經驗外,還收集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力求內容翔實、圖文並茂,以方便讀者閱讀和參考。本書可作為各級神經外科醫師、研究生、進修醫師、技術員、護士和相關學科醫師的參考書和教科書。

作品目錄

1 神經導航外科的發展史和展望(周良輔)
1.1 導航的起源與發展
1.2 神經導航外科的發展
1.3 神經導航外科的未來
2 國內神經導航外科的發展現狀
2.1 我國神經導航外科技術的套用現狀(黃華文 吳勁松)
2.2 高精度國產神經導航設備的研製(李文生 吳勁松)
2.3 FDMexcelim-04神經導航系統的實驗室驗證(金毅 吳勁松)
2.4 FDMexcelim-04神經導航系統的臨床試驗(李文生 金毅 吳勁松)
3 神經導航系統及其基本原理與技術
3.1 神經導航系統的硬體組成與相關技術(杜固宏 周良輔)
3.2 醫學影像的三維重建技術(王滿寧)
3.3 影像空間與物理空間的註冊(杜固宏 周良輔)
3.4 術中定位裝置(杜固宏 周良輔)
3.5 導航定位精度(杜固宏 周良輔)
3.6 雷射採樣表面輪廓註冊技術(杜固宏 周良輔)
4 多模醫學影像的配準與融合(劉翌勛 宋志堅)
4.1 引言
4.2 醫學圖像配準原理
4.3 常用醫學圖像配準算法分類
4.4 圖像配準算法評估
4.5 基於點匹配的圖像配準方法
4.6 基於面匹配的圖像配準方法
4.7 DICOM圖像的解析
5 導航外科技術在臨床的套用
5.1 神經導航技術在腦腫瘤手術中的套用(杜固宏 周良輔)
5.2 神經導航技術在經蝶入路垂體腺瘤手術中的套用(吳勁松)
5.3 神經導航技術在顱底外科手術中的套用(毛穎)
5.4 神經導航技術在腦內穿刺活檢手術中的套用(高翔)
5.5 功能神經導航技術在運動區腦腫瘤手術中的套用(吳勁松)
5.6 神經導航技術在腦血管病手術中的套用(毛穎)
5.7 神經導航輔助內鏡手術(王鏞斐)
5.8 神經導航技術在脊柱外科的套用(黃煌淵 姜建元)
5.9 影像導航技術在耳鼻咽喉手術中的套用(顧瑜蓉 王德輝)
5.10 神經導航技術在放射外科的套用(王恩敏)
5.11 神經導航技術在放射治療的套用(盛曉芳)
6 神經導航術中的腦移位(莊冬曉 姚成軍 周良輔)
6.1 引言
6.2 常規神經導航術中測得的腦移位
6.3 術中MRI導航中測得的腦移位
6.4 腦移位的糾正方法
7 術中影像神經導航技術
7.1 術中超聲及超聲神經導航技術(謝立乾 吳勁松)
7.2 術中CT及神經導航技術(莊冬曉 周良輔)
7.3 術中磁共振及神經導航技術(姚成軍 周良輔)
7.4 術中C臂機及神經導航技術(黃煌淵 姜建元)
8 神經導航手術的麻醉管理(張 軍 梁偉民)
8.1 神經外科手術方面的考慮
8.2 神經生理學方面的考慮
8.3 神經導航術中麻醉方面的考慮
8.4 小結
9 神經外科機器人技術的研究進展(吳勁松 毛穎)
9.1 手術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現狀
9.2 手術機器人在神經外科的套用
9.3 當前神經外科機器人技術的局限性
9.4 未來神經外科機器人技術的展望
10 虛擬現實技術及其在神經外科的套用(張曉硌 吳勁松)
10.1 虛擬可視人
10.2 國外的基礎研究與套用現狀
10.3 國內的基礎研究與套用現狀
10.4 神經外科虛擬手術仿真系統的技術組成
10.5 虛擬手術仿真系統在神經外科手術計畫與模擬中的套用
10.6 當前虛擬手術仿真系統的技術難點與發展前景
11 導航外科手術室的布局及術中護理配合(賴蘭 毛穎)
11.1 神經導航手術室的整體布局
11.2 神經導航手術的護理配合
11.3 神經導航設備系統及相關附屬檔案的保養
前言
神經外科手術.尤其是開顱手術的成敗與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前定位診斷及術中病灶搜尋技巧的準確性.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CT、MRI、DSA、核素腦掃描等無損傷性成像技術(non-invasive neuroimaging tcChnology),取代了過去具有創傷性的各種造影術以來。使神經外科的整體診療水平提高了很大的一個檔次。但是在手術的實踐中,遇到較小而較深的病灶時,神經外科醫師還是頗感棘手,稍有不慎,輕則手術大費周折,重則使患者大傷元氣。為了避免這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局面,神經外科醫師不得不擴大術野,以防萬一。這就使手術所導致的“醫源性傷害”難以下降。無損傷性成像技術引發了微侵襲神經外科(minimallv invasive neurosurgery)的理念。於是原有的腦立體定向技術、內鏡技術、人工栓塞技術、導管技術紛紛重新得到重視而投入廣泛研究與開發。並與當時的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放射外科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套嶄新的微侵襲神經外科體系。神經導航技術便是其中一項新生事物。
所謂神經導航技術實際上是指用現代的成像技術來引導手術中的病灶定位,特別是小而深的病灶,以便手術者選擇最理想的徑路、減小術野、改善病灶的顯露,從而減少手術的創傷,增加病灶全切除的機會。提高療效。最早的方法有實時超聲導航、紅外線(熱像)導航等。現代成像學興起後,採用電腦制導的觀察棒(viewing wand)來引導手術者握持的器械到達病變區。後來發展為結構比較複雜的多部件的導航系統。最近又有手術時的MR導航設備——PoleStar N-20系列,更增加了術中導航的準確性與便捷性。短短的lO餘年間,導航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

作品影響

該作品獲得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作品科學技術類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