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藥治療頑症》是1997年6月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湘雲。
基本介紹
- 作者:李湘雲
- ISBN:9787800135897
- 頁數:227
- 定價:13.00元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6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以風立論,對頑固性疾病的發病原因、病理變化、
發展趨向從理論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發;對風的產生、
分類、特性及其證候特點作了科學地歸類和介紹;尤其對應
用祛風藥治療人體上部的頑症、瘙癢症、震顫、頑痹、血
證、雜證等30餘個病證作了重點論述,並附典型驗案近百
例。同時,對祛風的20餘種具體方法和祛風藥的配伍規律
亦作了詳細的說明。本書是一部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
依據的醫學著作。融實用性、科學性、創新性於一體,是研
究頑固性疾病的寶貴資料。對中醫醫療、科研、教學人員均
有較好的參考價值。也是家庭自療極好的指導用書。
作品目錄
目 錄
導論
第一章 歷代醫學家論“風”
第二章 風的產生、分類與特性
第一節 風的產生和分類
一、風的產生
二、風的分類
第二節 風的特性
一、風為百病之長
二、風性輕揚上浮
三、風邪易化熱化燥
四、風性善行數變
五、 風性動搖振掉
第三章 風證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 風證的病因
第二節 風證的病機
一、風邪外襲、肺衛不固
二、熱極生風
三、肝陽化風
四、陰虛風動
五、血熱生風
六、血虛生風
七、血燥生風
八、液燥生風
九、痰濁生風
十 血瘀生風
十一、久病生風
十二、破傷風入
十三、食積生風
第三節 發病
一、發病因素
二、感邪途徑
三、發病類型
第四章 風證常見的證候特徵
第一節 惡風發熱
第二節 疼 痛
一、頭痛
二、肌肉關節痛
第三節 痙
一、抽搐
二、拘急
三、強直
四、顫動
第四節 瘙 癢
一、皮膚瘙癢
二、舌癢
第五節 麻 木
一、舌麻
二、肢麻
三、肌膚麻木
四、半身麻木
第六節 癱 瘓
一、半身不遂
二 口眼歪斜
第五章 風證的治療
第一節 風證的治療原則
一、外風宜散
二、治風理血
三、治風順氣
四、風從火斷
五、治風宜達
第二節 祛風藥的配伍規律
一、依據病因病理配伍
二、依據症候特點配伍
三、依據邪侵部位配伍
四、依據病情變化配伍
第三節 風證的常用治法
一、疏風散邪法
(一)疏風散寒法
(二)疏風清熱法
(三)疏風理肺法
(四)疏風消疹法
(五)疏風明目法
(六)清暑疏風法
(七)瀉火疏風法
(八)清上疏風法
二、熄風止痙法
(一)熄風解痙法
(二)涼肝熄風法
(三)鎮肝熄風法
(四)化痰定風法
(五)開竅熄風法
(六)滋陰熄風法
(七)養血熄風法
三、祛風理血法
(一)涼血消風法
(二)祛風消癰法
(三)活血祛風法
(四)祛風止血法
四、搜風通絡法
(一)搜風勝濕法
(二)搜風解痛法
(三)搜風通絡法
第四節 祛風藥在頑症中的運用經驗
一、荊芥、防風
二、羌活、防風
三、細辛、白芷
四、蟬蛻 薄荷
五、蔓荊子、菊花
六、鉤藤、天麻
七、川芎
八、全蠍、蜈蚣
九、白花蛇、烏梢蛇、蛇蛻
十、地龍
十一、白僵蠶
附一、水 蛭
附二、麽 蟲
第六章 祛風法在頑固性疾病中的臨床套用
第一節 風性輕揚 犯人上部
一 慢性頑固性頭痛
二、慢性咽炎
三、慢性扁桃體炎
