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文廟

金世宗大定15年(1175年),山西祁縣知縣傅弼始建學宮於城南街東巷,即小東街之羊市坡,到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巡按御史王秀檄縣令楊本源將學宮改建於城西南隅一座荒廢的佛寺內。改建時完全按照文廟一般規格:中為大成殿五間,東西兩廡各七間廊房,殿之前為戟門三間。戟門兩旁建名宦祠、鄉賢祠各三間,以南建欞星門,門外豎木坊二座,名“興賢”、“育才”。當時的督學周宣曾為文記其事。至此,祁縣文廟便初見規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祁縣文廟
  • 地理位置:南街東巷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開放時間:9:00
  • 建築時間:金世宗大定15年(1175年)
現狀,相關資料,

現狀

如今,祁縣文廟以及與文廟僅一牆之隔的昭餘書院,同處山西省最著名的高級中學之一--祁縣中學院內,祁縣中學的前身昭餘書院,清康熙十二年(1637年)創建於明代社學舊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為祁縣國小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為祁縣中學,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祁縣文廟大致輪廓尚保存完好,現僅存有泮池、狀元橋、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廡等建築,為山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的東西兩廡的30間房屋內,如今開闢為“祁縣中學校史展覽館”每天上課期間對學生開放,遊客也可以進校參觀。在文廟的左側,僅一牆之隔的昭餘書院,坐北朝南,院中的大部分建築已被拆除,舊址修建杏壇書院圖書館,延續書院之功用。原建築還剩一座院門和一座講堂,講堂前檐已被改造過,但是梁架尚且保存原樣,現為學校宿舍。

相關資料

2005年,工人在維修祁縣文廟及其附屬設施時,在原鄉賢祠的整修中,發現靠北牆角處牆皮呈鼓狀。於是讓泥工剝去牆皮,鏟去泥皮,一塊青石露了出來。原來是一通古碑,碑文內容為明嘉靖二年的文廟學宮整修“儒學牒”,碑高82厘米,寬99厘米,厚13厘米,碑文字為繁體,陰刻石雕,文字秀氣而又有力,銘文清晰,於古、於今、於後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碑文內容如下:
山西太原府祁縣為保舉才幹提督修理文廟學校事準儒學牒呈近蒙
巡按山西監察御史王同山西等處承宣布政史司右布政劉分守冀南道左參政王
山西等處提刑按察司分巡冀寧道僉事張分巡冀南道僉事王按臨本縣謁廟行香看得本學殿宇學舍規模窄狹且後臨通衢大市左逼巨室危樓人聲嘈雜殊非古人靜以成學之地查得本學西南半里許原有大寺一所殿宇巍峨形勢寬廣地方僻靜隔絕塵囂以之改作建學不惟黜邪崇正允協人心而又力少功多不甚勞費牌行本縣改作本年九月以里落成蒙此依蒙該本縣知縣楊縣丞孫主簿董典史劉選擇才幹一人俾董役訪於致仕官浙江副使閆等儒學教諭李巡導趙張等及生員孟盛等僉謂會善都耆老王廷傑乃通判之子生員之父監生之叔舉人之兄平生為人存心無偽處事有方輕財重義推有濟無遠近耳其休聲鄉鄰且為善士相應保舉提督修理牒呈到縣復拘四十五坊都里老人等審問相同擬合就行為此合行以禮敦請出給帖文執照凡一應材用人工俱屬提督管理務要竭乃心力晝夜監守治公事如家事用官錢如己錢莫大之後能為我成惟重之功定期汝報完工之後酬勞之典另日施行須至帖者
右帖下會善都耆老王廷傑收執準此
嘉靖二年九月初一日司吏陳唐承帖
這通480餘年前整修學校文廟的碑刻資料,使我們仿佛看到當時重師育人的真人實據。又看到從施工到用人的慎重之慎重。既看到文廟、學校、民居、交通、商業諸多方面的真實記錄,又讓人領悟到當時的鄉規民俗。
此碑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能完整無損保存下來實為珍品中的極品。石碑的發現對研究祁縣、山西乃至全國的文廟史、學校史、商業史及民俗風情,有著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實用價值,是研究我國古代人文歷史難得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