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周報(北平)》創刊於1933年,具體創刊時間不詳,初為周刊,後改為雙周刊,由社會周報社編輯並發行,每期零售三分。社址先後設於北平西城宗帽三條十九號、北平和內新平路甲十八號。館藏1933年到1934年間發行的34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周報(北平)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3年8月
- 出版周期:周刊,雙周刊
《社會周報(北平)》創刊於1933年,具體創刊時間不詳,初為周刊,後改為雙周刊,由社會周報社編輯並發行,每期零售三分。社址先後設於北平西城宗帽三條十九號、北平和內新平路甲十八號。館藏1933年到1934年間發行的34冊。
《社會周報(北平)》創刊於1933年,具體創刊時間不詳,初為周刊,後改為雙周刊,由社會周報社編輯並發行,每期零售三分。社址先後設於北平西城宗帽三條十九號、北平和內新平路甲十八號。館藏1933年到1934年間發行的34冊。...
《社聞周報》北平社聞周報社於1933年8月創刊,周刊,館藏6期,停刊日期以及原因不詳。本刊屬於新聞刊物。刊登內容 內容有時政評論、近代史料、特載、社論、各界訊息、及一些文藝作品。“社論”欄目中刊載有一些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的評論性文章,例如碧浪的《關於北平文化及其他:公開答覆共黨機關報》、《剿匪時期的...
《全民周報》創刊於1947年,屬於綜合類刊物,周刊,由北平全民報社主辦並發行,發行人張興周,地址在北平宣外大街五十九號,零售價每冊國幣八百元,館藏1947年第一卷第14期。欄目方向 該刊設有評論、時事評論、學術論著、科學常識以及文學作品等欄目,介紹社會時事,報導社會奇聞與國外影訊,並有影劇界名人照片。“...
《大地(周報)》1945年12月1日創刊於北京,周刊,屬時事政治刊物,由北平大地出版社編輯發行,通訊處位於北平西四北錢串胡同四號,主要供稿人為抗戰勝利後的“中間派”人士,如張行健、左舜生、彭冊等人。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第1至6期。抗戰勝利後,國共再次陷入紛爭,和平談判久無結果,戰爭陰雲再次籠罩中國...
《人人周報(北平)》社科綜合性刊物。1936年6月創辦於北平,周刊,由人人周報社發行,發行人陸允文,編輯姜時彥,社址位於北京東鐵匠胡同3號。該刊停刊時間不詳,館藏第1卷第17期。欄目方向 該刊內容有國內外形勢的論述,有反映學生生活的文章以及有關社會、人生等方面的雜文和其他作品。設有評壇、學生生活、婦女...
《大地周報》創刊於1945年,周刊,屬時事政治刊物,由北平大地出版社編輯發行,通訊處位於北平西四北錢串胡同四號,主要供稿人為抗戰勝利後的“中間派”人士,如張行健、左舜生、彭冊等人。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第1至6期。辦刊宗旨 該刊旨在呼籲和平、民主和自由,封面刊載大幅諷刺時事的漫畫,每期不同。刊登內容...
《復興周刊》1932年2月創刊於北平,周刊,復興周報社編輯發行,每星期三出版,屬於時事政治刊物,館址位於北平後英子胡同十二號,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32年部分卷號。欄目方向 本刊以刊登該報記者采寫的國內外新聞和時事述評為主,側重討論中、日關係,揭露日本侵略我國東三省之暴行、報導全民抗戰的戰況和發展趨勢...
《新中華周報》1945年9月在北平創刊,周刊,屬於社科綜合性刊物,由新忠華周報社編輯發行。人員編制 主要作者有王會隆,子特,三玉,摩柯衍,李零,劉振卿,奚愛真,舍予等。辦刊宗旨 旨在供給廣大的讀者以整肅的精神求取豐富的知識。欄目方向 主要內容涵蓋新聞、評論、文藝、社會、電影、戲劇、科學、家庭、掌故、...
《民聲周報》1933年創刊於北平,周刊,由北平民聲周報社出版發行,社址位於北平東四北十二條辛寺胡同二十八號,後社址改為廣安門內法源寺后街二號。陳天錫為該刊常年法律顧問,原上海時兆月報館羅仰擔任報社營業部主任。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欄目方向 《民聲周報》屬於綜合性刊物。該刊創刊之際,也是國家危機四伏之際,...
