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突發事件的網路“擴音效應”研究

社會突發事件的網路“擴音效應”研究

《社會突發事件的網路“擴音效應”研究》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突發事件的網路“擴音效應”研究
  • 作者:張淑華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1572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社會性突發事件相對於自然性突發事件而言,指的是主要由於人為因素引起的突發事件。它是近年來媒體報導的“熱點”,也是轉型期社會問題的媒介再現。在新媒體環境下,一些社會性突發事件的傳播呈現出“擴音效應”,對擴大事件傳播範圍、增加社會關注程度、干預政府處置行為、激化顯化社會矛盾等均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書通過對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過程、要素及其“擴音效應”發生機制的研究,對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展開過程描述和解釋,進而洞察社會性突發事件的深層社會動因、外部機制、實質要素等,發現其網路傳播規律,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和針對問題提出傳播管理的對策和建議。張淑華所*的《社會性突發事件的網路擴音效應研究》的主要觀點為:不同社會群體(或個體)之間的利益對抗是社會性突發事件形成議題的邏輯“起點”,在事件發生和進入媒體視野後,事件本身的爭議性和不能順利解決會“引爆”公眾輿論風暴,形成情緒對抗並在一定條件下達到“*點”,加劇事件的矛盾對抗性。如果對抗性不消失,就會形成不滿情緒的“共振”,促使事件被不停地“擴音”,但如果有對話、溝通機制引入,則可以“消音”,達到平息和解決事件的目的。應對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出現“擴音效應”的基本策略是,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主動代替被動,由此來消除“擴音”可能產生的負效應,擴大正效應。

圖書目錄

1 社會性突發事件的媒介影像
1.1 “報導熱點”:轉型期社會問題的媒介再現
1.1.1 社會性突發事件是當前媒體報導的“熱點
1.1.2 社會性突發事件的新型傳播特徵
1.2 “擴音效應”:重大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的突出特徵
1.2.1 社會性突發事件的網路傳播普遍具有“擴音效應”
1.2.2 網路傳播“擴音效應”的理論依據
1.3 典型案例:從“毒奶粉事件”看網路傳播“擴音效應”
1.3.1 傳播擴散理論及其在危機傳播研究中的套用
1.3.2 危機傳播擴散加速:對“阜陽事件”和“三鹿事件”傳播擴散要素的比較
1.3.3 研究結論:新媒體是危機信息“擴音”和傳播擴散加速的重要因素
2 網路環境下典型社會性突發事件的傳播過程
2.1 探究、爭議與圍觀:網路“擴音效應”產生的條件和依據
2.1.1 “擴音效應”產生的現實邏輯
2.1.2 文獻研究的發現和驗證
2.2 節點與變數:“擴音效應”產生的過程和一般模式
2.2.1 從事件發生髮展的關鍵節點看“擴音”如何發生
2.2.2 傳播中的兩個關鍵變數及其互動關係
2.2.3 “擴音”產生的一般模式:信息模式與情感模式的“共振”
2.3 典型案例:廣州區伯“嫖娼事件”的教訓與啟示
2.3.1 區伯“嫖娼事件”媒介呈現及傳播過程分析
2.3.2 區伯“嫖娼事件”的教訓與啟示
3 社會性突發事件的傳播要素及其互動關係
3.1 傳播要素之“要”:事實前提與表達技巧
3.1.1 傳播者:傳播者的表達技巧和傳播策略
3.1.2 議題:事件本身的矛盾尖銳性和“爭議性”
3.1.3 渠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傳播
3.1.4 客群:“人民的選擇”與社會心理訴求
3.1.5 反饋:信息的“對抗”與“互饋”
3.2 刺激與反應: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分析
3.2.1 “擴音”前提:爭議性議題一深層衝突一對抗式表達
3.2.2 “擴音”過程:多媒體渠道的互動與議題“流轉”
3.2.3 “擴音”與“消音”關鍵變數:政府的行為和對策
3.3 典型案例:楊達才事件的符號化表達
3.3.1 作為分析工具的符號學:理論框架與問題指向的契合
3.3.2 作為表達技術的符號:為社會設定公共議題
3.3.3 作為意義生產單位的符號:對社會關係的審視和建構
3.3.4 作為話語權利的符號:對公權力的監督和調整
3.3.5 作為危機標誌的符號:對反腐“頂層設計”的期待——兼作結論
4 社會性突發事件“擴音效應”的生成機制
4.1 外部機制:“擴音效應”的生成環境分析
4.1.1 媒體的階層分化呈現“結構性緊張”
4.1.2 社會階層的集結依據主要源於共同的利益訴求
4.1.3 社群化生存容易形成“想像的共同體”
4.1.4 參與者在衝突中發揮了社會支持網路的作用
4.1.5 媒體信息結構的多元化具有解構權威信息的作用
4.1.6 新媒體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和參與功能激發了突發事件報導和公眾的介入程度
4.2 內在動力:“擴音效應”產生的驅動分析——情感動員
4.2.1 線上抗議:憤怒的表達與社會不公的道義建構
4.2.2 線下抗爭:社會怨恨的瀰漫與承認機制的扭曲
4.2.3 情感表達的價值辨思與回歸理性期待
4.3 媒介進路:“擴音效應”產生的路徑分析——以“網路圍觀”為例
4.3.1 網路圍觀:一種特殊的“擴音”方式
4.3.2 網路圍觀產生“擴音效應”的媒介形態
4.3.3 通過圍觀來產生“擴音”的發生機制
4.4 案例:“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烏坎事件
4.4.1 烏坎事件的性質“反轉”與傳播環境惡化
4.4.2 烏坎事件中的情感動員與情感管理
4.4.3 烏坎事件中的技術賦權與社會網路
5 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規律的研究啟示和管理建議
5.1 社會性突發事件傳播規律的研究啟示
5.1.1 “擴音效應”既可以是負效應,也可以是正效應
5.1.2 政府應對能力是影響事件發展走向的首要因素
5.2 社會性突發事件的傳播管理策略和技巧
5.2.1 事實層面管理策略
5.2.2 價值層面傳播策略
5.3 比較視野下的中西突發事件處置——以“倫敦騷亂”和“廈門公交爆炸案”為例
5.3.1 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評價指標
5.3.2 “倫敦騷亂”和“廈門公交爆炸案”應對情況比較
5.3.3 兩個事件政府處置效果的評價及核心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