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導論

社會科學導論

《社會科學導論》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特(美)。對各社會科學有比較周全的介紹,兼顧人與文化、社會階層、社會制度、政治組織與社會問題、國際關係,以及經濟制度等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科學導論
  • 作者:(美)亨特
  • 譯者:康敏 等譯
  • ISBN:9787510044588
  • 類別:圖書 >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 頁數:469
  • 定價:68.00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2-8-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美國版,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圖書推薦,本書特點,目錄,中國版,內容提要,目錄,

美國版

內容簡介

社會科學是探討人類團體生活所有層面的一種知識領域,其最關心的,是決定人類行為模式的基本文化要素。所以,社會科學歷來成為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科目。
本書作為美國極為暢銷的社會科學教科書,自20世紀30年代出版以來,歷經數代作者群,多次修改,順應各學科、各領域的新發展,保持其一貫的系統性,本書形成一種整合性知識體系,以使讀者對各領域的重要概念和基本觀點有一了解,並在學習和工作中實際套用。
本書是美國大學中極為暢銷的社會科學教科書,範圍包括現代社會科學的全域。

作者簡介

亨特(Elgin Hunt),本書最早的作者之一,50年代成為唯一作者,直到60年代末由柯蘭德接手。曾任威爾遜學院社會科學系主任。
戴維·柯蘭德(DavidColander),米德爾伯里學院“克里斯蒂安·A·詹森”傑出教授,曾獨立撰寫、合作撰寫或編輯過四十餘本著作和一百五十餘篇論文,其研究範圍覆蓋經濟學領域的眾多課題。
柯蘭德是哥倫比亞學院學士,後又於哥倫亞大學獲授哲學大雨和博士學位,此外還曾在英國伯明罕大學和德國威廉港高級中學學習。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瓦薩學院和邁阿密大學任教,並擔任過時代-生活電影公司顧問、國會顧問、布魯金斯研究所政策研究員,以及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訪問學者。2001-2002年間,當選為普林斯頓大學“斯坦利·凱利”傑出教授。
柯蘭德是多家專業協會的成員,兼任美國經濟思想史協會和東部經濟學協會主席。他同時還是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The Jounalof Economic Education、The Jounal of EconomicMethodology、Th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Thought、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和The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等刊物的編委會成員,美國電子協會電子出版委員會主席,以及美國電子協會經濟學教育委員會成員。

譯者簡介

康敏,畢業於北京大學,人類學專業博士。現就職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院,擔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志方法、社會性別問題、穆斯林社會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劉曉蕾,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化外交專業碩士。現就職於中國教育報刊社《神州學人》雜誌,擔任記者和編輯。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對外文化傳播策略。

圖書推薦

本書章節的安排甚有系統,對社會科學各學門的兼顧也很周全,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各領域之重要概念以及基本立場有所了解,也頗能幫助學生對現代社會的各面相,包括人與文化、社會階層、社會制度、政治組織與社會問題、國際關係,以及經濟制度等方面,有一個整合性知識體系的吸收。
——李亦園,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特點

通識經典 本書初版於20世紀30年代由芝加哥大學九位教授編就,後歷經多次更新再版,暢銷八十餘載,堪稱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典範。
與時俱進 幾代編撰人秉持客觀與理性的基本理念,緊跟形勢變化做出重大調整。尤其是第12版,為了反映9ㄠ1事件之後新的政治、經濟現實,在政治學和經濟學幾章有了根本性變化。
視角廣闊 本書將全球視角、人類學視角、心理學視角,以及社會學視角和歷史視角等融合,以常識的視角,將寬廣領域的重要知識傳授給學生,儘可能地避免提供、修正和討論一些學生已經熟知的東西。
系統全面 本書不僅廣泛而均衡地涉及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而且在章節安排上甚有系統,對社會科學各門類兼顧而且周全,再加之書中增加的大量照片、地圖和圖表,更加有助於學生對社會的基本了解,以及深入研究。

