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第二版)

社會心理學(第二版)

《社會心理學(第二版)》是一本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許新贊,主要講述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發展簡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心理學(第二版)
  • 作者:許新贊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167186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社會心理學》分為十二章。**章為緒論,主要講述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發展簡史。第二章為社會化,介紹了社會化的定義、類型、影響因素以及社會化的過程。第三章為自我意識,通過闡述自我意識的定義、發展、構成、特點、個別差異以及作用等,進而提出了樹立正確自我意識的方法以及提升自我意識的團體活動形式。第四章為社會認知,通過介紹社會認知的概念、基本過程,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了印象管理和社會認知偏差問題。第五章為社會態度,從社會態度的定義、構成因素、功能等角度講述了態度的結構、 態度的形成過程以及態度的轉變方法。第六章為人際關係,講述了人際關係的定義、建立與發展和改善,分析了人際信任的類型以及人際關係測量。第七章為性別角色,通過闡述性別角色的定義、特點、表現和男女性別的相關理論,從而進一步分析了男女性別角色的社會影響。第八章為利他行為,主要講述利他行為的分類、相關理論、影響因素和利他行為的培養方法。第九章為侵犯行為,主要介紹了侵犯行為的分類、理論和影響因素,並分析了侵犯行為的控制方式。第十章為大眾心理,主要介紹了流行的心理機制與形成、流言的類型與影響因素、謠言的類型以及輿論的特徵與形成。第十一章為團體心理,通過介紹團體的規範和凝聚力以及對個人的影響,闡釋了團體領導的理論、團體內部溝通以及團體決策相關問題。第十二章為婚戀心理,從愛情、婚姻和家庭三個角度,闡述了愛情的概念與發展及相關理論,婚姻的類型與離婚,以及家庭的機構與功能等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社會心理學的概念
  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三、社會心理學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驗研究法
  二、調查法
  三、觀察法
  四、檔案研究法
  五、比較文化研究法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簡史
  一、社會哲學階段
  二、社會經驗論階段
  三、社會分析階段
  四、社會心理學在我國的發展
第二章 社會化
 節 社會化概述
  一、社會化的定義
  二、社會化的特點
  三、社會化的基本途徑
 第二節 社會化的主要類型
  一、政治社會化
  二、民族社會化
  三、法律社會化
  四、道德社會化
  五、性別角色社會化
  六、職業社會化
 第三節 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社會文化因素
  三、學校
  四、家庭
  五、大眾傳播媒介
第三章 自我意識
 節 自我意識概述
  一、自我意識的定義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三、自我意識的構成
  四、自我意識的特點
  五、自我意識的個別差異
  六、自我意識的作用
 第二節 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一、注重自我評價——剖析自我
  二、調整自我體驗——接納自我
  三、強化自我控制——發展自我
 第三節 自我意識提升的團體活動介紹
  一、20個我是誰
  二、我了解自己嗎?
  三、個性發現
  四、我的自畫像
  五、我的T恤杉
  六、小小動物園
  七、天生我才
  八、人生的*童要時刻或事件
  九、過去現在未來
  十、生命線
第四章 社會認知
 節 社會認知及其特點
  一、社會認知的定義
  二、社會認知的特點
 第二節 社會認知的內容
  一、對他人表情的認知
  二、對他人性格的認知
  三、對人際關係的認知
 第三節 社會認知的影響因素
  一、 認知對象的特點
  二、 社會情境
  三、 認知者本身的特點
 第四節 社會認知的基本過程
  一、社會知覺
  二、社會印象
  三、社會判斷
 第六節 印象管理
  一、什麼是印象管理
  二、影響印象管理的因素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第六節 社會認知偏差
