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距今7000至6000年,
太湖西部人類不僅能種植水稻,陶罐煮飯,石斧耕作,而且住著吊腳樓,戴著玉佩,養著家犬,活動遍及長江中下游地區……
公元前221年始建縣制、迄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的溧陽,自上世紀末一炮炸出個轟動世界的中華曙猿化石後,因神墩遺址發掘取得初步結論而調高了對外宣傳的嗓門:看1000年的歷史,去北京,看2500年的歷史,去南京,看7000年的歷史,來溧陽!
兩米左右的堆土,蘊含著三個文化層面,神墩遺址的發掘,揭開了我國史前文明的精彩一頁,填補了太湖西部文化的空白,大量的實證,使人仿佛看到了7000至6000年前人類的生活場景。
一神墩遺址位於溧陽市社渚鎮孔村,這裡雖然偏僻,卻是蘇皖兩省通衢之地。幾經輾轉,記者終於看到神墩的真面目:外觀為平原地帶高出四周地面1至2米的長條型土墩,東西約150多米,南北約200米,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
神墩遺址的南部和西部被溧梅支河環繞,東為引水渠,北為農田,西為孔村。溧梅支河向東200米後注入發源於宜溧山地由南向北流淌的梅渚河並在三尖嘴附近匯入南河,向東經宜興南溪河可入太湖,向西經高淳胥河、固城湖、石臼湖可達長江,構成了太湖水系的有機組合部分,成為古代先民對外交流的便利通道。由此可見,這裡是古代居民的密集性活動區。
據溧陽市政協副主席、文化局副局長魏繼川介紹,神墩遺址於1982年在文物普查時發現,2003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12月、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2006年2月至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常州市博物館和溧陽市文化局對神墩進行了三次主動性科學發掘,累計發掘面積1002.5平方米。
在現場,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田名利告訴記者,神墩遺址的文化層平均厚度為1.5-2米之間,發現了距今7000-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時期相對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共清理墓葬252座,嬰幼兒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102個,溝1條。同時還發現了距今5300-5000年的良渚文化墓9座和距今3700-3300年的夏末早商時期灰溝遺存1條。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銅器等文物和動植物標本,填補了太湖西部古文化的空白,對深入研究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分布範圍、面貌特徵、相互交流和影響傳播等具有重要意義,也為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增添了一份極其豐富的實物資料。可以說,神墩遺址是目前溧陽境內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史前遺址,也是太湖地區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二在神墩遺址的三個文化層面中,主要遺存的年代跨度為7000至6000年左右,分為早晚兩大時期。早期遺存為7000至6500年,相當於馬家浜文化早期,晚期遺存為6400至6000年,相當於馬家浜文化晚期並出現了向崧澤文化過渡的傾向。
早期發現了釜、豆、罐、盆、缽、甑、匜、盉、器蓋、器座、支座、陶拍等大量陶器。陶系以夾細蚌末紅陶為多,有一定數量的紅衣陶、黑衣陶和褐陶,陶胎較為一致,細蚌屑的含量較高,基本不見泥質陶和夾砂陶。胎質較為疏鬆,火候相對較低。相當多的陶器呈現外紅內黑的狀態。平底器占絕大多數,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見圜底器。紋飾簡單,大多為素麵,僅有少量鋸齒紋、鏤孔、刻劃紋、凸棱等。平底釜是最為重要的炊器,數量最多,形制也多種多樣。陶釜腰檐以上多施紅衣,少量施黑衣。器體碩大、造型古樸。
重要意義
其一,古代居民已入住吊腳樓。從
遺址上多層次大面積分布的密集柱洞和灰坑,可推測這裡採用立柱架梁、鋪板建屋的欄桿式建築,相當於今天的吊腳樓,與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相似。在地勢低平,水網稠密的江南地區,吊腳樓可以防汛防濕,可見古代先民的智慧。
其二,古代先民已經種植水稻。考古人員經篩選發現了鹿、龜、魚、鳥類動物遺存和炭化稻米及紅燒土塊中夾帶水稻殼印痕。而炭化稻米的發現,對世界範圍內普遍關注的農業起源、稻作農業的開展以及太湖地區史前農業規模、耕作方式等課題的研究都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材料。
