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沙文主義是口頭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的沙文主義即資產階級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是機會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產階級政府以“保衛祖國”的口號為幌子,欺騙人民,參加帝國主義戰爭。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首領,公然投入資產階級懷抱,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宣稱進行戰爭是為了保衛民族自由和民族生存,否認這一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投票贊成軍事預算,支持帝國主義戰爭,拒絕宣傳和支持無產階級反對本國資產階級政府的革命行動,完全墮落成為社會沙文主義者。社會沙文主義是對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徹底背叛。列寧指出:“社會沙文主義就是熟透了的機會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650頁)參見“沙文主義”。
此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出現。
1914年爆發的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非正義戰爭,第二國際各社會黨大多數領袖紛紛站在本國政府一邊,高喊“保衛祖國”口號。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者首領在“保衛祖國”的口號下,奉行的狹隘民族主義路線,投票贊成軍事預算,支持對外戰爭,拒絕宣傳和支持本國革命。8月4日,德國社會民主黨國會黨團在國會中投票贊成政府軍事預算。法國社會黨也於8月4日在議會投票贊成政府軍事預算。黨的領導人J.蓋德和M.桑巴還參加了國防政府。英國工黨、英國社會黨以及義大利、荷蘭、瑞典、丹麥、美國的社會黨領導人都支持本國政府的戰爭政策。
以В.И.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堅決站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一邊,揭露戰爭的帝國主義實質,提出“使本國政府在戰爭中失敗”、“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國際主義口號。
列寧徹底揭露了第二國際領袖們的背叛行徑,指出他們是口頭上的社會主義者,實際上的沙文主義者,“社會沙文主義就是熟透了的機會主義。”列寧斥之為熟透了的機會主義,是對國際主義的背叛。
共產主義者反對社會沙文主義的典型觀點由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二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提出。他們通過宣揚“不要戰爭,只要階級鬥爭”這一口號,強調暴力只能運用於推翻本國政府,而不套用於民族間或者國家間的鬥爭。他們還認為本國工人階級應打破國家間的疆界團結鬥爭,為其自身的自由浴血奮戰。
英語:chauvinism
原指極端的、不合理的、過分的愛國主義(因此也是一種民族主義)。如今的含義也囊括其他領域,主要指盲目熱愛自己所處的團體,並經常對其他團體懷有惡意與仇恨,是一種有偏見的情緒。
對拿破崙以軍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盲目狂熱崇拜,遂自以為優越而鄙視其他國族。今亦用於指狂熱自大,極端本位主義者。
沙文主義者一般都是過於對自己所在的國家、團體、民族感到驕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國家、民族和團體,是一種有偏見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