《理論周報》1932年9月創辦於北平,周刊,由理論周報社編輯發行,館藏第2卷第1期。該刊屬於時政評論刊物,評論當時中國政治形勢,主張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打倒帝國主義,剷除軍閥買辦及一切豪紳地主資本家。本刊自1933年第1卷第1期開始改刊名為《理論半月刊》。刊登內容 第2卷第1期中共刊登有7篇文章,分別是...
《人人周報》是人人周報社出版的報紙。詳細信息 社長:張方 責任者:程景亮 出版地:北平 出版者:人人周報社 出版時間:1936~1936 出版周期:周刊 第一期周刊 1936年1卷1期 章節目錄:名媛呂寶芬小姐近影 1936年1卷1期 要目 時事評話:非常時財政的前提 一周大事紀略 蘇聯新憲法對於異黨分子同一待遇的透視 瘧...
《萬馬周報》1933年5月創刊於北平,周刊,由萬馬周刊社負責編輯出版發行,屬於時事政治刊物,具體停刊原因以及停刊時間不詳,館藏僅存1933年5月份刊行的兩期。辦刊宗旨 本刊以登載具有進步眼光的政治論著及時事評述為主旨。創刊之時正是戰爭爆發初期,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國民政府對此卻沒有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
中國伊斯蘭教新聞報刊。1947年8月22日創刊,由月華報社周報編輯委員會編印。自第23期起改為六日刊,全體工作人員均系學生.社址在北平(今北京)東四牌樓清真寺內。該刊每期4個版面,為8開面。《月華周報》其宗旨是配合《月華》雜誌報導國內外伊斯蘭學術研究新動態和伊斯蘭的有關新聞,介紹伊斯蘭知識,促進對伊斯蘭問題...
《新風周報》由《新風》繼承。《新風周報》於1945年10月在北平創刊,停刊於1945年11月,周刊,由新風周報社編輯並發行,屬於社會科學綜合性刊物。本刊對豐富讀者的業餘生活,擴展讀者的知識面,有很好的幫助。人員編制 本刊主要撰稿人有白陶、乾坤、黎遲、夢蘇、林梅、石棚、曉春、寧生、雲清、方園、虹娘等。欄...
《東北周報》1945年創刊於北平,周刊,屬於綜合類刊物,由東北周報社編輯。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現僅館藏1945年發行的第1卷第2期。欄目方向 該刊作為東北地區發行的地方性綜合類刊物。主要介紹東北產業、物價、抗戰英雄、文學方面的內容。在介紹東北產業方面,該刊分農業、工業兩方面進行刊載。在農業方面,從該刊發行...
《大華周報》創刊於1945年,周刊,英文名為TA-HUA WEEKLY NEWS,每逢周六出版。該刊由大華周報社編輯發行,出版地位於北平前外楊梅竹斜街15號。1945年停刊,原因不詳,館藏第2、3、4期,屬於綜合性刊物。人員編制 主要供稿人有寧九、林泰、蕭狄、趙劍霜、風惠、寧勿死(勿四)等人。刊登內容 《大華周報》刊載...
刊物也經常刊載文章呼籲大家“尊崇”軸心國文化,批評北平街頭流行的奢靡曲調,鼓勵民眾多聽聽德國音樂。刊內也收錄了許多北京地方新聞,如《社會瑣記》中描寫了一個北京市民憤恨麵粉售價昂貴的場景,“日前,西城某面鋪有一顧客,買白面一斤,稱畢,合價十七元。該顧客以一斤面十七元,當即將面倒下忿忿而去,老掌柜...
《郁大周報》1930年12月創刊於北平,周刊(寒假休刊),由郁大周報編輯委員會編輯,郁大學生會出版部發行。該刊為非賣品,對內每同學一份,對外互相交換。該刊發行至1931年5月第11期更名為《郁文周報》,屬於校園刊物。欄目方向 《郁大周報》以交換知識、傳達訊息、發表同學各色作品為宗旨,刊內對新舊作品一律...
《郁文周報》該刊繼承《郁大周報》,1931年4月創辦於北平,刊期不定,由北平郁文學院學生會出版部發行。周玉昆擔任該刊總編輯,李景芳為秘書。張德元、王文祿、戴建青、周同伯、王振昌、張效騫等分別擔任該刊論壇組、文藝世界、讀者之聲、輕便信箱、百貨商場以及校閱組的主編。該刊發行1931年10月第21、22期合刊後,...
