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態是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生活狀態。從社會學的角度,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係,著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變化和空間組合,這是社會生態學的社會學...
社會生態學研究動物和人類的社會組織及社會行為與生態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學者R.E.帕克等人最早提出。60年代後,其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由注重自然...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
基本信息 書名:《生態社會》 作者:金建方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6-23 開本:16 頁數:331 ISBN:978-7-310-05116-8 定價:58元 內容簡介 《...
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也稱生態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下半葉蓬勃興起的生態運動中形成的一個新思潮、新學派。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態理論當中,生態社會主義獨樹一...
生態一詞,現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狀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後的一個嶄新的文明形態,它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世界環發大會確定的可持續發展的五大內容中,無論是環境保護、提高可...
人類生態系統是居民與生存環境相互作用的網路結構。也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適應、加工、改造而建造起來的人工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一方面環境以其固有的成分及其物質流和...
《環境治理研究:以社會—生態系統為框架》是2018年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秦海波。...
生態(生態中心)主義是是對工程師新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工程師進行的程活動要有利於人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生活質量,要有利於自然界的生命和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簡稱ECO,是ecosystem的縮寫,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
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發展心理學中,由布朗芬布倫納(U Bronfenbrenner)的提出的個體發展模型,強調發展個體嵌套於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在這些...
生態理念是指人類對於自然環境和包括小城鎮在內的社會環境的生態保護和生態發展觀念,涉及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
生態意識(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一種反映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新的價值觀。是現代社會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生態建設簡稱ECO,ECO是Eco-build的縮寫,主要是對受人為活動干擾和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生態恢復和重建,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的人工設計,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充分利用...
是指人們在生產中依據生態平衡規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統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條件產生的有益影響和有利效果,它關係到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生態...
生態文明型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類消費物質資料的方式,包括物質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
城市生態系統是城市人類與周圍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類具有一定功能的網路結構,也是人類在改造和適應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特殊的人工生態系統。...
2019年6月5日,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生態採訪室榮獲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1 ...
國家級生態縣是踐行科學發展的品牌象徵。所謂國家級生態縣,是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縣級行政區域。...
生態產業,簡稱ECO,是繼經濟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發展的第3代產業。生態產業是包含工業、農業、居民區等的生態環境和生存狀況的一個有機系統。通過自然生態系統...
生態行銷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市場行銷觀念的新發展,又是企業應全球對環境惡化日益關切發展出來的一種行銷重點和技術操作,其焦點是如何使市場能更加顧及環境保護...
《構建生態社會》內容介紹:構建生態社會的發展模式,不僅可以讓世界各國人民團結起來,進而用和平的方式去化解當前人類群體所共同面對的生態危機、經濟危機,以及持續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