四、阿弗他性口炎
五、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六、慢性淚囊炎
第二節 風性動搖 使人震顫
一、美尼爾氏病
二、小舞蹈病
三、震顫麻痹
四、肝豆狀核變性
五、病毒性腦膜炎後遺症
六、癔症
七、顏面神經痙攣
八、破傷風
九、癲癇
十、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風性走竄 令人瘙癢
一、皮膚瘙癢
第四節 風熱壅遏 迫血妄行
一、血證
第五節 風寒濕邪 合而成痹
一、風濕性關節炎
第六節 風能鼓盪 百病生焉
一、慢性腎炎
二、急性乳房炎
三、前列腺炎
四、慢性結腸炎
五、帶下病
六、膝關節膿腫
七、先天性腦積水
導論
第一章 歷代醫學家論“風”
第二章 風的產生、分類與特性
第一節 風的產生和分類
一、風的產生
二、風的分類
第二節 風的特性
一、風為百病之長
二、風性輕揚上浮
三、風邪易化熱化燥
四、風性善行數變
五、 風性動搖振掉
第三章 風證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 風證的病因
第二節 風證的病機
一、風邪外襲、肺衛不固
二、熱極生風
三、肝陽化風
四、陰虛風動
五、血熱生風
六、血虛生風
七、血燥生風
八、液燥生風
九、痰濁生風
十 血瘀生風
十一、久病生風
十二、破傷風入
十三、食積生風
第三節 發病
一、發病因素
二、感邪途徑
三、發病類型
第四章 風證常見的證候特徵
第一節 惡風發熱
第二節 疼 痛
一、頭痛
二、肌肉關節痛
第三節 痙
一、抽搐
二、拘急
三、強直
四、顫動
第四節 瘙 癢
一、皮膚瘙癢
二、舌癢
第五節 麻 木
一、舌麻
二、肢麻
三、肌膚麻木
四、半身麻木
第六節 癱 瘓
一、半身不遂
二 口眼歪斜
第五章 風證的治療
第一節 風證的治療原則
一、外風宜散
二、治風理血
三、治風順氣
四、風從火斷
五、治風宜達
第二節 祛風藥的配伍規律
一、依據病因病理配伍
二、依據症候特點配伍
三、依據邪侵部位配伍
四、依據病情變化配伍
第三節 風證的常用治法
一、疏風散邪法
(一)疏風散寒法
(二)疏風清熱法
(三)疏風理肺法
(四)疏風消疹法
(五)疏風明目法
(六)清暑疏風法
(七)瀉火疏風法
(八)清上疏風法
二、熄風止痙法
(一)熄風解痙法
(二)涼肝熄風法
(三)鎮肝熄風法
(四)化痰定風法
(五)開竅熄風法
(六)滋陰熄風法
(七)養血熄風法
三、祛風理血法
(一)涼血消風法
(二)祛風消癰法
(三)活血祛風法
(四)祛風止血法
四、搜風通絡法
(一)搜風勝濕法
(二)搜風解痛法
(三)搜風通絡法
第四節 祛風藥在頑症中的運用經驗
一、荊芥、防風
二、羌活、防風
三、細辛、白芷
四、蟬蛻 薄荷
五、蔓荊子、菊花
六、鉤藤、天麻
七、川芎
八、全蠍、蜈蚣
九、白花蛇、烏梢蛇、蛇蛻
十、地龍
十一、白僵蠶
附一、水 蛭
附二、麽 蟲
第六章 祛風法在頑固性疾病中的臨床套用
第一節 風性輕揚 犯人上部
一 慢性頑固性頭痛
二、慢性咽炎
三、慢性扁桃體炎
四、阿弗他性口炎
五、單皰病毒性角膜炎
六、慢性淚囊炎
第二節 風性動搖 使人震顫
一、美尼爾氏病
二、小舞蹈病
三、震顫麻痹
四、肝豆狀核變性
五、病毒性腦膜炎後遺症
六、癔症
七、顏面神經痙攣
八、破傷風
九、癲癇
十、支氣管哮喘
第三節 風性走竄 令人瘙癢
一、皮膚瘙癢
第四節 風熱壅遏 迫血妄行
一、血證
第五節 風寒濕邪 合而成痹
一、風濕性關節炎
第六節 風能鼓盪 百病生焉
一、慢性腎炎
二、急性乳房炎
三、前列腺炎
四、慢性結腸炎
五、帶下病
六、膝關節膿腫
七、先天性腦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