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唇之笛

神唇之笛

王少明編著的《神唇之笛》是一部音樂哲理隨筆,從音樂的神性、音樂的詩性、音樂與靈魂、音樂與生命、音樂與死亡、音樂與愛、音樂與情感、音樂與哲學、音樂與藝術、音樂與科學、音樂與靜修、尼采與音樂等方面系統討論了音樂的人文面向,哲理性強,文筆優美。 《神唇之笛》集知識性、學術性、思想性於一體,可供廣大文藝愛好者隨性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神唇之笛
  • 作者:王少明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20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9541683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王少明教授的《神唇之笛》是以哲人的視閾站在哲學高度書寫的力作,他以非凡的第三隻眼,體味到音樂本體的內在奧妙,音樂與人類精神世界、宇宙萬物的有機聯繫,再以生花妙筆將種種獨特的感悟呈現給同行和讀者,讓人在閱讀中敞開心扉與樂共振、與作者共鳴,獲得感性的欣喜、理性的啟迪、詩性的陶醉和神性的升華。

圖書目錄

讓阿波羅盡情彈奏——音樂的神性
構築詩性的極樂園——音樂的詩性
擺平“約伯的天平”——音樂與靈魂
品嘗《消失的酒》之芬芳——音樂與生命
在《安魂曲》中聆聽永生——音樂與死亡
讓愛在“我和你”中流淌——音樂與愛
“發乎於情,止乎於禮”——音樂與情感
“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音樂境界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雲寒”——音樂與人生
“從音樂王國之外靜觀音樂”——音樂與哲學
不可定義的律動之流——音樂的本質
歷經幾千年的“老小兒”——音樂與審美
“當武器勝利時,他自己卻失敗了”——音樂的技藝化與世俗化
藝術的“帝王”——音樂與藝術
“兩支射向相反的羽箭”——音樂與科學
“喜鵲”與“烏鴉”——民族音樂及中西音樂比較
成為“上帝唇邊的笛子”——作曲家及創作
“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表演家及表演
解放肖申克的“自由之音”——音樂欣賞
“無用之用”與“工具之用”——音樂教育
從音聲入於寂靜——音樂與靜修
走下山頂的查拉圖斯特拉——尼采與音樂
後記

文摘

音樂家的個性必須與人間性溝通,神性與人性溝通,否則要么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怪道,要么成為慾壑難填的貪婪饕餮。用傅雷的話說,我們只有挖掘內在的人間性,才能與真正的藝術溝通,或者說通過藝術與神溝通。
上帝是愛,愛是無限分享的。聖子或神子,是上帝聖愛在無限分享中,按照自己模樣創造出來,故也是愛。聖子肖似上帝,但他必須像上帝分享聖愛一樣,完全將自己奉獻出去,才實現了自己,才榮耀了上帝,才領受了上帝的全能,才圓滿了造化。——所謂笛子,不過是指生命的個體形式,或日人性、個性。形式為內容服務,個性榮耀整體性。故孔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沒有人在上面演奏樂曲,沒有人使它充滿音樂、曲調和旋律。單獨的上帝有能力創造旋律,卻不能用空心竹管造一支長笛。既然如此,我們音樂家為了上帝的榮耀,趕快把自己塑造成一支能吹且好吹的高貴笛子吧!
音樂產生於神話。古希臘神話中就有兩個音樂神:一是奧菲歐;一是狄俄尼索斯。前者所代表的音樂是歌曲和里拉琴演奏的結合,他體現造物主兩種對立的原則:生和死、惡與善、美與醜的黑暗魔法力量。後者所代表的是純音樂(阿芙洛斯管演奏)和狂熱舞蹈的結合。音樂法則同神話的法則一樣,是生命對立的法則。無論是貝多芬的《命運》還是舒曼的歌曲都始終貫穿著這一法則。舒曼的八首聯篇歌曲,從女子定情的秋波,熱戀結婚生子,直到喪偶的哀痛刻畫出情真意切的人生世界。現代的一些音樂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喪失了神話,亦喪失了生命的真諦。它執著於理性的認知、邏輯的推導、功名的逐取,既沒有神話意義的生命外在張力,也沒有審美意義的生命內在神秘。所以它正在失去神話中兩個最為重要的概念:神和大地。
施勒格爾在《思想集》中指出:我們看不見神,然而,我們處處都看見神一樣的東西。而且最先、最重要的,是在一個明智人的心中,在一個好生生的人為作品的深處現出神一樣的東西。衡量一部音樂的好壞,其犖葷大者要看其是否具有神性。欣賞具有神性的音樂作品,會讓人升至登高望海平之境界。
對生命的體認,最根本的途徑是天啟。所謂天啟,是神對神子的答覆,或日整體對個體的答覆。人心要像空心的笛子,完全敞開自己的胸懷,完全臣服地祈求並接受神的指引,而且達到接近神的境界,神才會踏出最後一步,親自給予答覆。天啟既是必然的,又是不可忖度或界定的,修行人尚需忘我才可能有神聖一瞥,音樂人抱著音樂或藝術形而下層面的形式不放,豈能得見天啟?
音樂具有不可思議性。三位一體所代表的是上帝萬能的智慧和愛,而音樂所折射的是宇宙無限生命的智慧和愛。對於上帝,用神學家的話說,“因為不可理解,所以我才信仰”。對於音樂,則要說“因為不可理解,所以我們才追求”。真正的神一定具有音樂性,真正的音樂一定具有神性。在音樂中可感到神性的詭秘,在神中可感到音樂的韻律。
P6-P7