目錄

前 言 1
專題目錄 7
第一章〓社會科學及其方法 1
1.1 社會科學 2
社會科學是一套規則體系 8
科學方法及其套用 9
方法論與社會科學 12
1.2 社會科學方法 15
社會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18
社會科學裡的常識 20
統計資料的運用 20
跨學科研究方法 21
1.3 社會科學與社會 23
持續存在的問題 23
價值、術語和修辭學 24
1.4 小 結 24
第二章〓人的起源 33
2.1 人類的起源 34
達爾文與進化論 34
遺傳學的新進展 37
新進展的含義 38
社會生物學 39
間斷平衡論與漸變論之爭 40
2.2 人類的進化 42
科學、信仰與論戰 42
現代人的祖先 44
2.3 小 結 50
第三章〓西方社會的起源 55
3.1 從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 55
3.2 早期文明 56
現代文明的搖籃:美索不達米亞
和埃及 56
希臘文明的發展 59
波斯帝國 60
羅馬文明 61
3.3 中世紀(公元476—1453年) 65
3.4 文藝復興 68
3.5 現代經濟政治體制的發展 70
民族國家的興起 72
18世紀50年代—19世紀50年代
的工業與政治革命 73
3.6 小 結 75
第四章〓社會、文化與文化變遷 79
4.1 文化與社會的本質 81
文化及其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 81
文化的基本元素 81
4.2 文化融合 84
4.3 文化、社會與社會變遷 85
4.4 流行的社會變遷理論 86
導致文化變遷的原因 87
語言與文化變遷 90
穩定文化的因素 90
社會變遷對比社會穩定 92
4.5 社會變遷與社會問題 92
文化遲滯與社會問題 93
文化遲滯論的局限 94
4.6 文化比較 95
人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95
文化相對主義 95
研究社會的方法 97
第五章〓地理學、人口學、生態學與社會 101
5.1 地理學 101
5.2 人口學 103
人口估算 104
人口增長的決定因素 104
不同階段的人口增長 106
統計人口的問題 107
馬爾薩斯理論 108
人口與生活資料 108
適度人口概念 109
人口質量問題 110
5.3 生態學:地理、人口與環境的
相互作用 111
生態平衡 111
污染與保護 112
5.4 小 結 115
第六章〓技術與社會 119
6.1 工業革命 121
美國工業制度的發展 122
標準化、互換性與批量生產 122
技術與全球化 125
機器與失業 126
6.2 技術與社會變遷 127
技術造成的問題 127
技術、等級制與階級體系 127
自然資源、經濟學與技術 129
自然資源與經濟成長的極限 129
全球氣候變暖 130
6.3 歷史上的技術 131
6.4 未來的技術 132
技術進步的社會基礎 134
未來的衝擊? 135
第七章〓心理學、社會與文化 139
7.1 個體的社會化 140
童年的重大意義 140
個體環境差異的重要性 141
極端隔離對孩子的影響 141
7.2 人格及其發展 143
天性/教養之爭 143
行為的解釋 145
良好適應的個人 146
適應與正常狀態 147
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 147
大眾心理學 150
7.3 智力、個人適應與正常狀態 150
智力測驗 151
智力與個人的適應 155
7.4 越 軌 156
越軌的主要理論 156
越軌的社會學解釋 157
越軌的經濟學解釋 159
對各種越軌理論的總結 159
7.5 小 結 160
第八章〓家 庭 163
8.1 不同的家庭模式 164
配偶的數量 164
配偶的選擇 165
家庭控制權 166
世系的計算 166
8.2 家庭在社會中的功能 167
社會變遷與家庭功能:一個案例 167
家庭模式的變化與家庭的功能 168
8.3 今天的美國家庭 171
約 會 173
性與單身 174
子 女 176
老年人 176
家庭破裂和離婚 177
單 身 180
同 居 180
同性戀家庭 180
8.4 變遷中的家庭 181
技術對家庭的影響 181
家庭的未來 182
第九章〓宗 教 187
9.1 宗教的本質 188
9.2 今天的幾大宗教 189
印度教 190
佛 教 192
猶太教 193
伊斯蘭教 196
基督教 199
9.3 宗教在社會中的作用 202
宗教是道德觀的一個來源 202
宗教對教育、藝術和文學的影響 203
宗教與政府的潛在衝突 203
第十章〓教 育 207
10.1 作為社會控制機構的學校 208
美國教育制度的雙重目的 208
10.2 美國教育的發展 209
美國學校的民主結構 212
學校體制的規範化 213
10.3 對學校體制的考察 215
技術變革與教學 216
私立學校與家庭學校 216
特許學校、私有化與
學校財務困境 217
教 材 218
輟 學 219
多元文化主義、協作學習與
制度公平 219
美國學校有多好? 221
追求卓越 222
大學課程的變遷 224
美國的教育體制公平嗎? 225
普通公民應當接受多少教育? 226
10.4 經濟、政治與社會制度的
相互作用 227
第十一章〓社會分層與經濟分層 231
11.1 社會分層的類型 232
莊園制 232
種姓制度 232
社會階級 233
11.2 社會流動 237
11.3 經濟不平等與社會不平等 238
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239
