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本名謝再明,武陵山土家漢子。一九六三年早春出生於四川省黔江縣五里公社大堡村,現居重慶,從事過教育、黨務、行政、經濟、文藝等行業…… 《獨卵》、《拉拉渡》、《五月的鄉村》、《流失女人的村莊》、《羊的故事》、《神樹》……《神樹(阿多文集中篇小說集)》收錄了由其創作的多篇小說。 《神樹(阿多文集中篇小說集)》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神樹:阿多文集中篇小說集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8頁
- 開本:16
- 作者:阿多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15661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阿多本名謝再明,武陵山土家漢子。一九六三年早春出生於四川省黔江縣五里公社大堡村,現居重慶,從事過教育、黨務、行政、經濟、文藝等行業。十多歲有文學夢,二十歲左右串字成章,業餘成稿兩百餘萬字,已出版《五月的鄉村》、《太陽回家》、《清明茶》、《鄉酒不醉》等文集。
《神樹(阿多文集中篇小說集)》收錄了由其創作的多篇小說。
《神樹(阿多文集中篇小說集)》收錄了由其創作的多篇小說。
圖書目錄
聞香釋追
獨卵
拉拉渡
五月的鄉村
流失女人的村莊
羊的故事
神樹
獨卵
拉拉渡
五月的鄉村
流失女人的村莊
羊的故事
神樹
文摘
多娃子踏上黑風坳的時候,太陽像一團燃得將盡的木炭擱在遙遠的山尖上。多娃子回望一眼黑風坳下面自己走過來的那條彎連著彎、坡接著坡的山路,卻不在,它已被傍晚的霧靄遮住了。雲彩永遠漂浮在黑風坳的山腰,前面的楓香樹寨就是他們的寨子,也是多娃子的寨子。
多娃子考上一大學走出寨子許多年,他已經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成家立業了,但他合不下心底里的寨子——他今天獨自回寨子來了——巴母年歲大了,眼看寨子裡的年輕人一群接一群地走出寨子去,她心裡又高興又感到一種懼怕。年輕人們丟棄這個寨子,丟棄她這個老巴母。
她便捎信給年輕人們:“回來看看寨子吧!”多娃子回來了,他被巴母一雙枯井般的老眼迎進了吊腳樓。多娃子用手握住巴母那雙萎縮得快像蠶繭的老手,感覺像握著兩條僵死的烏梢蛇,蛇皮粗糙、鬆弛而又冰冷。巴母感動了,枯井般的老眼競冒出新鮮的淚水,多娃子用手紙為她擦拭眼淚,手紙被她的淚水浸透後又化解了,白色的紙渣被巴母那張像風乾的絲瓜一樣的老臉的皺紋吸進去了。“你看看巴爺手上修的這吊腳樓吧!”巴母閉著雙眼拉著多娃子在吊腳樓的門洞中穿來穿去。在朦朧的眼帘里,多娃子看到了吊腳樓里的松木板壁上用鐵釘釘住四條腳爪的豹子皮,有用木拐撐起的岩鷹翅,有用包穀殼填起的紅狐狸,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珍獸的角、腳蹄和羽毛。巴母摸索著從堂屋香盒下掏出了一個已幹得發霉的東西,多娃子接過來後下意識地拿到鼻子下嗅了嗅,一陣帶有尿臊的腥味衝撞了他的胸肺。“這是啥呢?巴母。”“這是野豬卵。”“哪來的?”“巴爺用火藥槍打來的。”“為啥放在香盒底下呢?”“巴爺說就放在那裡。”“放在別處不行嗎?”“因為我們是畢茲卡家族的人.巴母從她那張像石縫的老嘴裡唆出這句話。多娃子就說:“我們是畢茲卡家族的人。”巴母的老臉在全黑的夜裡有了笑容,她說:“吃飯吧,我把野豬肉給你燉了三天三夜了,再喝點兒酒,這酒葫蘆是在巴爺褲腰上挎了幾十年的。”
這一晚,多娃子睡得又酣又甜。