其三,夯實了新文化類型研究。據考古專家介紹,神墩遺址的發掘確立太湖西部馬家浜文化新的文化類型——駱駝墩文化類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並確定了寧鎮文化區和太湖文化區的文化分界,從而使馬家浜文化面貌更加清晰,材料更加豐富,序列更加完整,研究更加深入。
三如果說,神墩遺址的早期遺存讓我們觸摸到了太湖西部先人的歷史脈絡的話,那么,晚期遺存則負載著大量的歷史信息和研究價值。
考古人員在這一時期氏族公共墓地中,共清理成人墓葬252座,分布非常密集,打破疊壓關係複雜,部分為平地堆土掩埋,相當數量為淺坑和深坑填土掩埋。瓮棺葬16座,散布於成人墓葬之間,一般用倒扣的釜或鼎作為葬具,裡面殘留有嬰幼兒骨渣。全部出土人體骨骼材料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專家現場進行了體質人類學的鑑定,所有墓葬頭向均向東或東略偏北、偏南,葬式以側身曲肢和仰身直肢為多,也有俯身直肢、合葬墓、二次葬,隨葬品數量在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墓葬中相對較多,且隨葬品較多的墓葬崇向隨葬石玉器。出土陶器既繼承了馬家浜文化早期的傳統,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夾砂陶和泥質陶的數量大增,夾蚌末陶數量減少,以紅陶為主,灰陶、褐陶、黑陶較少,少量陶器塗紅衣或黑衣。平底器和三足平底器數量相對較多,紋飾有所增加,陶器的小型化和明器化傾向顯著。石器有穿孔石斧、石斧、石錛、石鑿、石圈等,製作精緻,打磨光滑,有的無使用痕跡。出土的20餘件玉器,質地精良,造型優美。所有玉璜均從端面和側面穿孔,在6000多年前的玉器中非常罕見。尤其是兩件玉璜出土於死者口中,可能為中國目前最早的口琀斂屍玉器,開創了中國玉器神聖化和神秘化的先河,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有極其重大的學術價值。
有趣的是,墓地邊緣還發現兩處狗的骨架,說明古代居民已馴養家犬。
此次在灰坑中發現的兩片刻紋白陶,其花紋繁縟,紋飾精美,在中國新石器時代非常罕見,其原產地在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地區僅見於安徽繁昌繆墩和浙江桐鄉羅家角。對此,考古專家感慨地告訴記者,刻紋白陶產於湖北、湖南一帶,可見先民當時的活動能量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為此佐證的是,這次發現對地質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胥溪河(長江自蕪湖往東經由高淳、溧陽、宜興的入湖入海通道)的形成年代提供了考古學背景解釋。說明遠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長江還存在另一條自西往東的入湖入海通道作為長江的支流而存在,太湖西部地區的先民已利用這條水路要道同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的人群發生了廣泛而密切的接觸和交流。
考古收穫
收穫之一,發現的良渚文化墓地是太湖西部首次發現的規模較大的良渚墓地,已清理墓葬9座,出土了一批石鉞、石斧、石錛、石鑿和陶鼎、陶豆、陶杯、陶壺、陶雙鼻壺、大口缸、高柄杯等,特別是大口深腹籃紋小平底缸承繼了太湖西部悠久的文化傳統,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填補了本地區的空白。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為出類拔萃的一支分布於太湖流域的考古學文化,高等級墓葬中以出土大量精美絕倫的玉器聞名於世。專家告訴記者,溧陽小梅嶺是已知的唯一一處良渚文化玉器的玉礦產地,如何尋找良渚文化的高等級墓葬是我們正面臨的課題,非常有必要在溧陽境內開展大規模的田野考古調查。
收穫之二,發現的夏末早商時期的灰溝遺存也是太湖地區的首次發現。這條灰溝經鑽探呈東北至西南向穿過整個遺址,分別與南面的小河和北面的低洼地相通,長約160米、寬約7.5米、深約2米左右,凹陷最深入達到4.5米,可能是夏商時期用於走水、灌溉或儲水的水溝,廢棄後成為傾倒垃圾的灰溝。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主要有鼎、鬲、袋足甗、豆、罐、刻槽盆、鴨形壺、觚、杯、尊、三足盤、器蓋、紡輪,紋飾中大量的是繩紋、方格紋、梯格紋、葉脈紋、籃紋、雲雷紋、席紋、刻劃紋和各種旋紋等。石器有石錛、石斧、石鑿、半月形石刀、石犁、石鏃等,既與太湖東部地區的馬橋文化和寧鎮地區的點將台文化、早期湖熟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也有強烈的自身特色,填補了太湖西部以至於長江下游地區夏商時期古文化的空白,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可以說,三次主動性發掘,僅僅揭開神墩遺址的一角,雖然如此,我們似乎讀到了史前文明的精彩一頁,於此,我們不得不對三年來埋頭於神墩遺址田野考古的專家們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