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學研究

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學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的心理學研究
  • 作者:趙玉芳
  • ISBN:9787564168810
  • 定價:¥36元
  • 出版時間:2017-01-10
  • 開本:16
書籍信息,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趙玉芳
圖書書號:9787564168810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開本:16
版次:1/1
印張:10
字數:197千字
紙質書購買:點擊進入
上架時間:2017-01-10
圖書點擊數:184
價格:¥36元

目錄

引言(1)
第一章群體關係(3)
一、 群體及其形成(3)
(一) 什麼是群體(3)
(二) 群體是如何形成的(4)
(三) 群體關係的界定(5)
二、 群體關係的基礎(5)
(一) 類別化(5)
(二) 社會認同(6)
(三) 社會表征(7)
三、 群體關係的表達(9)
(一) 內群體偏好(9)
(二) 外群體歧視(10)
(三) 群際衝突(11)
四、 群際衝突及其化解(12)
(一) 群際衝突的類型(12)
(二) 群際衝突的化解(14)
本章小結(15)
第二章社會轉型時期的群體性事件概述(16)
一、 群體性事件的界定(16)
(一) 聚集行為(17)
(二) 群體性事件(18)
(三) 群體性突發事件(19)
二、 群體性事件的特點(20)
(一) 突發性(20)
(二) 利益訴求性(21)
(三) 不旨在挑戰社會基本制度本身的合法性(21)
(四) 空間的共同性(22)
三、 群體性事件的類型(22)
(一) 根據群體性事件的參與主體來劃分(22)
(二) 根據事件的性質分類(23)
(三) 根據事件的內容分類(23)
(四) 根據群體性事件的社會領域劃分(24)
(五) 根據現實性劃分(25)
四、 群體性事件的成因(26)
(一) 經濟因素(27)
(二) 政治因素(27)
(三) 文化因素(29)
(四) 心理因素(29)
本章小結(31)
第三章作為社會現實存在的群體性事件(32)
一、 群體性事件已經成為社會運行的組成部分(32)
二、 群體性事件的存在表達了社會危機的存在(34)
三、 群體性事件是促進社會發展的藥劑(37)
本章小結(42)
第四章群體性事件研究的理論視角(43)
一、 社會心理學視角(43)
(一) 烏合之眾理論(43)
(二) 相對剝奪感理論(45)
(三) 怨恨解釋(45)
(四) 理性選擇理論(47)
二、 社會結構理論視角(48)
(一)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48)
(二) 資源動員理論(49)
三、 政治過程理論(50)
本章小結(51)
第五章基於行動者視角的群體性事件研究(53)
一、 行動者視角的研究路徑(54)
二、 行動者視角的研究方法(55)
(一) 敘事法(55)
(二) 調查法(56)
(三) 實驗法(57)
三、 行動者視角的研究原則(58)
(一) 行動者主體原則(58)
(二) 客觀性原則(59)
(三) 互動作用分析的原則(59)
(四) 巨觀與微觀相統一的原則(59)
本章小結(59)
第六章行動者視角解讀群體性事件(61)
一、 群體性事件實例(61)
二、 研究假設(63)
三、 行動者的社會心理研究(65)
(一) 民眾的社會認知研究(65)
(二) 民眾對社會問題的情緒反應(74)
(三) 民眾對社會問題的歸因認識研究(78)
(四) 公眾對政府的內隱和外顯評價研究(81)
(五) 民眾對社會問題的行為應對方式研究(86)
(六) 認知—情緒—行為之間的關係模型(91)
本章小結(92)
第七章群體性事件的治理(94)
一、 群體性事件的治理主體(94)
(一) 政府作為公共管理者是群體性事件的首要處置主體(94)
(二) 公安機關作為社會穩定的維護者是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次要主體
(95)
(三) 社區、社會組織是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協同主體(97)
二、 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原則(98)
(一) 預防為主原則(98)
(二) 政府主導,公安機關協助原則(98)
(三) 信息公開原則(99)
(四) 就事論事,避免過度政治化解讀(99)
(五) 堅持協商對話(100)
三、 防範群體性事件發生的制度建設(100)
(一) 政府自身建設(101)
(二) 權利保障制度(102)
(三) 完善法律制度(103)
(四) 信息管理制度(104)
四、 完善群體性事件長效處置機制(105)
(一) 建立輿情預警機制(105)
(二) 建立應急處置機制(106)
(三) 建立善後處置機制(109)
五、 加強社區與社會組織在群體性事件中的治理作用(109)
(一) 建立多元社區矛盾調解機制(110)
(二) 增強社區文化的宣傳與教育(110)
(三) 建設適合社會組織發展的法律政策環境(111)
本章小結(113)
第八章行動者視角群體性事件的預警(114)
一、 建立群體性事件預警體系的必要性(114)
二、 已有的社會預警體系(115)
(一) 社會風險預警體系(115)
(二) 社會預警體系(118)
(三) 中國社會穩定與安全預警系統(120)
(四) 基於灰色分析的群體性事件預警模型(120)
(五) 城市社會安全與穩定預警指標(121)
(六) 危機突發事件中的社會心理預警系統(121)
(七) 基於果因倒逼的巨觀社會矛盾預警指標體系(122)
(八) 基於網路輿情的預警體系(123)
三、 行動者視角群體性事件社會心理預警系統建立的嘗試(124)
(一) 基於公眾態度的群體性事件預警(124)
(二) 行動者視角群體性事件社會心理預警系統建立的嘗試(125)
本章小結(130)
第九章網路群體性事件(131)
一、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概念界定與特徵(131)
(一) 網路與網路群體(131)
(二) 網路群體性事件(132)
(三) 網路群體性事件與現實群體性事件的關係(133)
(四)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特徵(135)
二、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分類(136)
(一) 根據虛擬性與現實性劃分(137)
(二) 根據發生領域劃分(137)
(三) 根據事件性質劃分(138)
(四) 根據事件合法性劃分(139)
三、 網路群體性事件發生原因(139)
(一) 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矛盾(139)
(二) 網路的特性原因(140)
(三) 網民群體的心理原因(140)
四、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演變機制(141)
(一) 演化要素(141)
(二) 演變過程(143)
五、 有效防控網路群體性事件的若干建議(145)
(一) 網路監管(145)
(二) 網路輿論(145)
(三) 網民心理疏導(146)
本章小結(1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