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祝家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
- 下轄地區:19個社區(含18個涉農社區)
- 政府駐地: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祝家街道祝家社區
- 電話區號:024
- 面積:105平方公里
- 人口:兩萬
- 車牌代碼:遼A
- 行政村:17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行政代碼,經濟發展,基礎設施,
地理位置
祝家街道位於中國東北最大的中心城市遼寧市瀋陽市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4136'10"至41°57'54"之間。祝家地處東南山區,山青水綠,景致怡人。素有東西兩座山、南北一條川之美稱。在三環外地區的瀋撫線、瀋丹線、十大線、沈營線、沈李線等五條公路沿線兩側150米範圍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擺放重點項目,形成五大沿路產業帶。近年來,工農業發展迅猛,商業網點林立,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交通十分便利——“十大線”和“常富線”兩條陽光大道從鎮裡交匯通過,成為東南山區最為亮麗的兩道風景線,農民生活殷實富裕,百姓安居樂業。山青水綠,景致怡人。素有東西兩座山、南北一條川之美稱。該地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景觀悠久,社會環境優越,發展空間廣闊,開發潛力巨大。地勢東部較高,屬低山丘陵地形;西部較低,屬平原地形。山清水秀,東南、東北部綠色自然植被豐茂。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祝家屯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6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田家窪、田家屯、青草溝、砬子溝、上高士、伙牛、山城子、下高士、祝家屯、佟家峪、李麥峪、柏葉、常王寨、小常王寨、下樓子、沙河子、龍三家子17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2007年11月1日,遼寧省政府(遼政[2007]196號)批准:撤銷祝家屯鎮,設立祝家街道。
2018年6月20日,根據《關於渾南區成立永勝街道辦事處及調整部分街道辦事處行政管轄範圍的公告》,祝家街道辦事處洪台溝、於橋、前康、於勝、潘李、後康、金德勝、東靠山8個社區劃出,成立永勝街道辦事處,將祝家街道辦事處的龍紅社區劃歸深井子街道辦事處,將祝家街道辦事處的高八寨、段家溝、永安3個社區劃歸李相街道辦事處。故現祝家街道辦事處:東至王濱街道荒地溝村,南至蘇家屯區白清街道白清寨社區,西至李相街道下泉社區、營城子街道收兵台社區,北至永勝街道永勝社區,轄19個社區(含18個涉農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地為祝家街道祝家社區,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行政代碼
210112017:
~001 111祝家社區
~002 220田家屯社區
~003 220青草溝社區
~004 220山城子社區
~005 220上高士社區
~006 220伙牛社區
~007 112下高士社區
~008 111祝家村社區
~009 220李麥峪社區
~010 220佟家峪社區
~011 112常王寨社區
~012 220下樓子社區
~013 220沙河子社區
~014 220龍三家子社區
經濟發展
構建三大經濟區,形成三大產業帶。一是三環以內地區,構建城市商貿服務區,形成銀色產業帶。二是三環外沿地區,構建新興產業區,形成金色產業帶。三是東南山區,構建休閒度假旅遊生態區,形成綠色產業帶。渾河以南沿三環外沿地區,規劃為瀋撫都市工業走廊。即涉及渾河站西街道、白塔鎮轄區和東陵、南塔街道的渾河以南地區及李相鎮、深井子鎮的部分地區,共66個村,區域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1萬人。區域內規劃有滿融經濟區和汪家經濟區。核心城區,規劃為商貿服務區。涉及泉園、豐樂、馬官橋街道轄區和東陵、南塔街道的渾河以北地區,區域面積約39平方公里。北部地區,規劃為望花經濟區。涉及前進、英達街道轄區,區域面積約60平方公里。東南部地區,規劃為休閒度假旅遊生態區。涉及王濱鄉、祝家鎮轄區和李相鎮、深井子鎮的部分地區,區域面積約280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規劃為桃仙空港新城。涉及桃仙鎮轄區,區域面積約57平方公里。全街道行政區域總面積105平方公里,有耕地、林地、風景區十萬餘畝,人口三萬,下轄祝家、小常王寨等14個社區居委會。該地工農業發達,先後建成肉、奶、蛋、禽、菜、果、礦泉水等生產基地。該地教育業發達,瀋陽市第72中學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2007年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同志在原省委書記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省市區主要領導的陪同下到該校視察。當地人民生活富裕,百姓安居樂業。
基礎設施
祝家街道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健全,投資環境十分優越。瀋陽107國道,沈祝公路交相輝映,多條公交線路川流而過,東南毗鄰全國八大區域航空樞紐之一,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港──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十五”期末,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55%。高等教育入學率40%,人均受教育水平11年。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75所,教師2820人,在校中小學生35700人。全區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2個,標準病床824張,衛生工作人員1620人,每千人擁有醫生3.4人,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200例/10萬人以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9%。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歲。基層政權建設得到加強,文化體育事業取得新發展,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檔案等各項社會事業也都取得新成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98元,年均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6808元,年均增長10.1%。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平方米。城鎮登記失業率在5%以下,每年新增就業崗位5000餘個,實名制就業6900餘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8000餘人。社會福利事業得到重視,困難群體社會救濟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東陵區記憶體有距今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群,並發現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有多處歷史文化古蹟和名勝景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人文古蹟與自然景觀兼備。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治理水平有顯著提高,被國家評為生態環境示範區。全區森林覆蓋率12.6%,城區綠化覆蓋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