分析日本棉製品進出之主要原因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之優點。《十年來世界各國產絲額》在中國絲出口額下降的背景下,分析世界各國近十年來的絲的出口額。此外還有潘郎的《北平的物價》可以看到當時北京整個經濟狀況,《歷年外人在華僑民及洋行之統計》等,這些都是研究近代中國社會各方面的重要史料。
“文藝”欄目主要刊載詩歌等文學作品,載有詩歌《死去的》、《秋夜裡》、《紅蓮》等。“專載”欄目主要發表重大新聞,如北平成立文化團體,該刊便刊載了該組織的成立宣言《北平文化團體聯合會成立宣言》詳細介紹了該會的基本情況。該刊還刊載一些書報廣告,像《國際周報》、《行健月刊》等。
1942年,撤離到新四軍淮南根據地,任江淮大學秘書長。1943年到延安,任延安大學教育系副主任,被評為陝甘寧邊區模範文教工作者。1946年5月,經徐特立、謝覺哉介紹重新入黨。1947年後任北方大學文教學院院長、華北大學教研室主任、北平軍管會教育接管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高等...
中國文藝(北平)中國文藝(延安)中國文化 中國文學 中國回教救國協會會報 中國農民 中國農村 中國婦女(延安)中國婦女(上海)中國青年 中原 中流 今天 今日評論 今是公論 風雲 風雨談 反攻 反帝戰線 文藝 文藝月報 文藝世界 文藝生活 文藝先鋒 文藝後防 文藝創作 文藝雜誌 文藝陣地 文藝春秋叢刊 文藝戰線 文藝突擊 ...
黃濬,北京譯學館畢業。民國後,歷任北洋政府交通部秘財政部參事、總統府秘書、國務院參議等要職。又先後任北平《國維報》《星報》、《社會日報》、《京報》、《庸言》雜誌、《新申報》、《時事新報》主筆。黃濬生於書香門第,其父黃彥鴻曾為清翰林學士。濬自幼隨外祖父讀書,4歲識字,7歲能詩,自幼有“神童...
《郁大月刊》1930年創刊於北平,月刊,屬於綜合類刊物,該刊繼承了《郁大周報》,劉新東、黃敬齊任編輯,由郁文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刊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現僅館藏1930年發行的第3期。欄目方向 《郁大月刊》在扉頁部分,刊有對已故校董譚延豐先生遺照和簡介。具體來看,該刊分為編著、文藝、雜俎、通訊、插圖等...
民國時期出版機構。1942年成立於重慶。劉尊棋、孫伏園等人創立,社長孫伏園,經理詹辱生,劉尊棋主持全面工作。主要出版 《聯合國憲章》、《亞洲的決策》、《戰時遊記》、《蘇聯紀行》等時事讀物及譯作。辦有 《文匯周報》 (陳翰伯主編),評述國際時事。抗戰勝利後在北平 (北京)、上海建立分社,北平分社後被國民黨當局...
《理論半月刊》1933年5月創辦於北平,半月刊,由黎東方主編,理論社發行,館藏第1卷第1期和第1卷第2期。該刊屬於時政評論刊物,評論當時中國政治形勢,主張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打倒帝國主義,剷除軍閥買辦及一切豪紳地主資本家。本刊繼承《理論周報》。刊登內容 該刊擁護國民黨的領導,提倡剿共,例如青峰的《抗日...
幼時隨母親離開廣州,先到北平(北京),1937年發生日軍侵華的“七七事變”,全家又隨母親由北平輾轉到上海定居。從那時起,他於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已經對“喪家之辱,亡國之恨”有著深切感受。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並不富裕,但他的母親言忠芸(孔子弟子言堰之後裔),出身書香子弟,對子女循循善誘,言傳身教...
那時候,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事變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關,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現北京市)。1937 年7月7日晚上,日本華北駐屯軍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進行軍事演習,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士兵“失蹤”,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
1928年,陳布雷辭去中央黨部秘書處書記長職,赴上海任《時事周報》總主筆,創辦《新生命月刊》。1929年6月隨蔣介石赴北平。1929年8月至1934年4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其間,1930年曾赴南京任國民黨教育部次長)。1934年5月任國民黨軍委會南昌行營設計委員會主任。1936年至1945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