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靜遠

祝靜遠(1889-1964),名穎,字靜遠,晚號晴園,以字行,六里堰人。他從小聰穎,其父早先在平湖葛宅管業,靜遠隨往求學。葛氏富藏書,靜遠獲特準於課餘翻看,除經史子集也涉獵醫學、佛學、古代哲學,為以後學業打下堅實基礎。他於16歲考中秀才。後科舉廢,考入浙江兩級師範學堂高等部數學系,後轉入史地系。畢業時統考成績優異,得全國第二名,一時轟動鄉里。旋至嘉興府中學堂(今嘉興一中)任教。半年後赴日本遊學。歸來後任教於湖州府中學堂,與同校教師錢玄同結為文友。後改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地理教師。其時魯迅新任紹興府中學堂學監,聞祝文名,曾兩次修書“一師”校長經子淵,邀請祝靜遠去紹興任教。祝靜遠亦聞魯迅之名,便辭去教職,欣然前往。魯迅亦以道友相視,共事甚洽。辛亥革命後,魯迅離開紹興,祝靜遠亦至杭州繼續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靜遠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64年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個人作品,

人物經歷

五四運動後,祝靜遠受聘為《浙江民報》主筆,為每日社論撰寫者,在任約七年。1926年9月,因刊載國民革命軍攻克南昌訊息,報社被查封,他旋即回鄉小住。後任天津麥粉特稅局局長、全國稅務總監督等職,其間長住上海研習章草書法。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他攜眷避難回鄉,從此開始鄉居生活,寄情于山水。參與編輯《東海日報》《海濱日報》,還參加過鮑郎場輕稅鹽廒的籌建。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祝靜遠初避居茶院,翌年春遷澉浦。豈料兩名日本少佐奉命來訪,有請其為日軍工作之意,祝靜遠即攜眷匆匆南渡至餘姚等地輾轉避難。不久隻身赴滬,1940年發起成立“西社”詩社,自任社長,出版《中流》詩刊,因刊登嘲罵汪精衛的詩作,接到日偽特務機關送來的附有子彈的恫嚇信。翌年至上海食油同業公會任文牘。1946年至平湖執教。1948年應聘去杭州任浙江通志館編輯,直至解放。
1949年秋,祝靜遠應邀任海鹽中學教師。1953年調平湖師範學校,1958年退休。同年冬遷海鹽定居,直至去世。

個人生活

祝靜遠生前對於與魯迅先生的交往和友情十分珍視。20世紀50年代末,海鹽中學為宣傳魯迅精神,請他向師生介紹與魯迅之間的往事和感受。他作有《追和魯迅先生〈怒向刀叢覓小詩〉詩原韻》:“愛憎交織在當時,縷縷心情縷縷絲。先烈捐生留碧血,今人遍地插紅旗。幾多磊落嶺奇士,一首芬芳悱惻詩。最是刀叢沉痛句,恍如相對舊緇衣。”又有《追和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詩原韻》:“入山投筆兩難求,滿眼滄桑到白頭。矍鑠共迎新社會,叢殘猶拾舊風流。每從仰止思猿鶴,深幸爭鳴作馬牛。大地開花無限好,自忘其老樂春秋。”從中可見他思念魯迅先生的心情和對新社會的熱愛。他自己說過:“一生中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主要是每天閱讀報紙,吸收到新鮮的知識營養。”
祝靜遠一生交友甚廣,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執教時與弘一法師(李叔同)同事,兩人對佛學頗有研究,成為知交。弘一法師逝世前曾與祝等諸友告別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祝靜遠詩文俱佳,素有“浙西才子”之稱。他著有《晴園詩存》一書,方家評價其詩詞“既不泥古,又不騖新,在淡雅中見天趣,於奇想中露才華”。他關心鄉里文史,常以詩詞書法相應酬,從不自矜。請看《蘇幕遮·永安別墅小集步程錦華韻》:“山容淡,花影碎。宿雨初收,湖上猶如晦。憶共前游剩幾輩?煙靄紛紛,此意無人會!紙裁紅,箋刻翠。細字珍珠,何限哀暗淚。如此江山天亦醉!密詠閒吟,一任人憔悴。”
1935年端午節,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由吳俠虎、祝靜遠發起在南北湖舉行划船比賽,有士女三十八人參加。祝靜遠《乙亥端陽高士湖競渡即席口占》詩云:“家家角黍送端陽,為吊當年一楚狂。千古忠魂應不泯,忍看吾族黯無光。呼朋引侶盪輕舟,人影波光淡欲浮。如此湖山真寂寞,何時高士復來游。塵夢年年西復東,乾坤都付笑談中。慙余短髮飄蕭甚,又值榴花照眼紅。山水爭留文字緣,無邊風景到樽前。勸君莫再耽山水,擊楫中流在壯年。”
1935年,澉浦一位急公好義的村民朱馨谷去上海募款,不幸被洋人的汽車撞死。噩耗傳來,祝靜遠悲痛地寫了四首《挽朱馨谷君》詩,其中有“無財無勢又無家,意氣如君亦足夸。慣抗豪強扶弱小,只將公益作生涯”和“贏得揶揄傳眾口,獨頭名卓滿家鄉”之句。後民眾在蔡家山建亭紀念,祝靜遠遂將詩句濃縮為楹聯:“扶弱抗豪贏得揶揄傳眾口;無財仗義只將公益作生涯。”今馨谷亭位於南北湖中湖塘西端。
祝靜遠還為雲岫庵撰聯:“雪竇泉清,點塵不到菩提地;鷹窠雲密,萬善同歸般若門。”還為澉浦鐘樓撰聯:“鐘以神名,聽百零八杵撞來,真能發人深省;樓因禪悅,看九十九峰環繞,洵堪與物鹹熙。”地方人士築高士亭於白鷺洲紀勝,祝靜遠撰聯:“萬古長流高士跡,一亭想見聖湖春。

個人作品

1935年前後,祝靜遠協助程熙元編校《澉志補錄》並作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