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介入技術

介入技術和內科技術、外科技術一起並稱為三大醫學技術;相對於後兩者,它是一門年輕的技術,既獨立於內外科技術之外,又和它們交叉並存,協同發展。介入技術以其所涉及的專業領域不同而分為心臟介入、外周介入和神經介入三大類。

神經介入技術顧名思義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系統的支持下,採用血管內導管操作技術,通過選擇性造影、栓塞、擴張成形、機械清除、藥物遞送等具體方法,對累及人體神經血管系統的病變進行診斷和治療。它是一種新興的微創臨床技術,為許多腦與脊髓血管疾病開闢了新的思路和治療途徑。既可以獨立解決許多腦血管疾病,又可以和傳統的開放手術、放射治療等巧妙結合,使原來無法或難以治療的疾病得到滿意療效。

隨著對許多疾病認識的深入和理念的更新,神經介入技術在腦血管病治療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成為熱門學科,並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普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經介入技術
  • 相關疾病:腦血管疾病、脊髓血管疾病
  • 張臨汾路:神經科
  • 適應證:缺血或出血性腦血管病,腦動脈瘤
  • 優勢:不留瘢痕,禁忌證少,快捷等
神經介入技術套用,神經介入技術操作,神經介入技術優點,神經介入技術風險及副作用,

神經介入技術套用

神經介入技術主要是治療腦與脊髓血管病,在腦腫瘤、脊柱腫瘤等疾病的治療也有涉及。
1.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動脈狹窄(圖2),急性或慢性腦動脈閉塞(圖3),顱內靜脈竇血栓等。
神經介入技術
(圖2 頸動脈嚴重狹窄支架治療)
神經介入技術
(圖3 頸動脈閉塞再通支架管腔成形)
2.出血性腦血管病:腦動脈瘤(圖4),腦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脊髓-脊柱血管畸形等。
神經介入技術
(圖4 腦動脈瘤介入治療)
3.腦-脊髓脊柱腫瘤類:富血運腫瘤術前造影評估與栓塞,惡性腦腫瘤動脈內超選擇性化療等。

神經介入技術操作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目前仍是腦與脊髓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一般通過股動脈途徑進行(圖5),除不能配合的兒童、神志或精神障礙的患者外,均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在腹股溝區注射少量麻藥後,穿刺股動脈放置血管鞘,然後通過選擇性插管技術來完成腦或脊髓血管的對比劑注射,醫生便可以在監視器上看到患者血管的動態成像。患者需要住院接受造影檢查,一般術前會進行腹股溝區的備皮,術前禁食水,根據患者狀態醫生會選擇性的給部分患者輸液以減少造影劑的副作用。造影術後如沒有不適反應,即可以適當恢復飲食。穿刺側的下肢一般要制動6-8小時,如果採用了血管閉合器或者用壓迫器,患者可以4~6小時後床上活動。
神經介入技術
(圖5介入手術股動脈穿刺)
對於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根據病情和實施的治療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處理措施,如:複雜的需要全麻下手術;放置動脈支架的,術前和術後一段時間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還有的疾病需要一段時間的抗凝治療(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華法林、達比加群等)。患者一定要配合醫生接受治療,不能隨意停藥、加藥。介入治療後的患者還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接受隨訪。

神經介入技術優點

神經介入手術與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1.微創手術、體表不留瘢痕神經介入技術避免了開顱手術帶來的組織創傷,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所以容易被患者接受;美國卒中協會和心臟病協會2012年的指南中,明確將既適合於開顱手術,又適合於介入治療的破裂動脈瘤推薦首選介入手術,就是對其這一優點的肯定。神經介入手術多採用股動脈途徑,手術時僅需1-2mm創口就可(圖6),手術入路處隱蔽,體表不會留下難看的瘢痕影響美觀。
神經介入技術
(圖6 介入手術後腹股溝小切口)
2.適應證廣,絕對禁忌證少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多見,如腦血栓形成的高峰年齡在65歲左右,而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患者耐受性差,包括身體條件和心理因素。神經介入手術操作創傷小、時間短,對病人而言損傷輕,痛苦小,危險低;那些因合併症多不能耐受開放手術或全麻的患者,是一個好的選擇。由於介入手術採用血管內途徑,避免了因病變部位帶來的手術限制,如:高位或很低位的頸動脈狹窄,手術難以暴露,介入就可以輕鬆實施;顱內多發動脈瘤,介入治療可以一次完成;腦深部或重要功能區的血管病變,如丘腦、腦幹的動靜脈畸形,手術常很難或無法實施,介入手術常可以完成治療。
3.快捷、迅速神經介入手術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實施,如急性腦血栓的介入治療。完成股動脈穿刺,並將導管插至病變血管,常可以在數分鐘或十餘分鐘內完成,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血管再通,挽救腦組織。
4.可以與外科手術互相補充,有機結合比如:大的腦動靜脈畸形,直接手術切除創傷大、出血多、危險高,可以先部分栓塞,縮小體積,控制血流量,手術全切就有把握。再如,顱內富血運腫瘤,術中出血不好控制,常常無法切除或不能全切,採用術前栓塞後就會大大提高治癒率和安全性。近年來,複合手術(也稱雜交手術)在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很受推崇,就是將神經介入與開放手術有機結合的結果。

神經介入技術風險及副作用

神經介入手術由於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也很容易被患者誤解為“小手術”或沒有風險。這是非常錯誤的。神經介入手術創傷小是因為它是通過生理管腔(血管內)來治療疾病,但在血管內操作仍然是有風險的,比如血管破裂、堵塞等,就可以引起顱內出血或腦梗死,造成嚴重後果。在手術級別分類中,腦血管造影被列為三級手術,一般的介入治療都是四級手術(最高級別),可見它不是小手術。神經介入醫生常常需要有深厚的神經病學、神經解剖基礎,還要有敏銳的影像辨別能力和熟練的導管操控能力,否則“小手術”會引起“大麻煩”。
神經介入手術中最擔心的是術中、術後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破裂或堵塞,醫生會在術前跟患者或家屬有針對性的分析、解釋。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問題需要注意,如穿刺部位血腫、造影劑對腎臟的損傷、射線引起的副作用等。
另外,神經介入手術雖然有很多優點,也很有前景,但目前受一些條件的限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逐漸在發展中克服。例如,顱內動脈瘤栓塞後的復發率比夾閉術後的要高一些。值得慶幸的是,一些性能良好的顱內支架、修飾後的彈簧圈等正逐漸克服這個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