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日升:華夏祝氏文化叢書主編,深圳語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曾經是一名無依無靠的孤兒,他的童年在貧困、自卑、饑渴中度過,國中綴學後獨自闖蕩南方。從建築工地的小工成長為高級磨具師再到文化公司高管,22年迎來兩次華麗轉身,命運軌跡徹底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日升
- 出生地:安徽省宿松
- 出生日期:1971年12月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感恩》
個人簡介:,2.22年票根收藏打工人生,老火車票收藏近年走俏,火車票收藏要點,
個人簡介:
祝日升生於1971年12月,安徽省宿松人,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從小熱愛文學,12歲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中國少年報》、《藝術之窗》、《南山文藝》、《佛山文藝》、《深圳特區報》、《西江月》、《大鵬灣》等刊物上發表作品數十萬字,受邀參加過全國“第三屆打工文學”論壇。曾兩次受到中央電視台的採訪以及鳳凰衛視《與夢想同行》欄目的專訪並被多家媒體雜誌報導和採訪。
2006年在“深圳讀書月”徵文比賽活動中獲得“文學創作獎”。
2007年出版自傳體《感恩》第一部。
2008年獲得深圳市改革開放30周年徵文“優勝獎”、
2009年出版《感恩》第二部。
2010年出版祝氏文化叢書第一卷之《當代祝氏名人譜》。
2011年出版祝氏文化叢書第二卷之《當代祝氏精英錄》。
2.22年票根收藏打工人生
祝日升是深圳一位“車票迷”,他喜歡收藏各種火車票。在過去20年中,他一共收藏了1000多張全國各地的火車票,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張1988年他從武昌到湛江的老車票。他認為,火車票作為一個收藏新品種,從不被認識到引起廣泛關注需要一段時間,用不了幾年,有些老車票的身價就可能成倍上漲,目前抓住時機還為時不晚。
老火車票收藏近年走俏
祝日升的家鄉在安徽,從1988年開始來深圳工作至今,他的火車票收藏史就是從家鄉到深圳的旅途開始。“我小時候喜歡收集火柴盒、紙菸盒等小玩意,後來保存不當弄丟了很多,不過我的收藏興趣是從那時開始形成的。剛來深圳工作時業餘生活很單調,總想著找點趣味收藏門類調劑一下,但一時又沒有方向。”祝日升回憶道,當他將一張自己從武昌到湛江的火車票放在手中觀賞以寄託思鄉之情時,收藏火車票的想法瞬間迸出。
從那以後,祝日升便開始從自己乘坐的火車票入手,深圳到長平、武昌到廣州、宿松到東莞,他將1988年以來自己所乘坐的所有火車票都完整保留了下來。而隨著他收藏火車票的數量不斷增多,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從1990年開始,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都慕名將他們的火車票無償送給祝日升,使得他的藏品數量每個月都有擴大,涉及的城市也幾乎遍布整箇中國。
在1000多件藏品中,年代最早、價值最高的當屬1988年2月份祝日升從武昌到湛江的老火車票,這是他第一次踏入深圳的見證。這張火車票長約5厘米,寬約2厘米,由質地較厚的硬紙殼做成,表面為淡黃色,正面上用簡體漢字寫著“武昌-湛江,在5日內到有效”等字樣,全價24.3元,票身打出了一個驗票的洞。“早年安徽沒有直達深圳的火車,我需要坐汽車到武昌,乘火車到湛江,再轉乘車到深圳。”祝日升介紹說,由於這張車票歷史較久,留存下來的不多,曾有人從5000元追價至萬元想求購。 據了解,在國外幾十年前就出現了火車票收藏者,但在我國這種收藏才剛剛開始,一些老火車票近年逐漸在市場上走俏。“去年一位香港藏家為一張1983年從昆明開往上海的老車票出了18萬元,其票面價格才15元。”祝日升說,據他所掌握情況,目前上世紀80年代的火車票市場價格基本在萬元以上,90年代初期的也有千元。三要點把關火車票收藏 。收藏火車票,不僅可以反映鐵路和社會經濟發展,還可以作為一種投資方式,獲得一定經濟回報。
火車票收藏要點
第一要收集傳統卡片式車票。隨著電子售票機和自動售票機的發展,卡片式車票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因其種類繁多,如不及時收集,以後將很難收全。特別是一些與卡片車票配套發行的季節性上浮票,如在1994到1997年間我國曾在春運期間發行了車票之外的季節上浮票,票面價格一般為30元,後來又停止使用,直接將上浮票價加在車票里,這種上浮票非常難得。 第二要重點收藏紀念車票。一般來說,紀念車票屬於絕版發行,珍貴稀少。比如上海鐵路局在1998年2月28日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發行了一套紀念購票卡,限額發行1萬套,每套100元,受到很多車票藏家的重視;在2007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運營時,不少買火車票作為收藏品的人專門排隊搶購此趟列車的車票。
第三點,還可留意收藏站台票。近幾年來,我國已經印製了許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畫面精美的站台票。以前的站台票是薄薄一張紙,從1992年起站台票以煥然一新的精美畫面讓眾多藏家驚喜,如哈爾濱車站的冰雕藝術站台票、成都鐵路局的峨嵋風光、柳州鐵路局的桂林山水等,印製精美,非常值得成套成系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