後記

把一些關於音樂的哲思碎片綴集成篇並付梓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原本只是想真實不虛地記錄一下自己對音樂的“另類”感悟,以資表達一份之於音樂的殊異“戀情”,從而獲得一份生命的“法喜”。沒有想到一路寫下來情之難卻,筆之難收,於是把我感悟中的主要部分輯成了這本“便餐式”的小書。也許將它置於行家裡手面前頗捉襟見肘,但它畢竟是從我思想中溢出的血液。至於思想價值多大,或能否啟悟於人,只能留給讀者去質評。我能說的只是:這本小書首先是獻給我九十二高壽的父親的,因為他不僅給我以生命,他一輩子磊磊落落,一身正氣且愛書、愛樂如命的品性也影響了我。這本小書也是送給借著音樂、懷揣夢想尋找家園的“異鄉人”的,以此證明我也是他們中的“那一個”。
這本小書能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一位充滿睿智和愛心的大姐、著名音樂理論家、教育家羅小平教授一直以來的鼓勵、幫助和抬愛,她德業雙修的高貴品質垂範於我。特別感謝她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給本書提出寶貴意見並賜之以序。她給予我的鼓勵和期待令我感動且慚愧,當是我努力的方向。還要感謝我另兩位多年的精神摯友,他們對拙著提出了批評和修改意見:一位是我的大學同學、文化學者、修行者周厚林先生。他以其思想慧見給我諸多“開示”。一位是我現在的同事,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鄧希路教授,他以博學多識及專業眼光給我以諸多啟示。
另要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公司編輯總監陰牧雲女士和編輯劉冬雪女士為本書出版所做的一切努力!
最後要感謝廣東惠州羅浮山東鵬度假村老闆黃連喜夫婦。我的很多文字是在度假村完成的。每每去那裡“仙住”,他們為我提供熱心、周到的服務,讓我享受著“仙人”般的待遇。
此外,對曾經以不同形式惠及於我的親友們,我亦將感銘於心!