巴爺坐在吊腳樓轉角屋裡的涼椅上,涼椅架子是用苦桃木做的,坐板是用楠竹編起來煦。巴爺坐在這裡似睡非睡已好多年,他不吃不喝,不吵不鬧,安詳得像一尊用木頭雕成的菩薩。
巴母說:“這么些年了,他就這么坐著。”巴母還告訴多娃子:“巴爺不能躺下去,躺下去他就會死的。”她還告訴多娃子:“你用不著和他說什麼話,你要說的他心裡早知道了。他喜歡由我向年輕人們說起他年輕時的事,我說得越多,他的氣色越好看,不信我們試試。”
巴母就對多娃子說:“天又蒙蒙亮了。”
巴爺每天這個時候都要赤裸著身子出去放一泡尿後再回到巴母身邊,巴母正睜著精神飽滿的雙眼望著他說:“槍呢?” “槍在。”“火藥呢?”“昨夜黑已填滿了膛。”“那就放吧!”“巴母的雙臂像葛藤一般死死地纏住巴爺,兩溫暖柔的手指輕輕摳撫著他的後背,巴母用這種方式鼓勵著巴爺竭盡全力放槍,射中最強壯、最勇猛的野獸,成為楓香樹寨這幾十年來最勇敢的獵人。“砰”巴爺放了。巴母感覺到了巴爺身體的顫抖。巴爺十分懊惱,整個人像被抽去了筋。巴母說:“畢茲卡男人不能像蔫巴,要挺起來!”巴爺不敢看一眼巴母,憤怒地吼了聲:“你等著,獨卵野豬!”巴母心裡懂得巴爺的心事兒,她用自己的那兩隻手掌輕輕為巴爺揩拭著汗水:“不要緊,我們家裡有一桿火藥槍。”
巴爺肩上挎著黑沉沉的火藥槍,腰上掛著油光光的牛角號,在牛角號旁邊搭著兩隻紅布袋,一隻裝著火藥,一隻裝著黑鐵砂。巴爺每次出門時,都帶去了獵狗花二,他和花二狗一起去查找那隻獨卵野豬,他要用手裡的這桿火藥槍射殺這個只有獨卵的野物,以了結他心裡的仇恨!
巴母說:“先前楓香樹寨子裡只有幾戶人家,巴爺是這幾戶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巴爺從土匪堆里救出了巴母。巴母那時十二歲。黑風坳這地方離平川大壩遠得很,盡出土匪和野獸。巴爺用火槍射殺了土匪頭子,背著也像土匪的女人跑回寨子時,在黑風坳的路當中碰上了一頭年輕的野豬,是公的,灰白灰白的皮毛,腳桿有兩尺多高,身子比扁擔還長,嘴筒子裡暴出兩排凶煞的獠牙。巴爺取下肩頭的火藥槍對準了那隻野豬,野豬不但不逃跑,反而將尻尾朝向巴爺,顯露出一隻如南瓜一樣的大卵子,大卵子在尻尾下一搖一擺,有意向他這個雄壯的男人示威!“砰!”巴爺扣動了槍機,一團紅色的火焰挾著黑鐵砂射向野豬的尻尾,隨著槍響,野豬發出一聲撕破荒野的嚎叫,伸出水桶般大小的嘴筒向打槍的人衝過去。巴爺和他身上的女人就被野豬一嘴拱上了幾丈高的半空中後沉沉地落在山岩邊的一網倒鉤刺上。幸好這叢倒鉤刺網是由稠密的樹木支撐著的:憤怒難息的野豬雖然用獠牙啃斷了幾十棵大樹小樹,但巴爺終究沒有摔下山岩。他背著女人,挎著火藥槍,回到家裡,把肩上像土匪的女人放到床上,他要把這女人變成自己的女人,他就要舉行那種儀式了,他才突然感到自己襠部火辣辣的空空的發痛,伸手一攬,“天啦!我的一個卵子掉了!”巴爺頓覺天要垮地要陷了:他順手拖過火藥槍,往槍管里填滿火藥和黑鐵砂,像瘋了一樣衝出吊腳樓去。
巴爺來到和野豬戰鬥的地方,獵狗花二還怯怯地傷心地守在那裡。當主人到來之後,它伏在被野豬拱翻的黃泥地上搖了搖尾,對著遠處岩邊一根倒鉤刺上“汪!”“汪!”地叫起來。原來,在一根手桿粗細的倒鉤剌上,掛著一個像山桃一樣的紅色的東西,巴爺用砍刀砍斷了倒鉤,摘下了那鮮紅色,巴爺和獵狗花二都一齊跪在那裡,像野豬一樣嚎叫……
巴母說:是她在獵狗花二的帶領下,把巴爺用樹枝紮成的拖船弄回吊腳樓的。巴爺躺在床上養了三個月的傷。在養傷期間,她就用兩隻手慰著巴爺。巴爺要證明他的傷完全癒合,是巴母辦到的。一年以後,巴母生了個女娃子,巴爺不認,把她丟在黑風坳讓過路人撿走了。他說他恨土匪頭子。第二年,巴母又生了個男娃子,巴爺高興得瘋也似的。巴爺抱著巴母:“我行!”巴母鼓勵他說:“你真行!”
