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踢鼓子秧歌是。固陽縣和晉西北神池縣境內的踢鼓子秧歌,她作為一種特有的、傳統的、小型的農村民眾文化表演形式,深受民眾所喜聞樂見,有較強的生命力。現在每年二月二的時候,在內蒙古固陽縣車鋪渠村舉辦這項民間藝術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池踢鼓子秧歌
- 類型: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
- 流傳:內蒙古包頭市
- 也叫:土攤子秧歌
歷史淵源,流行地區,組成和分類,化裝和表演,表演過程,重要項目及禮儀,吃飯,鼓歌,
歷史淵源
其來歷目前有四種說法。
一是相傳梁山好漢剿滅農民義軍方臘部後,接受朝廷正式詔安。阮氏兄弟覺察到當時朝廷腐敗,詔安梁山是為了利用義軍,一旦利用完,英雄們就會無事可做,無飯可吃,前途依然暗淡,於是拒不受詔。由此朝廷內部和地方政府便對阮氏兄弟心存餘悸,恐其日後東山再起,決定將阮家抓拿並滿門抄斬,以除後患。阮氏兄弟聞訊後決定全家出走,但是如何能躲開朝廷的耳目,逃出官府的追殺,便成了首要的問題。面對一家老小阮氏兄弟寢食不安、坐臥不寧,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阮小七想出這么一條辦法:全家人喬裝改扮,中青年男性扮頭對鼓二對鼓,年輕女性扮拉花者,老弱病殘緊跟於後成後八角,其他中壯年男子扮做敲鑼打鼓的即鼓道,稍事訓練後即行逃走。據說活閻羅阮小七本人為絡旄者,統領全隊並負責通風報信。由於全家通曉水性,為了不引起官府注意便專尋陸路,敲敲打打,從家鄉一路踢來,晝行夜宿,食露蓋天,穿越五六省區幾千遙程,一直踢到現越南地界,方得生存。這也是日後越南阮姓居多的緣故;
二是本表演形式相傳為《水滸》中三打祝家莊時梁山好漢進莊偵察時的扮相;
三是傳說來自《忠義水滸傳》中三打大名府的故事,說頭對鼓、二對鼓分別為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劉唐,絡旄為時遷;
四是相傳在清朝康熙年間,某地農民在秋收之後,舉辦“酬酒廟會”,唱“謝茬戲”,當地有一位義士邀約各路男女英雄豪傑,除暴安良。為了紀念這一事件,便將活動過程編為這一形式加以紀念。
流行地區
這種乾打硬踢的表演藝術現在主要流傳範圍只有山西神池境內,朔州、五寨也有部分鄉村活動。
組成和分類
踢鼓子秧歌由鼓道、前八角、後八角、絡旄、歌手、經手、雜工約30人左右組成完整的表演實體。鼓道,秧歌隊的整個表演過程,均由他們配音,樂器也只有鼓、鑼、鐃、鈸幾種,類似劇團的“武場”,以鼓為主,約7人左右。表演時鼓道安在秧歌隊的前正方,與踢鼓子的面對面,行走時則走在踢鼓隊的前面;踢鼓隊分為前八角、後八角。前八角包括頭對鼓、二對鼓和相應四個拉花的。後八角即排在前八角後面的八個人,角色分別是官先生、風流公子、一對買賣人(一個貨郎、一個賣膏藥的)、毛小子、毛女子(也有楞小子、楞女子),一對老夫婦。這八個人的作用是點綴、襯托,他們的動作較前八角是文雅而調皮;絡旄這個角色是全隊的中心,因他是名譽領導,為了能顯示出他的特殊性、使其能隱蔽身份,不受任何限制,故以丑角出現,四處蹦跳,傳遞訊息;歌手可以是專職的,也可以是兼職的,他是以固定的鼓點為曲調的歌手;經手即實際意義上的領導,類似隊長、劇團的正副團長,一般1—2名,主管全隊的行政事務、對外交流等;雜工即燒水、背鼓、看道具,一般3人左右。
