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新修精編版》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鄭杭生。該書以社會運行論為主線,以社會轉型論為視角,貫徹社會學中國化和國際化的導向。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文章節選,作者介紹,
內容提要
《社會學概論新修》根據社會學及其相關學科課程建設與實際教學的需要,對《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進行了精心的改寫和簡化,壓縮了篇幅和內容,使結構安排合理精練。同原書相比,精編版縮減了一半篇幅,但充分保留了《社會學概論新修》的基本特色——以社會運行論為主線,以社會轉型論為視角,貫徹社會學中國化和國際化的導向,注意吸收社會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中國社會變化的實際。
根據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社會學概論新修》在有限的篇幅內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社會建設”、“社會網路”,以及當代中國社會組織的介紹,等等。
《社會學概論新修》更具有通用性、普及性,更加適合非社會學專業的教學及各界人士使用。
根據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社會學概論新修》在有限的篇幅內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社會建設”、“社會網路”,以及當代中國社會組織的介紹,等等。
《社會學概論新修》更具有通用性、普及性,更加適合非社會學專業的教學及各界人士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社會學的學科地位
第三節 社會學的功能
第二章 社會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西方社會學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
第三節 社會學的中國化
第三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學方法論
第二節 社會學研究的過程
第三節 社會學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節 社會指標
第五節 抽樣技術與數據分析基礎
第四章 社會的構成
第一節 社會及其構成
第二節 社會結構和社會運行
第三節 社會類型
第五章 文化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文化及其特徵
第二節 文化的分類
第三節 文化的構成
第四節 文化的功能
第六章 人的社會化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化
第二節 社會化的條件和主體
第三節 社會化的過程和內容
第四節 社會角色扮演
第七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含義及理論
第二節 社會互動的情境與過程
第三節 社會互動的維度與類型
第四節 集合行為
第八章 社會網路與社會群體
第一節 社會網路
第二節 社會群體
第三節 初級社會群體
第四節 婚姻與家庭
第九章 社會組織
第一節 社會組織的特徵
第二節 社會組織結構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管理
第四節 當代中國社會組織
第十章 社會制度
第一節 社會制度的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社會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第一節 社會分層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社會分層理論
第三節 社會分層的機制
第四節 社會流動
第十二章 社區
第一節 社區的概念與理論
第二節 社區要素與發展
第三節 社區建設與協調發展
第四節 虛擬社區
第十三章 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
第一節 社會變遷
第二節 社會現代化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的特徵
第四節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十四章 越軌與社會控制
第一節 越軌行為
第二節 社會控制的概念與類型
第三節 社會控制體系
第十五章 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由來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發展
第十六章 社會建設
第一節 社會建設的概念
第二節 社會建設的相關理論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社會學的學科地位
第三節 社會學的功能
第二章 社會學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西方社會學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
第三節 社會學的中國化
第三章 社會學研究方法
第一節 社會學方法論
第二節 社會學研究的過程
第三節 社會學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節 社會指標
第五節 抽樣技術與數據分析基礎
第四章 社會的構成
第一節 社會及其構成
第二節 社會結構和社會運行
第三節 社會類型
第五章 文化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文化及其特徵
第二節 文化的分類
第三節 文化的構成
第四節 文化的功能
第六章 人的社會化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化
第二節 社會化的條件和主體
第三節 社會化的過程和內容
第四節 社會角色扮演
第七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含義及理論
第二節 社會互動的情境與過程
第三節 社會互動的維度與類型
第四節 集合行為
第八章 社會網路與社會群體
第一節 社會網路
第二節 社會群體
第三節 初級社會群體
第四節 婚姻與家庭
第九章 社會組織
第一節 社會組織的特徵
第二節 社會組織結構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管理
第四節 當代中國社會組織
第十章 社會制度
第一節 社會制度的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社會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第一節 社會分層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社會分層理論
第三節 社會分層的機制
第四節 社會流動
第十二章 社區
第一節 社區的概念與理論
第二節 社區要素與發展
第三節 社區建設與協調發展
第四節 虛擬社區
第十三章 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
第一節 社會變遷
第二節 社會現代化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的特徵
第四節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十四章 越軌與社會控制
第一節 越軌行為
第二節 社會控制的概念與類型
第三節 社會控制體系
第十五章 社會工作與社會保障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由來與發展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發展
第十六章 社會建設
第一節 社會建設的概念
第二節 社會建設的相關理論
文章節選
第一章 什麼是社會學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作為專門的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我們把這個定義代表的觀點稱為“社會運行論”。社會學的一個特點是它研究別的社會科學都涉及但不做專門研究的問題,即“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
社會學的對象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了社會學的理論框架,規定了這門學科的特有角度,規定了這門學科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和聯繫,規定了這門學科為社會主義實踐服務的方向和主要途徑,從而也規定了這門學科存在的必要性。
一、社會學對象的歷史時代根據
社會學在20世紀30一40年代產生,決定性的因素是時代實踐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那樣,“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因此,揭示社會學獨特對象的根本途徑,就是要說明這個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的需要。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指出了給社會學下定義的三條途徑——歷史的途徑(創始人說了些什麼)、經驗的途徑(當代社會學家在做什麼)、分析的途徑(理性指示什麼),只有與這些根本途徑聯繫起來,才能是深刻的。
要說明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需要,離不開說明西歐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所引起的社會變化,也離不開說明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政治大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正是這些社會變化和社會後果,使現代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問題,即如何實現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避免惡性運行和畸形發展的問題,突出出來了。
……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作為專門的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我們把這個定義代表的觀點稱為“社會運行論”。社會學的一個特點是它研究別的社會科學都涉及但不做專門研究的問題,即“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
社會學的對象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了社會學的理論框架,規定了這門學科的特有角度,規定了這門學科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和聯繫,規定了這門學科為社會主義實踐服務的方向和主要途徑,從而也規定了這門學科存在的必要性。
一、社會學對象的歷史時代根據
社會學在20世紀30一40年代產生,決定性的因素是時代實踐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那樣,“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因此,揭示社會學獨特對象的根本途徑,就是要說明這個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的需要。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指出了給社會學下定義的三條途徑——歷史的途徑(創始人說了些什麼)、經驗的途徑(當代社會學家在做什麼)、分析的途徑(理性指示什麼),只有與這些根本途徑聯繫起來,才能是深刻的。
要說明決定社會學產生的時代需要,離不開說明西歐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所引起的社會變化,也離不開說明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政治大革命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正是這些社會變化和社會後果,使現代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問題,即如何實現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避免惡性運行和畸形發展的問題,突出出來了。
……
作者介紹
鄭杭生,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北京市社會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學科評審組第三屆、第四屆成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評審組組長,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主要代表作有:《社會學對象問題新探》、《社會運行導論》、《轉型中的中國社會與中國社會的轉型》、《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研究》、《中國社會學史新編》、《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學本土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