巴爺有了兒娃子之後,上山的日子更多了,槍法兒也更準了,有一回,他一槍射落七隻竹雞,讓巴母和兒娃子吃了從未吃過的香噴噴的竹雞肉。P1-5
多娃子考上一大學走出寨子許多年,他已經在千里之外的大都市成家立業了,但他合不下心底里的寨子——他今天獨自回寨子來了——巴母年歲大了,眼看寨子裡的年輕人一群接一群地走出寨子去,她心裡又高興又感到一種懼怕。年輕人們丟棄這個寨子,丟棄她這個老巴母。
她便捎信給年輕人們:“回來看看寨子吧!”多娃子回來了,他被巴母一雙枯井般的老眼迎進了吊腳樓。多娃子用手握住巴母那雙萎縮得快像蠶繭的老手,感覺像握著兩條僵死的烏梢蛇,蛇皮粗糙、鬆弛而又冰冷。巴母感動了,枯井般的老眼競冒出新鮮的淚水,多娃子用手紙為她擦拭眼淚,手紙被她的淚水浸透後又化解了,白色的紙渣被巴母那張像風乾的絲瓜一樣的老臉的皺紋吸進去了。“你看看巴爺手上修的這吊腳樓吧!”巴母閉著雙眼拉著多娃子在吊腳樓的門洞中穿來穿去。在朦朧的眼帘里,多娃子看到了吊腳樓里的松木板壁上用鐵釘釘住四條腳爪的豹子皮,有用木拐撐起的岩鷹翅,有用包穀殼填起的紅狐狸,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珍獸的角、腳蹄和羽毛。巴母摸索著從堂屋香盒下掏出了一個已幹得發霉的東西,多娃子接過來後下意識地拿到鼻子下嗅了嗅,一陣帶有尿臊的腥味衝撞了他的胸肺。“這是啥呢?巴母。”“這是野豬卵。”“哪來的?”“巴爺用火藥槍打來的。”“為啥放在香盒底下呢?”“巴爺說就放在那裡。”“放在別處不行嗎?”“因為我們是畢茲卡家族的人.巴母從她那張像石縫的老嘴裡唆出這句話。多娃子就說:“我們是畢茲卡家族的人。”巴母的老臉在全黑的夜裡有了笑容,她說:“吃飯吧,我把野豬肉給你燉了三天三夜了,再喝點兒酒,這酒葫蘆是在巴爺褲腰上挎了幾十年的。”
這一晚,多娃子睡得又酣又甜。
巴爺坐在吊腳樓轉角屋裡的涼椅上,涼椅架子是用苦桃木做的,坐板是用楠竹編起來煦。巴爺坐在這裡似睡非睡已好多年,他不吃不喝,不吵不鬧,安詳得像一尊用木頭雕成的菩薩。
巴母說:“這么些年了,他就這么坐著。”巴母還告訴多娃子:“巴爺不能躺下去,躺下去他就會死的。”她還告訴多娃子:“你用不著和他說什麼話,你要說的他心裡早知道了。他喜歡由我向年輕人們說起他年輕時的事,我說得越多,他的氣色越好看,不信我們試試。”
巴母就對多娃子說:“天又蒙蒙亮了。”
巴爺每天這個時候都要赤裸著身子出去放一泡尿後再回到巴母身邊,巴母正睜著精神飽滿的雙眼望著他說:“槍呢?” “槍在。”“火藥呢?”“昨夜黑已填滿了膛。”“那就放吧!”“巴母的雙臂像葛藤一般死死地纏住巴爺,兩溫暖柔的手指輕輕摳撫著他的後背,巴母用這種方式鼓勵著巴爺竭盡全力放槍,射中最強壯、最勇猛的野獸,成為楓香樹寨這幾十年來最勇敢的獵人。“砰”巴爺放了。巴母感覺到了巴爺身體的顫抖。巴爺十分懊惱,整個人像被抽去了筋。巴母說:“畢茲卡男人不能像蔫巴,要挺起來!”巴爺不敢看一眼巴母,憤怒地吼了聲:“你等著,獨卵野豬!”巴母心裡懂得巴爺的心事兒,她用自己的那兩隻手掌輕輕為巴爺揩拭著汗水:“不要緊,我們家裡有一桿火藥槍。”
巴爺肩上挎著黑沉沉的火藥槍,腰上掛著油光光的牛角號,在牛角號旁邊搭著兩隻紅布袋,一隻裝著火藥,一隻裝著黑鐵砂。巴爺每次出門時,都帶去了獵狗花二,他和花二狗一起去查找那隻獨卵野豬,他要用手裡的這桿火藥槍射殺這個只有獨卵的野物,以了結他心裡的仇恨!