測量貧困 240
11.4 縮小社會與經濟不平等 241
誰在向上流動? 242
收入提高與階級差別 243
美國人的階級意識 244
階級意識與勞工運動 245
關於美國階級體系的小結 245
第十二章〓分層、少數族群與歧視 249
12.1 人種與族群 249
質疑族群和人種的優越性 250
種族偏見與歧視 252
大熔爐 253
12.2 少數族群 253
美國原住民 254
非裔美國人 255
西班牙語裔 262
亞洲裔 264
移民與少數族群 266
宗教少數群體 268
性別少數群體 269
老年人 274
12.3 小 結 276
第十三章〓政府的結構和類型 281
13.1 政府的主要功能 282
維護內部秩序和外部安全 282
確保正義 282
保障個人自由 283
調控個人行為 284
促進總體福利 284
13.2 關於政府本質的爭論 285
政治理論與政府 286
關於政府本質的三種觀點 286
各種觀點中的真理成分 289
13.3 政府的類型 289
民主政府 289
專制政府 293
13.4 政府並不簡單 299
第十四章〓美國的民主政府 303
14.1 美國政府的歷史發展 303
14.2 美國政府的結構 305
中央政府的結構 305
中央政府的性質 307
14.3 政治程式 317
政 黨 317
選 舉 319
第四集團 322
政治精英 322
軍工複合體與壓力集團 323
14.4 對民主政治程式的評估 325
第十五章〓其他國家的政府 329
15.1 法國政府 329
法國的議會制 330
法國的行政部門 332
15.2 墨西哥政府 334
15.3 日本政府 337
15.4 俄羅斯政府 340
15.5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 343
15.6 關於政府的若干要點 346
15.7 政府未來的變化 346
第十六章〓經濟活動的組織 351
16.1 經濟體的本質 351
經濟體的功能 352
經濟學與社會科學 352
經濟欲望與經濟物品 352
文化的經濟層面 353
主要經濟問題 353
計畫經濟和非計畫經濟 354
16.2 經濟體制的演變 354
從封建制到重商主義 355
從重商主義到市場經濟 355
從市場經濟到混合經濟 356
16.3 市場經濟 357
市場經濟如何運作 357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360
16.4 美國經濟的性質變化 360
16.5 前蘇聯經濟體制的巨變 361
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發展 361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362
計畫經濟與非計畫經濟
如何運作 363
中央計畫的問題 364
為什麼中央計畫沒有實現目標 364
從計畫經濟向非計畫經濟
過渡的問題 365
16.5 經濟體制的繼續演變 366
第十七章〓政府與經濟 371
17.1 政府在經濟中的直接作用 371
政府提供的商品 372
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373
其他政府開支項目 375
政府的巨觀經濟角色 376
17.2 政府在經濟中的間接作用 380
經濟調控問題 380
政府的低效與浪費 381
17.3 小 結 382
第十八章〓國際政治關係 385
18.1 國際關係中的國家 385
民族國家 386
民族國家的建立和消失 388
18.2 國際社會中的權力 389
國家權力的性質和來源 389
權力的其他來源 394
維護安全 395
18.3 外交政策 396
地緣與外交政策 397
價值觀、意識形態和外交政策 398
18.4 國際社會中的美國 400
總統與外交政策 400
美國的外交政策 402
第十九章〓國際經濟關係 407
19.1 貿易術語 408
國際貿易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 408
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 409
19.2 國際貿易的利弊 410
國際貿易的三個好處 410
國際貿易的弊端 411
為何不能做到趨利避害 412
19.3 國際貿易壁壘 413
進口關稅 413
進口配額 415
消除關稅壁壘 416
全球化與貿易壁壘 417
19.4 外 匯 417
外匯的意義 418
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418
19.5 小 結 421
第二十章〓開發中國家的政治經濟 425
20.1 開發中國家的問題 428
政治共識問題 428
腐敗問題 429
經濟問題 429
債務問題 431
人口問題 432
人才外流問題 432
不可能的任務:給潛在領導者
的建議 433
20.2 開發中國家的選擇 434
政治選擇 434
經濟選擇 434
外交選擇 434
人口問題的選擇 434
人才外流問題的選擇 435
誰會是下一個領導人? 435
20.3 個案研究 435
中 國 435
墨西哥 437
烏干達 439
20.4 小 結 441
第二十一章〓國際機構與尋求和平 445
21.1 戰爭問題 446
戰爭的起因 446
解決戰爭問題的方法 448
21.2 聯合國 450
聯合國價值何在? 451
聯合國在維護和平中的作用 452
聯合國的其他手段 455
21.3 展望和平 456
世界上的動盪地區 458
全球反恐戰爭 463
譯後記 466
出版後記 468