化裝和表演
神池踢鼓子秧歌的著裝、化裝基本與戲曲中的生旦淨末醜相似,前八角踢鼓子的四人,頭扎包巾、搭頭,佩英雄鏡,插飛鬢,掛滿髯,身著黑襖、彩褲、腰抱、腰裙,腳著皂靴(現一般為解放球鞋),為武生(淨角)裝束,臉譜為大五花臉。要突出一點:威!拉花的裝束化裝基本與戲曲中的旦角相似,道具為絲帕花扇。後八角著裝化裝與各自扮演的角色的特點相符。絡旄開三花臉或猴臉,手執銀刷、裝男扮女,動作猴像。
踢鼓子秧歌的表演,是以鼓道的鼓點為規範進行的,即聞鼓開踢。鼓的擂數與戲曲中的板名相似,是改變踢法和陣式的要領。踢鼓子的主要陣式有五雷陣、梅花陣、單掏雲、雙掏雲、天地牌、跳四門、溫場、海釣魚、拉山子等陣。拉花的動作特點是旋身、跌針、靜走,行動必須迅速、敏捷,如果遲緩,一方面會延誤她舞伴的踢鼓動作,另一方面有被舞伴踢住的可能。後八角的表演以走、扭為主,只要憑個人發揮出能顯示自身扮相特點即可,但他們有一點,除特殊陣勢,不能走在前八角前面。絡旄的動作特點是靜動自如,有空就鑽、無孔不入,但他活動的範圍一般以“中”為主。歌手也叫唱秧歌的,他可以是鼓子隊的角色兼職,也可以是專職。
表演過程
秧歌隊的表演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這個極富民族特色的特定節日進行,當然,地方官的一時興起需要以此助興不在此列。表演過程一般4—6天,分為起秧歌、轟秧歌、碼秧歌三個階段。這裡按神池縣馬坊村秧歌隊的表演過程作一簡單介紹。
馬坊村距神池縣城32公里,位於城北、原為鄉政府所在地,其硬架子秧歌威震鄰村,聞名全縣,極具代表性。這個村秧歌隊具體活動流程如下:每年正月十三起秧歌,先敬廟。早飯後組織好踢著過街牌子到各種廟的廢墟上焚紙燒香,每到一處,由經手燒紙敬香,踢鼓子的踢一會兒,踢完由歌手唱一支尊敬神靈的秧歌,便到下一處。敬完各類廟宇,踢鼓開始,這時(大約上午10點左右)起,起秧歌的過程告結,進入轟秧歌階段;第二天,即正月十四,主要項目有接秧歌、拜機關。接秧歌是按禮節迎接已聯繫好今天來村匯演的外村秧歌隊(由於馬坊是附近大村,又是鄉政府所在地,故而這一天有好多班秧歌要來),來幾家,不辭勞苦接幾家;正月十五這一天是轟秧歌的頂盛時期,這一天的項目有去鄰村鋪路、接下餐、進院、踢夜場四個。首先秧歌隊要到離村三里之外的鋪路村踢一上午,下午在馬坊接下餐。接下餐是全村家家戶戶給秧歌隊送吃的,秧歌隊在街口擺一張長條桌,只要桌子上擺滿送來的吃的,秧歌隊便接一次,迎謝送下餐的,一直接到傍晚鳴炮收兵。晚上首先是進院,即全村人家一戶不漏地進院踢小場。由於村大,秧歌隊分兩組,從東西兩頭分進,大約7點半開始,零點以後結束,兩組合併稍事休息後,開始踢夜場。這一下極為熱鬧,大街上所有旺火點起來,名曰“查火”,以秧歌隊為主,穿插“王郎送女”“跑旱船”“二鬼抱跌”等小型表演形式輪流進場表演,這樣一直鬧到深夜三四點鐘人們才依依不捨餘興未盡回家休息;正月十六這一天是自由活動日,如果約好到外村表演,便回訪,一天一個村。