  一、首因效應
  二、近因效應
  三、暈輪效應
  四、社會刻板印象
第五章 社會態度
 節 態度概述
  一、態度的界定
  二、態度的功能
 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
  一、態度的形成過程
  二、態度形成的影響因素
  三、態度形成的理論
 第三節 態度的轉變
  一、影響態度轉變的因素
  二、態度轉變的方法
第六章 人際關係
 節 人際關係概述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二、人際關係的結構要素
  三、人際關係的四種模式
  四、人際關係的類型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一、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二、人際關係惡化的過程
  三、人際關係發展的其他內容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改善
  一、把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二、人際關係建立的要領
  三、提高言語溝通能力
 第四節 人際信任
  一、信任及人際信任的涵義
  二、人際信任的類型
 第五節 人際關係的測定
  一、社會測量法
  二、參照測量法
  三、社會距離尺度法
 第六節 人際關係提升的團體活動介紹
  一、 蘿蔔蹲
  二、 信任之旅
  三、 猜猜我是誰
  四、 同舟共濟
第七章 性別角色
 節 性別角色的概述
  一、性別角色的內涵
  二、性別角色的特點
  三、性別角色差異的主要表現
  四、性別角色的獲得與分化
 第二節 性別角色的理論
  一、精神分析理論的兩性觀
  二、社會學習理論兩性觀
  三、認知發展理論的兩性觀
 第三節 男女性別的社會影響
  一、性別歧視
  二、性別的刻板印象
  三、男女性別角色的互補
  四、男女雙性化的研究
第八章 利他行為
 節 利他行為的概述
  一、利他行為的定義
  二、利他行為的種類
 第二節 利他行為的理論
  一、本能論
  二、社會交換論
  三、社會規範論
  四、道德發展論
 第三節 利他行為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一、利他行為的作用過程模式
  二、利他行為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如何培養利他行為
  一、強化人生的早期教育
  二、培養人們的移情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
  四、培養有效的助人技能
  五、注重社會輿論宣傳
第九章 侵犯行為
 節 侵犯行為的概述
  一、侵犯行為的定義
  二、侵犯行為的類型
 第二節 侵犯行為理論
  一、侵犯的本能論
  二、挫折——侵犯理論
  三、社會學習理論
 第三節 影響侵犯行為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環境因素
  三、社會因素
 第四節 侵犯行為的控制
  一、宣洩
  二、社會制約
  三、避免去個性化
  四、提高道德水平
  五、解決問題技巧的培養
第十章 大眾心理
 節 流行與時尚
  一、流行與時尚
  二、時尚的演變
  三、流行與時尚的條件
  四、流行與時尚的心理機制
 第二節 暗示與模仿
  一、暗示
  二、模仿
 第三節 流言與謠言
  一、流言
  二、謠言
 第四節 輿論
  一、輿論概述
  二、輿論特徵
  三、輿論的形成與作用
第十一章 團體心理
 節 團體概述
  一、什麼是團體
  二、團體規範
  三、團體凝聚力
 第二節 團體對個人的影響
  一、社會促進作用和社會致弱現象
  二、對社會促進作用和社會致弱的作用的解釋
  三、社會惰化現象
 第三節 團體領導者
  一、什麼是領導
  二、有關領導的研究理論
  三、影響領導效能的其它因素
 第四節 團體內部溝通
  一、團體溝通的特性
  二、團體溝通
  三、溝通與衝突解決
 第五節 團體的決策
  一、團體決策的一般問題
  二、團體極化
  三、團體思維
  四、團體決策方法
第十二章 婚戀心理
 節 愛情心理
  一、愛情的概述
  二、愛情的心理特點
  三、愛情的發展階段
  四、愛情的心理理論
 第二節 婚姻心理
  一、婚姻的定義
  二、婚姻關係的類型
  三、離婚
  四、家庭
 第三節 家庭關係
  一、家庭的定義
  二、家庭的功能
  三、家庭的結構
  四、家庭的周期

作者簡介

許新贊,女,副教授,心理學碩士,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社會工作學院心理諮詢系教師。先後講授《普通心理學》、《教育統計學》、《心理測量》、《社會心理學》等課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