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底斯山(岡底斯山)又名“喀拉斯”,海拔6600多米,自古以來是中亞和東南亞各地人們仰慕、朝聖和旅遊的聖地,沿著以喀拉斯為中心的朝聖線路,布滿了眾多歷史悠久的文化遺蹟,點綴了這座世界級神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山崗底斯
- 別稱:“喀拉斯”
- 所屬山系:褶皺山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西南部
- 主峰:岡仁波齊峰
- 海拔:6600多米
- 性質:朝聖和旅遊的聖地
地理,神山,喀拉斯,神聖的風,朝聖之路,相關介紹,路漫漫,朝聖的意義,神山之歌,
地理
橫貫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平行,呈西北-東南走向,屬褶皺山。“岡底斯”藏語意為眾山之主。東接念青唐古拉山脈。長1100千米。海拔約6000米。瑪法木錯以北的主峰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位於普蘭縣。最高峰為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喇嘛教以岡底斯山為宇宙中心,尊為聖地。尼泊爾人、印度人則以此山為濕婆(Siva,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樂園。在佛教中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在苯教中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在西藏傳說中,這裡是神的居所。岡仁波齊峰和納木那尼峰間的瑪旁雍錯為聖湖。香客多來此朝拜。
神山
喀拉斯
天地宇宙所鑄就的曼陀羅,雄偉而且壯觀,只有你親眼看見它的時候,才能發現那自然絕對真實的存在。它是自然的曼陀羅,如佛經所說:它非我們凡人的眼睛所能見,它是精神之極地,佛陀也曾預言:“千真萬確的喀拉斯,宇宙世界之中的喀拉斯。那裡雪花飛舞,那裡斑駁陸離,水晶塔一般的峰巔,潔白而又閃爍如‘丹姆雀’(DEMCHOG)的宮殿……那裡是深奧的瑜迦之源……奇妙無與倫比,壯麗無與倫比”。
夜晚的喀拉斯蒼茫寂靜,對於天空的第一次仰望,蒼穹都會給你留下美麗的景色與深刻的印象。眾多流星緩緩地在天河中滑動,划過整個與喀拉斯一樣凝重的天空,就好像天國火雨,那點點的星星發出微光,視野中的道路模糊不清,道路上的石頭反射著星光的白色,視野中道路消失的地方依然可見喀拉斯雄偉高大的身軀,所有的朝聖者們都是依靠信仰風帆的驅動引導他們穿過大山的影子,走過古老的朝聖之途,在遙遙無期的道路上,每一個朝聖者的每一個腳步所踏下的無一不是一個又一個動人的聖途故事,道路上一堆堆瑪尼石在無限的沉寂中證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執著,這些風中的石堆指引並且保佑著無數虔誠的信徒們在喀拉斯的世界裡蹣跚。
神聖的風
景晨曦中的喀拉斯也許是最為動人的,當天邊漸漸出現了光亮,隨後便可看見紫色和深藍色的雲層掛在天空,然後是北方最先呈現出玫瑰色和金黃色,這時神山喀拉斯仿佛從漫漫長夜中醒來,輪廓漸漸清晰可見。晨光中微風吹動,駐足並且沉浸在這轉眼即逝的宇宙變化之中,旭日照在山中的澗水池塘里,映現出雲和山,呈灰色的風景中美麗的牧場躍然眼前,此景微妙無窮以致無法把握住它的變化,使人久久難以忘懷。
陽光下喀拉斯更閃爍出其無窮的神性,與在星空下或在冷月中的景觀形成截然不同的風格,但無論怎樣,喀拉斯都是永遠完美的象徵,信仰的喀拉斯僅僅是一面鏡子,雄偉壯觀,陽光、星光和月光投射在它身軀上的都是神性的寫照,反射出的是自然世界,同時又是心理世界之極致,或者說它反射出的既是自然景觀,同時又是宗教信仰的美之極致,儘管從客觀上講,喀拉斯除了一堆岩石和一川冰雪外一無所有,但通過一番直覺的審視,它所留給你的是永恆的一瞥。