如果沒有其它事宜,按常規今天是謝人——碼秧歌的前奏。全隊二三十人從西到東一家一家過,每進一家的表演過程基本與十五晚上進院一樣,所不同是,對備好的菸酒吃法,秧歌隊只管吃、喝,不許拿,而十五晚上所備煙糖作為回謝品讓秧歌隊全都拿走。這樣需整整一天。十六晚上進行這一年秧歌隊的最後一項內容:碼秧歌!村里集體買些酒,炒、熱下餐,請上村幹部,聚在一起,盡敘今年風流,暢談來年生產生活計畫,邊吃邊喝邊說,喜笑怒罵渾然一起,直吃得東倒西歪,喝個昏天暗地,不亦樂乎,然後將拿回的煙糖分盡,宣布:散夥。
重要項目及禮儀
吃飯
打從起秧歌的那天起,秧歌隊所有人的三頓飯兼由村里人輪流請吃,在過去是村里人自覺叫,現在一般由經手派飯,每家一天。每家派1—2個不等,這要看村子大小而定。秧歌隊一日三餐均以響炮為號。外村秧歌隊來匯演或本隊出村表演均如此,這樣請吃一直到碼秧歌為止。二、接下餐。下餐指村人為秧歌隊送的吃法,這些吃法主要是當地人貫吃的一盤菜,下面一層是油煎山藥或油煎豆腐,也有的放些茴子白,中間是當地廣為傳吃的山藥粉條,最上面一層是切成大片的豬肉或紅燒肉。當這些吃法用直徑一尺左右的盤子端來、秧歌隊接完後,統統倒進備好的水桶中,準備食用。它的主要意義據說是為各家的人、畜免災,將帶有災禍的東西隨著盤菜統統倒掉。正月十五下午是接下餐的固定時間,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不用專門通知,鑼鼓一響,送起來接起來就行了。一般在街的一面安放一張長條桌子,桌旁放幾擔空水桶,村中各家端來下餐後(每家只一盤),放在長條桌上,人站在桌後。等擺滿一桌後,秧歌隊從對面約30米的地方簇擁著經手踢過來,然後經手在前,前後八角排成四行在後向桌子對面的送餐者鞠躬作揖致謝,謝畢再踢回原來位置,再踢過來接下一桌的人,如此往復,直接到無人送為止。如果村大人多,此項目可分片進行。接下餐鼓道不動。三、接秧歌。接秧歌,顧名思義,即兩隊秧歌互訪時主隊迎接客隊的禮儀。這裡禮節較多,且稍不留心就會惹出麻煩。當外村的秧歌隊來到村口響個炮(本文所謂炮,均指俗稱的二踢腳麻炮)後,預先等在村裡的主隊和村口的客隊同時發鼓,主隊踢著過街牌子到了村口,閃列在路兩旁,意在開門相迎,客隊中間穿過,當客隊入門後,行“珍珠倒捲簾”儀式,反客為主,亦行“開門禮”列在兩邊,將主隊讓進,相互寒暄後,簇擁進村。稍事休息,正式舉行儀式迎接。兩村之間秧歌隊的“互請”,都是兩村之間經手預先約好的,沒有約好的便不接。當雜工將長桌擺在場地中間後,兩家從桌子的兩頭面對面由遠往近踢,鼓道在前,第一次上來是安鼓,即兩家將鼓道安放在長桌的兩頭,秧歌隊再踢回原處,第二次簇擁經手踢上來,兩家經手隔桌相拜,拜後守在桌子兩頭各自鼓道旁,秧歌隊再踢回原處,第三次、第四次……依次是頭對鼓、二對鼓、拉花、後八角、絡旄的相互拜見,都拜過之後算迎接儀式結束,約兩小時左右。這一接,不僅體現了村社之間的禮尚往來,更主要的是兩家秧歌隊較勁、較力、較水平,給觀眾留“第一印象”。此時全村鑼鼓喧天,彩聲陣陣,秧歌隊傾心盡力,汗水徹身,看得人全神貫注如痴如醉,有的著迷到也跟著手舞足蹈,真是神形相融,熱鬧非凡。