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祁陽石石質不甚堅硬,溫潤細膩,多呈紫紅色,石色勻淨,常見淺綠色石脈。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尤以紫花者稍勝。大的石料製作屏風,古樸優雅。用於琢制硯台,成硯稱“祁陽石硯”或“祁陽硯”,肌理瑩徹,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以及收藏價值、經濟價值。祁陽石因色彩不同而分為三大類:一類為淺綠色,綠色的質地,深色的紋理,如雲煙狀,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又稱“文石”,常用來制屏或者鑲嵌;另一類通體為紫色,中間夾有青綠石紋,其中最為珍貴難得者,稱“紫袍玉帶”,在同一塊礦石,上下層為紫色,中間層為綠色,紫綠兩色,層次分明;還有一類為黑色,通體黑亮,多有直線刷紋,偶見金星、銀線,為“黑金石”。
產地環境
祁陽石產自湖南省
祁陽縣,祁陽縣西南高,東北及中部低,地表切割強烈,以三大山係為脊線,呈環帶狀、階梯式向兩大盆地中心傾降。祁陽縣位於由西向東傾降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接地帶,是南嶺山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的初始階段。西北、西、西南三大山系,山體巍峨蜿蜒,山峰高達千米以上。都龐嶺的峰頂韭菜嶺,海拔2009.3米,是境內最高點。東北及中部,丘崗星羅棋布,谷盆相嵌,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湘江河谷祁陽唐家嶺的九洲,海拔63米,是境內最低點。全域相對高差1946.3米,比降達2.7~20%,切割深一般為300~700米,最深達800~1000米。
祁陽縣地貌類型複雜,以丘崗山地為主。祁陽縣地貌類型發育,在歷次構造運動、岩漿侵入以及地表水的長期風化剝蝕下,形成了以山丘地為主體,丘、崗、平俱全的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形成祁陽石。
歷史淵源
唐朝,祁陽石就有開採記載。
明朝《長物志》卷三記載:“永石即祁陽石,出楚中。石不堅,色好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像,紫花者稍勝,然多是刀刮成,非自然者,以手摸之,凹凸者可驗,大者以制屏亦雅。”
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5年),《祁陽縣誌》:“石產邑之東隅,工人採擇,取其石之有紋者,隨其石之大小,鑿鋸成板,彩質黑文如雲煙狀俗稱花石板,以鑲器皿亦頗不俗。無紋者有紫、綠兩種,可以為硯”。
乾隆年間(1736~1796年),祁陽籍一品大臣陳大受親自將一方“紫袍玉帶龍硯”作為珍寶覲獻乾隆皇帝,乾隆十分高興,加以珍藏,並要求照例朝貢,從此祁陽石硯作為貢品上獻朝廷。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祁陽縣有祁陽石生產企業10家、小作坊50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
產品榮譽
2016年11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祁陽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一、石材要求
取材於保護區範圍出產的條帶狀、條紋狀板岩,黏土礦物含量:>90%,綠泥石含量:2~1%,白雲母含量:<1%,石英含量:5~6%,電雲石含量:<0.1%,長石含量:2-1%,鐵質含量:~3%。
二、加工
祁陽石的生產流程:開採→選料→設計布局→切割→打磨→拋光→上蠟→配座(配盒)
手工篆刻,雕琢。根據祁陽石料的外形、顏色變化進行設計,用手工篆刻。
手工為主,輔助雕刻機雕刻。用絞磨機等機械簡單處理祁陽石整體,再用手工雕琢祁陽石工藝品的圖案、圖飾,並打磨和拋光。
三、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祁陽石石質細膩、溫潤如玉、色澤莊重、紋路獨特,主要顏色為紫色和綠色兩大類。
質量分級:分為珍品、精品、優品、合格品四級。
(1)珍品:通體深紫色,有明顯綠色條帶呈環繞,無裂紋,無其他雜質、雜色。
(2)精品:通體深紫色或綠色,深紫色中可有綠色條帶環繞或綠色中可有深紫色存在,無裂紋,無其他雜質、雜色。
(3)優品:通體深紫色或綠色,深紫中有少許綠色存在或綠色中有少許深紫色存在,無明顯裂痕,無其他雜質、雜色。
(4)合格品:通體深紫色或綠色,深紫中有少許綠色存在或綠色中有少許深紫色存在,無明顯裂痕,無雜質。
理化指標:
(1)摩氏硬度:2.8至3.6。
(2)密度:2.67至2.75克/厘米。
(3)吸水率:≤0.2%。
四、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祁陽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祁陽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祁陽石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地圖信息
地址:中興路與銀嶺路交叉口西南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