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簡介
《神州日報》1907年4月2日創刊,這是
于右任辦的第一家報紙,是
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創辦的大型日報,也是革命派在國內創辦的第一家大型日報,該報不用光緒年號,而用乾支和公元。
《神州日報》1907年6月20日起,改由
汪彭年等人主持,與
同盟會、
光復會聯繫逐漸減少,宣傳內容趨於蕪雜;但因參加編撰的多為革命黨人,仍保持一定的革命色彩,因而在辛亥革命前被認為是革命派的言論機關。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曾被袁世凱收買,後屢次易主。抗日戰爭時期又曾被日偽控制。辦了80天,報館被焚,1946年12月15日出版8745號後終刊。
日報創刊
1907年4月2日,《神州日報》在上海創辦,館址在租界。創辦人為于右任、
葉仲裕、汪彭年、
楊篤生、汪允中等。于右任為經理,總主筆楊篤生、汪允中、王無生等為主筆。創刊前,于右任曾赴日募款,得見
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創刊頭三天日出對開四大張,第四天起改為三大張,新聞文字和廣告各占一半版面,不使用清帝年號紀年,打著"有聞必錄"的旗號,通過照登函電、來件、轉載他報文字等方式,報導革命黨人反清起義等活動。攻擊清廷的腐敗政治,抨擊立憲,疾呼愛國。發行量很快超過萬份。
《神州日報》讀者對象側重於青年學生和軍人。該報籌備過程中得到孫中山的支持,孫中山要求把它辦成革命的機關報。此報抨擊清政府的黑暗統治,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宣傳
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受到愛國進步讀者的歡迎。它的發行量超過萬份,成為當時上海地區最暢銷的報紙之一。後期由於沒有得力的報人主持,它的政治立場搖擺不定,很快陷於困境,反倒是它的副刊《
晶報》風靡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