中國版

作者:吳柏青,張雪永主編
ISBN:10位[7811145634]13位[9787811145632]
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1
定價:¥12.00元

內容提要

現代人對於科學的信任可以類比為古代人對於宗教的崇拜。而在科學的內部,儘管權威的百科全書告訴我們,科學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等幾大知識門類,但在通常的認識中,只有自然科學才是科學。出現這種認識並不奇怪,社會科學中沒有牛頓力學和相對論這樣改變人類世界觀的劃時代發現,也沒有由這些劃時代發現帶來的改變人類日常生活的現代技術。尤其是後者,似乎帶有天然的說服力。公眾對愛因斯坦的了解並不比凱恩斯更多,普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能深入地了解相對論,但大家都知道電視機的好處。
社會科學家當然不滿意這種狀況。一位社會科學家在被問及社會科學為公眾提供了什麼時這樣回答:“我們創造了美國憲法。”作為同行,我們都會覺得這個答覆鏗鏘有力,振奮人心。但畢竟要說清楚憲政體制給公眾帶來的福祉要花很大力氣,而個人電腦給公眾帶來的便利則似乎不言自明。儘管如此,社會科學的從業者還是可以獲得自信,並嘗試向公眾介紹自己的工作。這本小書就是這樣的嘗試。

目錄

導言
第一章政治學:在權力和權利之間
一、政治之學
二、權力之學
三、權利之學
附:政治學經典選讀
政治學經典導讀
第二章經濟學:探索財富之源
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二、經濟學的分類
三、經濟學的經典理論簡介
四、當前我國經濟學領域的新問題
附:經濟學經典選讀
經濟學經典導讀
第三章社會學:把秩序帶回此岸
一、社會學是什麼
二、社會學方法
三、社會學關鍵字:當下社會學研究熱點舉例
附:社會學經典選讀
社會學經典導讀
第四章法學:秩序與正義之學
一、坎坷曲折,百家爭鳴:法學的歷史演進
二、法的價值的探尋與追求
三、秩序:法的基本價值
四、正義:法的理性價值
五、自由:法的目標價值
六、人的全面發展:法的終極價值
附:法學經典選讀
法學經典導讀
第五章管理學:社會和諧的保障
一、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方法
二、管理理論的演變與發展
三、管理及其管理的職能
四、2l世紀的管理學
附:管理學經典選讀
管理學經典導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