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祖雋
- 主要成就:參與《永樂大典》的編修
- 代表作品:《姑孰八景賦》
- 生活年代:明朝
參與《永樂大典》編修,書成後堅辭為官,明成祖賜封“永樂國師”稱號的祖雋,是位大孝子,這裡講的就是他侍母至孝的故事。
當塗湖陽祖李村村頭,有一口水井。據祖氏族譜記載,南宋嘉定元年(1208),天大旱,石臼湖乾涸,村民飲水困難。為解鄉親燃眉之急,祖氏四世公萬四(號爛錢)率眾人掘井於村頭,得甘泉之水,解村民急困,過往行人也大受其益。這口救苦救難的井,被祖李村人視為聖物,呵護倍至。祖雋的家就在這口古井的邊上,門對井台,開門即見。祖雋兒時就常和小夥伴們玩耍、嬉戲於井台的四周。稍大後,就常在井邊吟喔、誦讀自己的詩文。祖雋是孝子,父親去世以後,他和慈母朝夕不離,相依為命。
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決定編修類書《永樂大典》,祖雋因其才名被詔召入京共襄盛舉。考慮母親無人照料,祖雋本不想應詔,但其母堅勸,祖雋無奈,只得托親友照料母親,自己很不情願地去了京城。祖雋到京城後,一方面是積極地參與《永樂大典》的編修工作,以自己的傑出才華履行著自己所承擔的職責,一方面又為母親而不安,日夜牽掛著老母的衣食起居。
永樂二年(1404)的一天早朝,祖雋求見明成祖朱棣。他向皇帝提出一個請求,就是將他家門口之井賜為他家的家井以方便母親使用。這樣的要求對於皇帝來說豈不是小菜一碟,所以朱棣就一口答應了。祖雋為孝順母親,請求皇帝御賜此井就是想為母親的生活提供一些方便。當然,請賜一口井,並沒有解除祖雋對母親的牽掛之心,在思母情緒的籠罩下,他在京城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祖雋的這種思母之情不僅沒有淡化,反而是越來越強烈了。等啊等,五年過去了。
永樂五年(1407),卷軼浩繁的《永樂大典》編成了,總計22877卷、11095冊、3億7千萬字。這一天,永樂皇帝朱棣在金殿大封編修《永樂大典》的有功之人。解縉獲封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入文淵閣,參與機務。姚廣孝本是一個和尚,被賜名姚廣孝,拜為太子少師。祖雋呢,因思念母親,執意返回故里侍奉,所以他面對皇封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堅辭為官。朱棣只得賜予他“永樂國師”的虛銜,準其返鄉以盡孝道。
祖雋回來了,親朋好友及鄰居們少不了一番祝賀。其母雖因他堅不為官之舉有些不悅,但老人家也深被兒子的孝心所打動,所以也就沒有多加責怪。就這樣,母子二人平靜地過著生活。為了母子二人的生計,祖雋耕種了少許田地以獲取生活之資,另外他還學會了“張花籃”這種活計。這是湖陽人在石臼湖中捕魚的一種辦法,就是把竹子剖成細篾,編成籠子,在籠子的開口處裝上倒須,湖陽人把這種捕魚工具稱之為“花籃”。捕魚時就將其放置在有魚出入的流水處,這就叫“張花籃”。因為裝有倒須,魚一旦不慎滑進去就無法出來。那個時候,“花籃捕魚”應算作是一種省工省時的捕撈手段,使用的人很普遍。關於祖雋“張花籃”,就流傳有這么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美麗傳說。別人張花籃,只要有可能就儘量多下點,為的是廣種博收。祖雋不是這樣,他只下三個點,每個相距十里路,這就是石臼湖塘溝河梢、中分里港頭、甸河河口。每天早上起床,梳洗結束,祖雋駕著“鴨嘴船”從塘溝河梢開始,一路向北,分別倒出三隻花籃中的魚。然後拖船越過橫望山,去鎮江城裡買點陳醋,金陵府里沽點美酒,迴轉家來,就在井台上剖魚,打井水洗淨後,點火做飯。再喊起老母,就著鮮魚濃湯用早餐。你看,跨湖翻山,來回好幾百里路,祖雋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幹完了,對於常人來說這是根本就無法完成的事情。有人說,你可別不信,那橫望山上的“拖船豁”就是祖雋一次次拖船過山而拖出來的。這也說明祖雋只是“半仙之體”,如果是整仙就不用拖船了,直接騰雲駕霧唄。因為祖雋只是半仙,還缺少這點功力,所以他就只能拖船過山了。久而久之,人們就給祖雋送了個別號:“老仙”。他家的那口井也就自然被稱作“老仙井”了。
