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允明三體雜書詩卷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祝允明
- 材質:紙本
- 書法類型:楷、行、草(三體書法)
- 規格:縱28.5cm,橫739.2cm
釋文:
春女賦
有女懷春,風儀若神。粲日燿而月爛,函金堅而玉溫。無行媒而托體,悵成人而無因。年逾時以莫留,守閨帷以蔽珍。將潛行以發志,在禮防以無門。惋妍芳之轉歲,悲陽春之移人。鶯翩翩以相和,草蔥蘢而織茵。孰薦名於君子,接齊姜之芳塵。
蓮花洲辭
漾修陂兮遵中流,若有人兮在洲。締昭質兮又好修。美窈窕兮含靈,思丹肌兮皓態。芬習習兮襲苣,風微褰兮碧裾。水鏘鳴兮玄珮,淈泥兮滌瑕,皎灼灼兮容之華。乘清風兮願舉,飾帝冠兮峨峨。帝命兮沃心,呈予腹兮璆琳。彼調飢兮予哺,予不惋兮荒之潯。媧妹兮鼓歌,宓姬兮乘波。伯倡兮予和,君不樂兮維何。
武帝傳
柞宮憑几畫成王,淚落銅仙月似霜。王母不來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陽。
足夢中句
遠公蓮作社,陶令柳為門。止酒用卿法,攢眉吾不言。白雲時或出,黃菊想猶存。二老皆寂寞,千秋誰共論。
丹陽連北固,千里草萋萋。東去水逾下,北來身漸低。漁舟長宿火,客枕厭聞雞。風景年年是,因無妙語題。
渡口人爭發,出江舟已微。鐘聲離岸小,帆影逐星稀。朔雁連雲度,寒潮伴月歸。蒼然山一帶,隱隱伏長圍。
金陵眺古
綠謝平蕪野燒乾,西風吹雨打長乾。盤龍去後金釵餉,擒虎來時玉樹殘。結綺閣中香灺歇,景陽樓下水花寒。於今王氣浮金闋,龍虎千秋正踞蟠。
虎丘
一點紫泥封岱頂,武丘雄拔闔閭城。席前花雨天宮落,檻外雲霏腳底生。轂轆十尋抽玉液,於莵千百逝金精。無窮勝是王郎事,吳越消亡幾戰爭。
小米山水
襄陽袖有移山手,十里瀟湘五尺寬。樵徑不禁苔露滑,漁蓑長帶水雲寒。澄澄僧眼連天碧,澹澹蛾眉隔霧看。恐為醉翁當日寫,平山堂上雨中觀。
崑山清真觀
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間無此謀。殿影四圍浮碧沚,鐘聲十里出丹樓。仙人示象書仍在,道士無鵝字少求。至竟今宵為旅客,幸來何事不微留。
秋夜
白駕宵嚴肅肅征,水煙塵海換蓬瀛。孀姬藥惡鉛霜冷,素女弦拋玉柱橫。蘋葉響隨飈馭迅,榆花開映泰階平。漢家高倚通明闕,一夜天池倒洗兵。
詠道院
青霞抱琳館,羅陰絡深逕。龜游煙沼煖鶴立天壇淨。微香拂幽洞,欲覓風不定。雲房並懸簾,晝日鎖虛靜。琪殿臨高台,時聞落瑤磬。循除步周匝,徧扣無人應。雜詩數章書似仲瞻文學聊付一笑,庚午上元日,枝山道者祝允明。
署款:“枝山道者祝允明。”鈐“晞哲”、“包山真意”朱文印兩方。迎首鈐“枝山”白文印。
鑑藏印鈐:“朱之赤鑑賞”、“臥庵所藏”、“陳淮之印”、“夢禪室鑒”朱文印等。卷後有清王文治題跋一則。“庚午”為明正德五年(1510年),祝允明時年51歲。
此《雜書詩》卷為自作詩,以楷、行、草(三體)書之。筆法沉著凝重,點畫明淨,多有古意,與其以往草書縱橫馳驟、多字連屬略有不同。此卷正值祝氏書法藝術成熟時期,故楷法精嚴,行書爽暢,草書飛動,體現了祝允明諸體皆能的藝術造詣。其中,草書又有小草、行草二體,以小草所書的《蓮花洲辭》、《武帝賦》、《足夢中句》諸詩,行筆中略帶章草書的遺意,是其以往書法作品中所罕見的。