朝聖之路
相關介紹
喀拉斯五十多公里的朝聖之路始於塔青,這條向西延伸的聖途通過一片乾燥矮小的灌木叢和一片金黃色的沙地,向左是開闊的巴卡平原猶如雲影斑駁的天幕,遠處的大地上山峰連綿起伏如大海的波濤,峰尖跌岩有一百多公里最後與喜馬拉雅山脈連成一片。
這條路向北望去遙遙無期,沒有盡頭,無數由朝聖者堆起的瑪尼石堆在路邊孤獨地站立著地,根據這些石堆你可以找到聖途的走向,為後業的人們標誌出朝聖的路,一直向北,道路蜿蜒起伏,瑪尼石看上去,有的似乎是在翹首盼望遠到而來的朝聖者,有的又好像是在深情地張望高大的神山喀拉斯;還有的仿佛陷入冥想和深思……
沿著喀拉斯窄小河谷往上看,便可一睹宇宙自然在懸崖上造化的奇蹟,風雨鑄就的沙石呈現出奇妙的自然建築藝術棗城垛、扶牆和樓塔在頂上一個一個以極其奇妙的樣子堆砌起來。頂部邊緣更象古代城堡的輪廓,所有這一切似乎是一座大型宮殿的構建(其建築規模是非人類的,是自然的造化,人類無法企及。)
朝聖者對喀拉斯虔誠的朝拜,不僅因為他那無與倫比的凝重之美和宇宙之中心,而且據說是美麗的天國棗香帕拉之所在。世人皆在追求寧靜、和平、美好的生活,這種生活是香帕拉國中任何一個人都能得到的,聳立於天地間的喀拉斯,任何朝過他的人都會體會到那種神性和美好。
路漫漫
西藏的拍攝留下了很多的遺憾。許多藝術都可以套用遺憾兩個字,比如:遺憾的電影,遺憾的戲曲之類。而諸種遺憾中,攝影確實是門遺憾的藝術。至少在我短暫的攝影生活中,對此有著深切的體會。你想想那些朝聖者以磕等身長頭的方式,進行一種深度的刻骨銘心的朝拜,以不折不扣矢志不渝的信念,一步步匍匐磕拜,向著拉薩,向著自己心目中輝煌的殿堂……是的,在拍攝技術上,毫無技術、技巧可言。幾乎採用的是點測光及手動模式。這是最笨的一種攝影模式!。常常會為突如其來的興奮弄得心潮澎湃措手不及而顧此失彼或顧彼失此。在去往林芝的途中就經歷過這樣的一次澎湃,這次的澎湃絲毫不亞於來自目睹珠峰時的澎湃。透過車窗遠遠看到一行朝聖者迎面而來,男女老少一家子,風塵滿臉,衣服破舊,頭髮凌亂,邋遢不堪,他們姿勢神態相同,手持木屣,目光堅毅,雙手合十,高舉過頭,前行一步,移至胸前,再前行一步,簌……一陣清脆的木屐聲,然後全身匍匐於地,額頭輕叩地面,身體與冰冷的路面發出了“悉簌”的摩擦聲,此起彼伏,彼起此伏。路過的車,路過的人,包括在他們身邊晃動的鏡頭,在他們好象根本不存在一樣,如此虔誠的磕著等身長頭堅定朝著心目中的聖地——拉薩
朝聖的意義
佛陀曾在《雜阿含經》中開示道:‘諸比丘!在我涅槃之後,具信善男子善女人等,要盡形壽朝禮與憶念四個聖地。是哪四個呢?就是世尊誕生(金剛座)、成道、初轉法輪(鹿野苑)與最後涅槃的地方(上茅城)。諸比丘!當我涅槃後,應該禮拜轉繞這四個聖地的佛塔。’佛陀更說:‘由於此具信的功德,都將往生善道。’這便是朝聖的典故來源及意義所在。許多大成就們都開示道:‘只要我們親睹、聽聞、憶念或接觸到這些聖地,暫時的病痛障礙都將消除,具足無量善緣功德;同時也因我們至誠發願的功德,將幫助我們證得究竟的佛果。’這就是佛弟子們要朝聖的原因。是故,朝聖的動機一定要具備菩提心、慈悲心,為了一切如父如母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成就佛道,因此我來朝聖。
神山之歌
聖潔的崗底斯山喲,
你雖威名遠揚,
只不過碩大的軀體被雪包裹;
美麗的瑪旁雍措聖湖喲,
你雖美名遠播,
只是一浪推著一浪;
佛門至尊米拉日巴喲,
你雖遠近聞名,
只不過是個裸人。(據說不管天寒地凍,因為超絕,至尊米拉日巴全身只有一塊遮羞布)。
至尊米拉日巴聽罷,端坐著輕輕地飄到半空中唱道:
我米拉日巴,
奉上師瑪爾巴之命
到崗底斯山來修煉
對你離惜的說教,
我願略微回復。
神山崗底斯山喲,
你威名傳遠近;
那潔白無瑕的山頂,
是佛法聖潔的佐證。
聖湖瑪旁雍措喲,
一浪推著一浪,
洗盡世間的邪念。
我米拉日巴,
看似一個裸人,
實為積善得道至尊。
這神山崗底斯山,
佛門聖徒共有。
聽著苯教小徒兒,
一心歸佛益眾生,
我的法術比你高,
不歸佛門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