巴母說:“先前楓香樹寨子裡只有幾戶人家,巴爺是這幾戶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巴爺從土匪堆里救出了巴母。巴母那時十二歲。黑風坳這地方離平川大壩遠得很,盡出土匪和野獸。巴爺用火槍射殺了土匪頭子,背著也像土匪的女人跑回寨子時,在黑風坳的路當中碰上了一頭年輕的野豬,是公的,灰白灰白的皮毛,腳桿有兩尺多高,身子比扁擔還長,嘴筒子裡暴出兩排凶煞的獠牙。巴爺取下肩頭的火藥槍對準了那隻野豬,野豬不但不逃跑,反而將尻尾朝向巴爺,顯露出一隻如南瓜一樣的大卵子,大卵子在尻尾下一搖一擺,有意向他這個雄壯的男人示威!“砰!”巴爺扣動了槍機,一團紅色的火焰挾著黑鐵砂射向野豬的尻尾,隨著槍響,野豬發出一聲撕破荒野的嚎叫,伸出水桶般大小的嘴筒向打槍的人衝過去。巴爺和他身上的女人就被野豬一嘴拱上了幾丈高的半空中後沉沉地落在山岩邊的一網倒鉤刺上。幸好這叢倒鉤刺網是由稠密的樹木支撐著的:憤怒難息的野豬雖然用獠牙啃斷了幾十棵大樹小樹,但巴爺終究沒有摔下山岩。他背著女人,挎著火藥槍,回到家裡,把肩上像土匪的女人放到床上,他要把這女人變成自己的女人,他就要舉行那種儀式了,他才突然感到自己襠部火辣辣的空空的發痛,伸手一攬,“天啦!我的一個卵子掉了!”巴爺頓覺天要垮地要陷了:他順手拖過火藥槍,往槍管里填滿火藥和黑鐵砂,像瘋了一樣衝出吊腳樓去。
巴爺來到和野豬戰鬥的地方,獵狗花二還怯怯地傷心地守在那裡。當主人到來之後,它伏在被野豬拱翻的黃泥地上搖了搖尾,對著遠處岩邊一根倒鉤刺上“汪!”“汪!”地叫起來。原來,在一根手桿粗細的倒鉤剌上,掛著一個像山桃一樣的紅色的東西,巴爺用砍刀砍斷了倒鉤,摘下了那鮮紅色,巴爺和獵狗花二都一齊跪在那裡,像野豬一樣嚎叫……
巴母說:是她在獵狗花二的帶領下,把巴爺用樹枝紮成的拖船弄回吊腳樓的。巴爺躺在床上養了三個月的傷。在養傷期間,她就用兩隻手慰著巴爺。巴爺要證明他的傷完全癒合,是巴母辦到的。一年以後,巴母生了個女娃子,巴爺不認,把她丟在黑風坳讓過路人撿走了。他說他恨土匪頭子。第二年,巴母又生了個男娃子,巴爺高興得瘋也似的。巴爺抱著巴母:“我行!”巴母鼓勵他說:“你真行!”
巴爺有了兒娃子之後,上山的日子更多了,槍法兒也更準了,有一回,他一槍射落七隻竹雞,讓巴母和兒娃子吃了從未吃過的香噴噴的竹雞肉。P1-5
序言
在本書成冊之際,搜刮到想對讀者說點兒什麼,卻總是沒有找到由頭。
一個機緣,在成都燕露春茶坊偶遇香道中人馬君兄。茶作酒飲,情趣協和,馬君一樂,不吝欣然點燃稀珍沉香。香意裊裊,滿屋醇雅幽幽,聞者皆雙目微閉,靜氣凝神。一友嘆曰:“香走了我的靈魂,我不是我了!”“另一朋友亦呼:“醉了,醉了。快成仙了。”而我,卻似乎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是覺得有一種尋常沒有的味道兒,濃濃的,又是淡淡的,是什麼味道兒卻分不出來。我稀奇旁人的感覺,定睛看過去,聞香眾友,外表什麼也沒有變,變的只是眼神。此刻,馬君兄才侃侃釋道:“其實,聞香的感覺各人是不一樣的。有或無,都是正確的。如心方能入道。”馬君兄一席話,讓我心扉一顫:“此君乃道中高人也!”