春女賦
有女懷春,風儀若神。粲日燿而月爛,函金堅而玉溫。無行媒而托體,悵成人而無因。年逾時以莫留,守閨帷以蔽珍。將潛行以發志,在禮防以無門。惋妍芳之轉歲,悲陽春之移人。鶯翩翩以相和,草蔥蘢而織茵。孰薦名於君子,接齊姜之芳塵。
蓮花洲辭
漾修陂兮遵中流,若有人兮在洲。締昭質兮又好修。美窈窕兮含靈,思丹肌兮皓態。芬習習兮襲苣,風微褰兮碧裾。水鏘鳴兮玄珮,淈泥兮滌瑕,皎灼灼兮容之華。乘清風兮願舉,飾帝冠兮峨峨。帝命兮沃心,呈予腹兮璆琳。彼調飢兮予哺,予不惋兮荒之潯。媧妹兮鼓歌,宓姬兮乘波。伯倡兮予和,君不樂兮維何。
武帝傳
柞宮憑几畫成王,淚落銅仙月似霜。王母不來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陽。
足夢中句
遠公蓮作社,陶令柳為門。止酒用卿法,攢眉吾不言。白雲時或出,黃菊想猶存。二老皆寂寞,千秋誰共論。
丹陽連北固,千里草萋萋。東去水逾下,北來身漸低。漁舟長宿火,客枕厭聞雞。風景年年是,因無妙語題。
渡口人爭發,出江舟已微。鐘聲離岸小,帆影逐星稀。朔雁連雲度,寒潮伴月歸。蒼然山一帶,隱隱伏長圍。
金陵眺古
綠謝平蕪野燒乾,西風吹雨打長乾。盤龍去後金釵餉,擒虎來時玉樹殘。結綺閣中香灺歇,景陽樓下水花寒。於今王氣浮金闋,龍虎千秋正踞蟠。
虎丘
一點紫泥封岱頂,武丘雄拔闔閭城。席前花雨天宮落,檻外雲霏腳底生。轂轆十尋抽玉液,於莵千百逝金精。無窮勝是王郎事,吳越消亡幾戰爭。
小米山水
襄陽袖有移山手,十里瀟湘五尺寬。樵徑不禁苔露滑,漁蓑長帶水雲寒。澄澄僧眼連天碧,澹澹蛾眉隔霧看。恐為醉翁當日寫,平山堂上雨中觀。
崑山清真觀
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間無此謀。殿影四圍浮碧沚,鐘聲十里出丹樓。仙人示象書仍在,道士無鵝字少求。至竟今宵為旅客,幸來何事不微留。
秋夜
白駕宵嚴肅肅征,水煙塵海換蓬瀛。孀姬藥惡鉛霜冷,素女弦拋玉柱橫。蘋葉響隨飈馭迅,榆花開映泰階平。漢家高倚通明闕,一夜天池倒洗兵。
詠道院
青霞抱琳館,羅陰絡深逕。龜游煙沼煖鶴立天壇淨。微香拂幽洞,欲覓風不定。雲房並懸簾,晝日鎖虛靜。琪殿臨高台,時聞落瑤磬。循除步周匝,徧扣無人應。雜詩數章書似仲瞻文學聊付一笑,庚午上元日,枝山道者祝允明。
署款:“枝山道者祝允明。”鈐“晞哲”、“包山真意”朱文印兩方。迎首鈐“枝山”白文印。
鑑藏印鈐:“朱之赤鑑賞”、“臥庵所藏”、“陳淮之印”、“夢禪室鑒”朱文印等。卷後有清王文治題跋一則。“庚午”為明正德五年(1510年),祝允明時年51歲。
此《雜書詩》卷為自作詩,以楷、行、草(三體)書之。筆法沉著凝重,點畫明淨,多有古意,與其以往草書縱橫馳驟、多字連屬略有不同。此卷正值祝氏書法藝術成熟時期,故楷法精嚴,行書爽暢,草書飛動,體現了祝允明諸體皆能的藝術造詣。其中,草書又有小草、行草二體,以小草所書的《蓮花洲辭》、《武帝賦》、《足夢中句》諸詩,行筆中略帶章草書的遺意,是其以往書法作品中所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