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徽(1568-1634),字文柔,號懷復。臨川南櫟村(今江西省撫州市鐘嶺祝家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祝徽
- 字號:文柔
懷復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時間:1568
- 去世時間:1634
- 主要作品:《四書十言》、《壁經》
- 主要成就:山東道臨監察御史
簡介,為官政績,
簡介
與湯顯祖、邱兆麟、帥機齊名,被譽為明代臨川前四大才子。與邱兆麟、帥機並稱為臨川“三大名士”。官至山東道臨監察御史。祝徽是祝氏第十一代子孫,自幼苦讀,博聞強記,但科場失意,,連考十次未中。大器晚成。傳祝徽弟子曾棟曾將老師薦賢於皇帝,皇帝見祝徽布衣青衫,而弟子曾棟則蟒袍加身,即興出一對聯:“龍袍鳳袍布袍”。祝徽聽了黯然失色,沉默不語。曾棟連忙應對:“我先生沉默已是絕對……時也命也運也”。皇帝笑曰:“弟子如此傑出,先生果非凡人!”直到天啟元年(1621年),54歲才中舉,次年會試中會元,殿試中第六十四名進士。官授行人司行人,掌管傳旨、冊封等事。不久調任山東道御史。天啟七年,改任山西巡按御史。
為官政績
崇禎官年(1628),思宗召對,祝徽首次應召進京。先後兩次上疏,奏請“起廢進賢,緩刑勤政,開墾進田,整頓軍備”,均切中時弊,深得思宗賞識。崇禎二年改任浙江巡按御史。巡督鹽稅時,深入察訪,為百姓排憂解難,將五年一次的審編壯丁,丈量鹽田改為一年一次,並規定一律到縣辦理,稅銀由鹽戶直接交到官府,嚴禁下面官吏敲詐勒索,兩浙之民得以免除苛政之苦,其德政萬民稱頌,有口皆碑。崇禎四年(1631),他看見邊境告警,軍費浩繁,毅然上疏將自己歷年所積俸銀八千兩,隨鹽稅上解,以佐朝廷軍需。其忠心為國,受到朝野讚揚。崇禎七年(1634)病故。
祝徽一生風儀自勵,步入仕途前,以教為生,所教學生曾棟、游玉廷等都比他早十多年考中進土,成為達官貴人,而他一家八口,生活困難,卻安貧樂道,自珍自愛,從不要求救濟。顯貴以後,仍樸實謙恭,平易近人,每遇親朋故友來訪,常親為斟酒。
祝徽為文與書法,均勁骨奇姿,獨成一家。著有《四書十言》、《壁經》、《十日言余集》、《伏日言餘集》、《在手篇》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