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經修復學
- 研究範圍:退行性變性損害,缺血缺氧性損害
- 戰略方針:強調基礎臨床緊密結合和有機整合
- 優點:彌補傳統治療治標不治本的弊端
- 實質:全面破解脊髓損傷治療難題
- 技術:組織或細胞移植,組織和生物工程
神經修復學簡介:,研治範圍:,研治現狀:,研治策略:,戰略方針:,神經修復技術:,
神經修復學簡介:
研治範圍:
包括神經系統外傷性損傷、退行性變性損害、缺血缺氧性損害、脫髓鞘性損害、腦血管疾病後遺症、運動障礙性疾病、中毒性和物理因素損害、遺傳性和先天性或發育性神經系統損害以及其他神經系統退變疾病和損害。
神經修復
![神經修復 神經修復](/img/3/be6/nBnauUjY1I2M0ITN4MDMxMWN2MGZlBTY5YWMycDOhNzMmF2MwAjNilzM0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採用組織或細胞移植、組織和生物工程、電磁等物理因素神經刺激或調控、藥物或化學等各種干預策略,在原有神經解剖和功能基礎上,促進被破壞或受損害神經再生修復和重塑、重建神經解剖投射通路和環路、調控和改善神經信號傳導、最終實現神經功能修復。
研治現狀:
周圍神經結構和功能修復的療效正不斷提高;一定程度的中樞神經結構和功能修復已成現實,部分傳統臨床觀念認為無治療或無有效方法治療的中樞神經系統常見和多發疾病和損害治療大門已被打開。
研治策略:
最佳組合現已證明有效的神經修複方法,積極探索新方法,不斷提高神經功能修復有效程度。
戰略方針:
強調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和有機整合;強調解決醫療和預防實際問題;突出以臨床始終把握研究方向,以基礎不斷充實研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