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是趙睿著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
  • 學科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 論文作者:趙睿著
  • 導師:宋進指導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知識分子 社會主義 和諧
館藏號
D663.5
館藏目錄
2010\D663.5\2

內容簡介

知識分子問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和複雜的問題。對知識分子問題進行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研究,不僅是知識分子問題得以重新審視的客觀需要,而且對於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力圖以歷史和發展的眼光,多視角的考察和諧社會與知識分子問題。本文主要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作為思考的主要切入點,從四個方面來論述知識分子問題。
論文的序言部分主要闡明了知識分子問題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內涵的關係。序言中首先提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內涵的四個重要內容,一是要明確實踐的主體,二是要理解實踐的本質,三是牢記實踐的思想根基,四是要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實踐。
論文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這一概念出發,闡述了知識分子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強調知識分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論文則在相應章節分別論述以下幾個內容,一是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主體的知識分子理論重構問題,二是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的重建問題,三是知識分子的自我建設問題,四是知識分子生態環境構建的構想。
論文第一章主要概括了西方和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由來和主要發展脈絡,並對知識分子研究進行綜述。此外,還對研究的一些難點、重點、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創新以及論文的框架和內容做了概述。西方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可以說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和發展的。論文首先從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入手,分析了現代化對知識分子的影響。一方面是知識分子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已經從重要角色趨向為一般角色,另一方面,則是社會轉型下人們開始對知識分子進行反思。論文在此背景基礎上,對西方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進行了歸納,主要對知識分子自身定位的理論、知識分子職業化、知識分子和大學、知識分子和公眾、知識分子與政治和意識形態以及知識分子與新階級等方面進行總結。國內知識分子問題的發展有著濃厚的中國特色。論文主要討論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傳統和特質主要來自四方面的影響,即知識分子和傳統的關係、知識分子和現代化的關係、知識分子和馬克思主義的關係,以及知識分子和當代中國發展的關係。論文最後著重歸納了國內知識分子研究的概況。
論文第二章主要針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的第一點,即要明確實踐的主體,而著重對知識分子這一“主體”進行分析和研究。論文緊緊圍繞對知識分子理論重新審視而來展開。論文試圖溯本清“論”,即重新回到知識分子階級屬性這個話題和源頭,通過釐清黨的知識分子的理論依據來重新審視知識分子問題。論文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到毛澤東的知識分子理論和實踐入手,通過追問知識分子作用的重要性何在、知識分子意義的終極意義何在、對知識分子階層如何認識和知識分子問題的癥結何在這四個問題,來詳細分析知識分子理論中關於知識分子階級屬性和政治歸屬這一重要理論問題的發展、變化、存在的問題及擬解決的辦法。
對這一理論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從黨的知識分子理論的邏輯變遷出發,對其進行反思,從而提出認識黨的知識分子理論的新視角,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確立知識分子研究的立場提供依據。其中,馬克思主義文論是不容忽視的黨的知識分子理論依據。論文首先論述了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意義和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元闡釋,其次對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歷史考察,主要分析了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詳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文論和黨與知識分子的關係,以及其作為黨的知識分子理論依據的馬克思主義文論在理論和實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產生的影響。
論文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針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內涵的第二點,即要理解實踐的本質,而對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進行分析和闡釋。論文在充分肯定黨和知識分子關係,以及知識分子政策的基礎上,主要剖析了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的形成、發展,並對其進行反思。論文主要通過馬克思主義文論和知識分子政策的發展和變化,來考察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的演變和特徵。論文把黨的革命事業發展和馬克思主義文論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深入考察和分析了這些階段里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
第三章主要闡述了第一和第二階段中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1927年內戰結束,是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初步傳播及早期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形成的階段。論文首先以新文化運動為背景,描述了這一時期文學的作用,及其對知識分子性格的影響。其次研究了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及文論的傳播,及其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對知識分子的諸種影響以及對早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和對知識分子關係的影響。這種影響直接作用於作為第二階段的革命文學運動時期。論文以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提出為背景,主要通過分析了左聯的成立背景、性質和作用,結合馬克思主義文論、左翼文學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這一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來透視黨與知識分子的關係。
第四章主要闡述了第三到第五階段中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根據革命和文藝發展的特徵,論文將1937年到建國這一時期看作是黨和知識分子發展的第三階段。而大眾化,則是這一時期最為突出的文藝口號和知識分子政策變化的焦點。故論文主要從“化大眾”到“大眾化”的變化來看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變化。論文以毛澤東文藝思想體系的形成為背景,通過分析黨對啟蒙運動的評價、對知識分子階級屬性的劃分、對知識分子與人民民眾關係的認識以及對知識分子在文藝中的作用,來論述從“化大眾”到“大眾化”的變化背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變化及實質。建國後到改革開放這一時期則為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發展的第四階段,其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延安體制。因此論文首先著重闡述了延安文藝體制和知識分子政策及文藝政策的特點,並分析了這一時期文藝政策、知識分子政策,以及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其次對建國後的黨和知識分子關係做了分析。關於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的第五階段,論文簡要回顧了改革開放以後重要的知識分子政策,並以“合則雙美,離則兩傷”概括了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即只有在正確的黨的知識分子理論和政策的指導下,才能在動態的社會變化中,實現黨和知識分子關係的良性調適,最終達到“雙美”共進。
論文第五章主要針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內涵的第三點,即牢記實踐的思想根基,而對“文化”建設展開論述。論文主要以知識分子反思和反思知識分子為主線,來論述文化的主要創造、傳承者知識分子自身的建設問題。論文以知識分子從反思到反省到自我批判到直面人生的心路歷程為線索,分析了知識分子對五四的主動反思以及五四對知識分子的影響;詳細論述了解放區文學環境的變化及知識分子在整風運動中開始半被動的反思自我;具體剖析了五十年代知識分子心態的轉變以及知識分子在思想改造等時期的表現;闡述了改革開放以後知識分子政策的積極影響,為知識分子開始新一輪的反思以及重新塑造知識分子群體提供了可能。知識分子的反思是和諧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環節,知識分子自身的反思和自身建設是和諧文化得以進一步完善的內在肌理。
論文第六章主要是針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內涵的第四點,即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不斷實踐,而對“過程”展開論述的。論文提出了在知識分子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系統影響著知識分子的發展。反之,知識分子的健康發展則對這一生態系統也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論文提出合理的知識分子政策和真正理解知識分子的價值是創造良好政治生態環境的重中之重;通過“您眼中的知識分子”的問卷調查,進一步分析了知識分子的社會生態環境;論文還分析了知識分子文化生態的狀況及知識分子自身建設問題。主要討論了與知識分子關係密切的大學如何增強文化創新,以及知識分子與責任問題。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系統對知識分子的影響和作用不是割裂的,這三者之間也是相互影響,共同構成知識分子發展賴以依存的生態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