祖雋後來怎么樣了?他一直陪伴老母,相依為命,直至送老歸山,守孝三年。然後與山水為伍,暢遊天下,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賦。他尤其熱愛當塗的山山水水,無論是相連的青山丹湖,對峙的天門峨眉,還是秋獻楓林之景的龍山,春漲桃花之水的牛渚;無論是凝紫氣的丹灶,澹晴暉的凌歊,還是一鑒天開的元暉古井,樹木陰翳的謫仙遺祠;也無論是萬松瀟灑的白紵奇峰,還是梅影清芬的尼坡月光,他都玩之、賞之、歌之、舞之,以熱愛家鄉的一腔真情,寫就了傳世的佳構《姑孰八景賦》。
“永樂國師”—祖雋
祖老仙是人們送給他的雅號,他的名字叫祖雋,他是安徽省當塗縣湖陽祖村人。生於明朝,是祖氏十三世公,字志遠,號丹湖。他自幼好學,聰慧過人,詩詞歌賦無不精通。明成祖永樂元年入京纂修《永樂大典》,也是該著的主編之一,因纂修功績卓越,被欽封為“永樂國師”。在他的故里,有一口普通的井,這口井與其它的井相比別無它樣,只不過是一口老井,但現在當地人稱它是一口“古仙井”。
據祖氏族譜載:該井始建於宋嘉定元年(公元1195年),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當時丹陽湖水乾涸,湖陽大旱,村民們飲水發生了困難。祖氏先輩第四世萬四公,為解決村民們的燃眉之急,率氏族鑿此井,得甘泉,解民愁,此井成了當時解決村民們飲水的“救命井”。
後來該井成了祖雋家的私家飲水池。那該井又如何成了祖雋家的私家飲水池,又如何成為“古仙井”呢?說起來 ,還有一段極為豐富的人文歷史故事呢。
相傳,在萬曆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永樂皇詔告天下才子開科大考,精選天下才子纂修國史《永樂大典》,祖雋在科試中列為榜首,一鳴驚人。
祖雋不但是個博學多藝的才子,而且是個有名的孝子。祖雋因年幼喪父,念及孤母一人在家,不忍離開母親,遲遲不能入京受命。永樂皇因酷愛祖雋才學,連下五道御旨,並將祖氏古井賜於祖雋母親為私家飲水池,以解決其母的擔水之憂。恭敬不如從命,祖雋只好接旨入京。
祖雋入京纂修《永樂大典》七載告成,永樂皇赦封祖雋為廣陵王,後又封為侯。因祖雋思念母親心切,於是,辭官歸里,盡孝慈母。後來傳說,祖雋歸里後以張花籃捕魚為生,自得其樂,因而流傳下一段美妙的神話傳說:據說祖雋在三個湖中各張一隻花籃(漁民捕魚的工具),丹陽湖一隻,小南湖一隻,大南湖一隻,每天早晨起來,祖雋劃著名“娘娘鞋”(一種捕魚的小船,形似古代女子小腳鞋),到間隔幾十里外的三個湖中收取花籃中的魚,然後飛舟到南京買醬油,鎮江購醋,回家之後到井台上剖魚,取井中之水煮籃中之魚孝敬慈母。祖雋每天如此,張花籃、取魚、購醬油、剖魚洗淨、煮魚等都只要花半個時辰,真是凡人不可想像的,因而,人們傳為祖雋有神仙之道,但祖雋在飛舟到南京購醬油時在橫山頂上留有撥船的豁口痕跡,在家鄉人們的心目中,祖雋是個“半仙”,若是“整仙”的話,定會騰雲駕霧,飛舟即可,而不用拖船過山了,家鄉人對此說法也有過驗證,在橫山山麓的撥船豁口痕跡中,此豁口處的草,早晨自南傾向北,午時由北傾向南,至今如此,然而家鄉人們認為“半仙”不圓滿,為了對他的敬重又稱祖雋為祖老仙,也因祖老仙的傳名而稱湖陽祖村古井為仙井,並因仙井的美名而自此該井之泉冬暖夏涼,甜如甘霖,左鄰右舍來取水的人絡繹不絕。
如今,祖村村民將古井視為榮耀,倍加呵護。2004年由村民自籌資金,重修井台,建亭立碑,將井亭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以彰顯勝跡,光宗耀祖,現已成為一處獨特的歷史文化奇韻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