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林鎮案例》分五章,第一章,導論,內容包括選題和目標、文獻綜述和研究方案等。第二章,理論與方法,著重介紹了本項研究所運用的社會運動理論、社會資本理論和社會網路理論的核心概念與理論闡述,以及《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林鎮案例》是如何運用這些理論資源來設計具體研究方案的。這一章對相關概念和理論的討論比較多,可能會顯得冗長和瑣碎,不是很關心這些討論的讀者可以略過這一章,直接讀下一章。第三章,案例分析之一,常規型的農貿市場事件(2003—2004年)。第四章,案例分析之二,破壞型的“8·20”鬧喪事件(2005年)。第五章,案例分析之三,暴力型的“8·15”打砸鎮政府事件(2005年)。第六章是案例比較和結論。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林鎮案例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170頁
- 開本:16
- 作者:王國勤 肖唐鏢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林鎮案例》當“行政社會”不能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化的、普遍主義的處理社會矛盾與衝突的機制,從而使人們面臨著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情境時,集體行動的參與者往往只能沿著自身所在的社會網路所提供的信息資源、組織資源和社會支持等社會資本去找尋能夠實現自己目標的策略與行動。《社會網路與集體行動:林鎮案例》在這個背景下通過細緻、詳實的案例比較研究,觀察社會網路和社會資本對集體行動的策略選擇與運行軌跡究竟發揮著什麼樣的影響。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概念與問題
第二節研究綜述
第三節研究方案
第二章理論與方法:一個綜合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一節“集體行動”的概念辨析
第二節社會運動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三節社會資本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四節社會網路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五節中國集體行動研究的綜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常規型的集體行動:農貿市場事件
第一節市場介紹以及事件緣起
第二節事件的發展過程與機制
第三節“2·8”事件
第四節小結與討論
第四章破壞型的集體行動:“8·20”鬧喪事件
第一節事故現場與動員結構
第二節事件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華陽賓館鬧喪
第四節小結和討論
第五章暴力型的集體行動:“8·15”打砸鎮政府事件
第一節津渡村的水患與結怨
第二節事件的緣起與發展
第三節打砸鎮政府的暴力事件
第四節小結與討論
第六章案例比較與結論
第一節社會網路結構比較
第二節社會網路中行為主體關係比較
第三節框架構建和抗爭手法比較
第四節關鍵機制比較
第五節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第一節概念與問題
第二節研究綜述
第三節研究方案
第二章理論與方法:一個綜合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一節“集體行動”的概念辨析
第二節社會運動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三節社會資本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四節社會網路理論與中國集體行動研究
第五節中國集體行動研究的綜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常規型的集體行動:農貿市場事件
第一節市場介紹以及事件緣起
第二節事件的發展過程與機制
第三節“2·8”事件
第四節小結與討論
第四章破壞型的集體行動:“8·20”鬧喪事件
第一節事故現場與動員結構
第二節事件的發展過程
第三節華陽賓館鬧喪
第四節小結和討論
第五章暴力型的集體行動:“8·15”打砸鎮政府事件
第一節津渡村的水患與結怨
第二節事件的緣起與發展
第三節打砸鎮政府的暴力事件
第四節小結與討論
第六章案例比較與結論
第一節社會網路結構比較
第二節社會網路中行為主體關係比較
第三節框架構建和抗爭手法比較
第四節關鍵機制比較
第五節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名人推薦
群體性事件,無論以何種定義指稱之亦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之,都是近年來困撓中國社會百姓情緒、學人思緒與官員頭緒的重大問題。當事者或迷之,當權者或罔之,惟當心者思之慮之。本書以切片式解剖的方式細密觀察和深入探究群體性事件的情境糾結、興衰流轉和前因後果,其努力值得肯定,其發現更值得記取。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 張小勁教授
這是一本很用心的書,把握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重要問題與特徵,提供了一項理論細緻、案例詳實的比較研究。不僅豐富了關於集體行動發生與發展內在機制方面的研究,而且對社會管理創新與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于建嶸教授
在經驗調查中,作者發現集體行動的方式與行動者擁有的社會資本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通過三個案例的比較,作品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社會網路所提供的社會資本總量與集體行動的暴力水平成反比。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個有待更多實證研究進行檢驗的假設,然而,這一假設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學術貢獻。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 景躍進教授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 張小勁教授
這是一本很用心的書,把握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重要問題與特徵,提供了一項理論細緻、案例詳實的比較研究。不僅豐富了關於集體行動發生與發展內在機制方面的研究,而且對社會管理創新與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于建嶸教授
在經驗調查中,作者發現集體行動的方式與行動者擁有的社會資本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通過三個案例的比較,作品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社會網路所提供的社會資本總量與集體行動的暴力水平成反比。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個有待更多實證研究進行檢驗的假設,然而,這一假設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學術貢獻。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 景躍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