到下午兩家匯演結束客隊離村時,要舉行送客儀式,過程基本和來時一樣,“閃開”大門歡送客隊,經手們互相致意。四、進院。進院的意思有兩重,一是秧歌隊為慶賀家家戶戶上年好收成和來年過的更美滿,另一種是各家各戶通過正月十五的秧歌進院驅邪避惡。進院的禮節較簡單,秧歌隊一進院便踢,村里跟著看熱鬧的小孩、二半大小子便為主人點燃旺火,放起大小爆竹,踢過一個小場,歌手唱一首吉祥的鼓歌,秧歌隊、主家自覺排成行列、面對面進行互拜。這裡注意二點,一是拜時要摘鬍子、放道具;二是本年守孝的人家必須有預約方可進去,否則不得進院。五、謝人。謝人,原意是碼秧歌這天相謝正月十四下午送下餐的人家,但送下餐屬自覺自愿自發行為,即使有個別不送的也是覺得自家的吃食拿不出手,不是故意不送,所以謝人實際上成了“二進院”,挨家挨戶都謝。與進院不同的是,秧歌隊不分組,集體從一個方向進,而每家每戶都或一壺或一瓶將酒拿了出來,再備些麵點煙糖,秧歌隊可趁量不加限制地吃、喝,每進一家都要熱鬧一陣子,有時走在一家備好酒的院裡或村幹部的院裡,要熱鬧好長時間才出來,反正最後一天,秧歌隊與村民要盡情歡樂。這些活動基本上用一整天的時間,如謝完人天未黑,還要在街心活動一陣。
鼓歌
為了使秧歌隊所唱的歌與活動實體的名稱踢鼓子秧歌有區別,並能體現其靠打擊樂伴奏的特點,筆者為之取名鼓歌。它是秧歌隊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
鼓歌的內容有祝福、有期望,也有針對,總之都體現天下太平,盛世榮年。鼓歌唱起來只有固定的一套曲子,詞多為四句(有時也唱多句式)。其伴奏樂仍然是鼓道樂器,沒有管弦之類,這樣既樸素又熱烈,乾打硬唱有特色。鼓歌數量浩繁,這裡只列幾首。鼓歌的內容與唱歌時所在的場所分不開,大致有下列幾種:
一、敬廟。敬廟祈神,這種現象的出現,可能是踢鼓子秧歌這種藝術形式一出現時就有之,起秧歌要敬,每到異地要敬,路過廟宇要敬,碼秧歌這天要敬。廟廟兼敬。敬廟除燒紙敬香放炮踢鼓子外,就是唱鼓歌。如:正月十三廟門開,一班秧歌敬紙來,三柱黃香升天上,人壽年豐大發財。
敬廟的鼓歌很多,一般是敬什麼廟唱什麼歌,有很強的針對性。
二、進院。進院主要是正月十五晚上和碼秧歌的那天,每進一家都要唱上一首,歌手盡情發揮,這些歌傳統、現代並舉,祝福、希望相融,唱的主家樂陶陶,唱的秧歌隊有精神。如:一進大門三間窯,窯頭上長滿靈芝草,靈芝草來水上漂,青騾騾青馬繞院跑。這些進院歌都特別反映了老百姓純樸的心情,憨實的性格和他們富於想像的智慧。靈芝草是他們心目中的吉祥物,騾馬牛羊是他們致富的希望和象徵,至於做官更是他們世世代代的企盼希冀。
三、場內。當一場子踢下來,不甘寂寞的觀眾要讓唱鼓歌。在場內唱的鼓歌大眾化、隨意性體現的尤為突出,如:陽婆上來一點紅,照見太原一座城,太原城內有景致,琉璃照壁九條龍。
秧歌隊在每天的散場時也要唱一首鼓歌結尾。如,高高山上一圪嘟蒜,一錘搗成七八瓣,走的走來散的散,想看秧歌明天看。
從以上過程和內容可以看出鼓歌不是隨便想什麼時候唱就什麼時候唱,它有特定的時間、地點,也就是說是分場合的,即進院、敬廟和停場時,在踢的過程中是不能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