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大綱(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社會學大綱(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會學大綱》是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社會學大綱》是李達在國立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任教授時所作,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名著。全書由五篇組成,分別是:唯物辯證法;當作科學看的歷史唯物論;社會的經濟構造;社會的政治建築;社會的意識形態。毛澤東在向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和哲學研究會推薦本書時,稱這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

圖書目錄

第一篇:唯物辯證法
第一章:當作人類認識史的綜合看的唯物辯證法
第一節:唯物辯證法的前史
一、原始時代的人類的認識
二、古代自然哲學中的辯證法
三、古代唯心論哲學中的辯證法
四、中世哲學中積極的成分
五、近代初期的唯物論
六、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法
第二節:唯物辯證法的生成及發展
一、唯物辯證法的歷史根據
二、費爾巴哈唯物論與黑格爾辯證法之批判的攝取
三、唯物辯證法的生成
四、唯物辯證法的發展
第二章:當作哲學的科學看的唯物辯證法
第一節:辯證唯物論的一般特徵
一、哲學的根本問題之解決
二、唯心論的克服與辯證唯物論
三、物質的概念
第二節:唯物辯證法的對象
一、當作世界觀與方法的統一看的唯物辯證法
二、辯證法、認識論與論理學的同一性
第三節:世界的發展與世界認識史的概觀
一、世界的統一及其發展
二、世界認識史的概觀
第三章:唯物辯證法的諸法則
第一節:對立統一的法則
一、對立物的統一及鬥爭
二、當作辯證法的核心看的對立統一的法則
第二節:由量到質及由質到量的轉變的法則
一、質、量、質量
二、由量到質及由質到量的轉變
三、飛躍論
第三節:否定之否定的法則
一、否定之否定的法則的意義
二、否定與否定之否定
三、關於這個法則的曲解
第四節: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
一、本質與現象
二、根據與條件
三、內容與形式
第五節:必然性與偶然性、現實性與可能性、法則與因果性
一、必然性與偶然性
二、法則與因果性
三、可能性與現實性
第四章:當作認識論和論理學看的唯物辯證法
第一節:認識過程考察的根據、意識的生成
一、當作反映論看的認識論
二、意識與人類肉體的關係
三、動物的意識的生成過程
四、人類的意識的生成過程
第二節:感覺
一、當作認識的源泉看的感覺
二、感覺與思維
第三節:概念
一、表象
二、概念
第四節:判斷與推理、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
一、判斷
二、推理
三、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
第五節:形式論理學的批判
一、形式論理學的總批判
二、關於形式論理學的批判的問題
第二篇:當作科學看的歷史唯物論
第一章:歷史唯物論序說
第一節:歷史唯物論的對象
一、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的關係
二、社會的基礎
三、社會的上層建築
四、社會的發展法則
第二節:當作歷史觀與方法、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看的歷史唯物論
一、歷史唯物論是社會發展理論與社會認識方法之統一
二、歷史唯物論是社會的理論與社會的實踐之統一
第二章:資產階級社會學及歷史哲學之批判
第一節:資產階級社會學之批判
一、資產階級社會學之先驅
二、資產階級社會學及其変遷的趨勢
第二節:資產階級歷史哲學的批判
一、康德與黑格爾的歷史哲學
第三篇:社會的經濟構造
第一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第一節:勞動過程、自然與社會
一、勞動
二、勞動過程的三個要素
三、勞動過程之社會性
四、社會發展法則必須在社會內部去探求
五、各派社會學說對於自然與社會的關係之謬論及其批判
第二節:生產力
一、當作社會發展的原動力著的生產力
二、生產力的社會性
三、生產力發展過程中技術與科學的作用
第三節:生產諸關係
一、生產諸關係之形成
二、生產諸關係的物質性與社會性
三、生產關係與生產方法
第四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
一、生產力是生產關係運動的內容
二、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發展的形式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與經濟構造的變革
第二章:經濟構造之歷史的形態
第一節: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各種社會的經濟構造
一、先階級社會的經濟構造
二、奴隸制社會的經濟構造
三、封建社會的經濟構造
第二節: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
一、資本主義的成立及發展的過程
二、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傾向
三、帝國主義
第三節: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
一、過渡期經濟的特徵
二、過渡期經濟的發展
三、蘇聯經濟的現階段
第四篇:社會的政治建築
第一章:階級
第一節:科學的階級觀
一、階級的概念
二、階級的發生及其發展
第二節:資本主義社會的各階級
一、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階級及其歷史的發展
二、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過渡階級
三、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頡頏
第二章:國家
第一節:國家的理論
一、科學的國家觀
二、超越的國家觀的批判
第二節:國家之起源及其發展
一、國家之起源
二、奴隸制社會的國家與封建國家
第三節:近代國家
一、由絕對主義國家到近代國家的轉變過程
二、近代國家構成的原理
三、近代國家機關的構造
四、資產階級國家的法西斯化
第四節:過渡期的國家
一、過渡期國家的本質——無產階級專政
二、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
三、過渡期國家制度的特徵
四、國家死滅的過程
第五篇:社會的意識形態
第一章:意識形態的一般概念
第一節:當作上部構造看的意識形態
一、意識形態的形成
二、社會意識與社會的存在
第二節:意識形態的一般特性
一、意識形態的相對的獨立性
二、意識形態的階級性
第二章:意識形態的發展
第一節:先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
一、原始社會的意識形態
二、奴隸制社會的意識形態
三、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第二節: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
一、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一般特徵
二、資本主義社會的諸意識形態
第三節:社會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
一、文化革命
二、新文化的創造與反宗教運動

作者簡介

李達(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字永錫,湖南零陵嵐角山鎮(今屬永州市)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卓越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教育家、法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北伐戰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編審委員會主席。曾任中共一大、二大和八大代表,一屆中共宣傳主任,歷任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校長,中國哲學學會會長。著有《社會學大綱》《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主編《唯物辯證法大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