序言

王少明教授的《神唇之笛——音樂哲理拾零》是以哲人的視閾站在哲學高度書寫的力作,他以非凡的第三隻眼,體味到音樂本體的內在奧妙,音樂與人類精神世界、宇宙萬物的有機聯繫,再以生花妙筆將種種獨特的感悟呈現給同行和讀者,讓人在閱讀中敞開心扉與樂共振、與作者共鳴,獲得感性的欣喜、理性的啟迪、詩性的陶醉和神性的升華。
作者的第三隻眼不是凡人生理之眼,而是心靈之眼。音樂撥動其愛樂之心弦、激發其愛樂之深情,因此滲透於全書字裡行間、自始至終的都是這種熱愛。這亦是作者殫精竭慮完成此書的積極動機,孜孜不倦筆耕不輟的動力。首先,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音樂至高無上、無可比擬的地位:“神或生命的能量滲透在音樂的每個音符中,使得音樂不單純是音符,而是榮耀神或生命的最高藝術形式。”“按照叔本華的觀點,音樂一躍而成為藝術‘帝王’。叔本華是按照生命意志來解釋音樂的,認為音樂是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現。”
其次,作者論及音樂的功能時,充分地展現音樂對人類心靈和自然萬物的作用。他引用了美國哲學家桑塔耶那的精闢語錄:“音樂不會使你富有,但會使你幸福;她不能拯救你的靈魂,但會使你的靈魂值得拯救。”並進一步談到音樂如何拯救失落的靈魂:“當你的靈魂成了迷失的羔羊,當你的信仰成了豬欄的理想,當你的情感成了肉慾的濫觴,當你的思想成了自由的墓場,獲救的希望在哪裡?在音樂永恆的天鄉,在旋律迴旋的遠方,在節奏明快的殿堂,在天籟飄逸的上蒼。只要你熱愛音樂,你就可以獲得與神溝通的妙方。”在書稿通篇,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作者談及音樂使人性升華為神性的魅力,孕育萬物生命的活力,引導心靈超越物質存在走向永恆彼岸、與宇宙本體融合的威力!
再者,音樂在作者的心底是聖潔崇高、無所不能的女神。他認為:“它是偉大的聖哲靜修的產物,帶有禪一般的神秘。音樂所折射的是宇宙無限生命的智慧和愛。”音樂上可通造物主傳達神的光芒,下可至罪惡的深淵拯救墮落的靈魂,大可至宇宙體現其變化的韻律,小可至粒子觸發其核心的振動,可超越時空從亘古至未來,可跨越國境成為世界語言。
哲人之眼還是全息之眼。該書全面系統地囊括音樂的各個層面以及與音樂相關的論域。由二十二篇隨筆組成的框架既有剖析音樂性質的音樂之神性、詩性,又有涉及音樂與人類靈魂、生命、死亡、情感的論述,還有評論音樂與哲學、科學、藝術等其他領域關係的文章與闡釋音樂本體和存在方式三流程創作、表演、欣賞及音樂人才培養等筆談。內容旁涉的諸學科除了音樂學之外,還包括哲學、宗教、美學、文學、藝術學、心理學、教育學、數學、醫學、物理學等。旁徵博引的文獻既有從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的觀點到歷代文論、樂論、琴論的妙句,又有唐詩、宋詞至近現代音樂家、文學家的名言。
西方的信息則包括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精華以及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7、18、19世紀乃至近現代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的學說。作者採擷眾名家思想釀造的精粹,在文中時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處處令人獲得頓悟的驚喜與豁然開朗的啟迪。
該著作以拾零的形式展現作者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自由無拘、揮灑自如的發散性思維,信手拈來妙語解頤,看似隨意無序,內有點面互動、內外互補的章法。以音樂與科學一章為例,作者以音樂與科學的異同、兩者的有機聯繫為出發點,先談及一些科學家既是本專業的名家又是出色的音樂家,從他們同時兼具兩種身份看科學創造能力與音樂能力之相通,接著從畢達哥拉斯五度相生律來論述數學與音樂的內在關係,數學與音樂的同質,數學與音樂同時構成宇宙結構的基本要素,彼此都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再以有關數學與音樂相關的研究是古今長期探究的重要問題,進一步闡釋音樂如何滋養科學家的心靈:他們具備了音樂素質對科學創造又有什麼益處來證明音樂與科學的聯姻確是造福人類的佳緣,是長期值得關注的論域。點與面的互動在本章各段相關的筆談中,獲得了充分的體現。此外,書中的內容既有從音樂本體、本質和存在方式論及音樂內在規律的章節,又有音樂與眾多方面聯繫的思考,形成內外互補的張力,增強了內涵的豐富性與論述的系統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