與高人緣,當惜緣如金。洗耳恭聽馬君兄的香道說:世間真香,唯檀、沉、龍、麝四種為說。檀香和沉香,一陽一陰,為植物香;龍延香和麝□香,一水一旱,為動物香,均為十分稀罕之物。得此一種,是福;尚能玩出箇中之味兒,是仙……
偶得高人點撥香道,觸類旁通,悟出文道亦如香道——文和香,都是一種神秘的東西,會使人飄飄然“和而不同”,也可樂情益智,或使人在庸常中有所覺悟,啟蒙修為……大約在十幾歲時,身體和思想便有了兩種特別的也是朦朦朧朧的衝動。二十多歲,慢慢明析,兩種東西一分為二:一個變成對戀愛的渴望,一個變成對文學的追求。戀愛,讓我生命有了歸宿;文學,使我的思想無疆。亦如馬君兄於香道,我於文道中的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種種,好而作,得而喜,斷斷續續三十多年,壘字二百萬餘,雖曾,幾次串字成冊,但尚不能夠其全。曾幾時,有人贈我著作,有十分熟眼之篇目,拜讀,竟然字句皆是我的腦中之物——原來是本人笨手所寫。愕然:加之,歲月不留,眼睛幾睜幾閉,中年無夢,人生醒豁,百歲將近得半,文道中步履蹣跚多年,若不穿珠成練,有愧父母家人,亦愧本心,更愧有緣見我文字的朋友:再一想:創作乃心性所得,古人尚能結繩記事,何況我輩乎?
香道文道,皆為道。得道是福,同道是緣。在我知天命之際,串字成冊,首頁謹啟:謝絕學界,大家序作,也謝絕書界神筆題寫書名,書冊里里外外,皆我親手。我以為,致同道,要真心。如是而已。謹志。
阿多
辛卯豐農曆冬月十五於問德齋
一個機緣,在成都燕露春茶坊偶遇香道中人馬君兄。茶作酒飲,情趣協和,馬君一樂,不吝欣然點燃稀珍沉香。香意裊裊,滿屋醇雅幽幽,聞者皆雙目微閉,靜氣凝神。一友嘆曰:“香走了我的靈魂,我不是我了!”“另一朋友亦呼:“醉了,醉了。快成仙了。”而我,卻似乎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是覺得有一種尋常沒有的味道兒,濃濃的,又是淡淡的,是什麼味道兒卻分不出來。我稀奇旁人的感覺,定睛看過去,聞香眾友,外表什麼也沒有變,變的只是眼神。此刻,馬君兄才侃侃釋道:“其實,聞香的感覺各人是不一樣的。有或無,都是正確的。如心方能入道。”馬君兄一席話,讓我心扉一顫:“此君乃道中高人也!”
與高人緣,當惜緣如金。洗耳恭聽馬君兄的香道說:世間真香,唯檀、沉、龍、麝四種為說。檀香和沉香,一陽一陰,為植物香;龍延香和麝□香,一水一旱,為動物香,均為十分稀罕之物。得此一種,是福;尚能玩出箇中之味兒,是仙……
偶得高人點撥香道,觸類旁通,悟出文道亦如香道——文和香,都是一種神秘的東西,會使人飄飄然“和而不同”,也可樂情益智,或使人在庸常中有所覺悟,啟蒙修為……大約在十幾歲時,身體和思想便有了兩種特別的也是朦朦朧朧的衝動。二十多歲,慢慢明析,兩種東西一分為二:一個變成對戀愛的渴望,一個變成對文學的追求。戀愛,讓我生命有了歸宿;文學,使我的思想無疆。亦如馬君兄於香道,我於文道中的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種種,好而作,得而喜,斷斷續續三十多年,壘字二百萬餘,雖曾,幾次串字成冊,但尚不能夠其全。曾幾時,有人贈我著作,有十分熟眼之篇目,拜讀,竟然字句皆是我的腦中之物——原來是本人笨手所寫。愕然:加之,歲月不留,眼睛幾睜幾閉,中年無夢,人生醒豁,百歲將近得半,文道中步履蹣跚多年,若不穿珠成練,有愧父母家人,亦愧本心,更愧有緣見我文字的朋友:再一想:創作乃心性所得,古人尚能結繩記事,何況我輩乎?
香道文道,皆為道。得道是福,同道是緣。在我知天命之際,串字成冊,首頁謹啟:謝絕學界,大家序作,也謝絕書界神筆題寫書名,書冊里里外外,皆我親手。我以為,致同道,要真心。如是而已。謹志。
阿多
辛卯豐農曆冬月十五於問德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