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與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最早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Stoner James Arthur Finch(斯通納·詹姆斯·芬奇)於1961年提出的,他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在群體決策情境中,個體的意見或決定,往往會因為群體間彼此相互討論的影響,而產生群體一致性的結果。群體極化作為一個社會學概念,與心理學和金融市場上常見的“羊群效應”(從眾效應)以及信息學上講的“信息級聯”均有一定的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交網路與群體極化
  • 所屬領域:管理學
基本信息,社會比較理論,

基本信息

心理學中的從眾行為(Herd Behavior)又稱作羊群行為,按照Scharfstein(沙爾夫斯坦)(1990年)的定義,是指投資者違反貝葉斯理性的後驗分布法則,製作其他人都做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的私有信息。羊群效應廣泛套用於金融分析學領域,它描述了一種忽略自身信息而選擇從眾的金融投資心理。羊群效應強調了個體在群體中容易迷失自我,傾向於選擇相信群體中其他成員普遍持有的信息,喪失判斷信息價值的能力。
在信息學中,信息級聯(Information Cascade)指當人們觀察到他人,並採取與他人同樣的、不經過自身私人信息標記的行為。在很多情形下人們可能受到他人的影響,例如觀點、產品購買、政治立場、參加的活動或者使用的技術等(Bikhchandani Suchil等,1992年)。信息級聯強調的是信息的傳遞多個體的影響,當個體接受到來自群體中的其他個體的行為信息時,會傾向於隱藏個人的信息,做出跟隨的行為反應。
群體極化在多數時候會被視為一個社會學術語,它是一種社會現象,指在一個群體組織中,個人決策因為受到群體的影響,容易做出比獨自一人決策時,更極端的決心。心理學與信息學是從個體處理外界信息的角度出發對群體極化現象進行研究,社會學則是強調了個體是受群體的影響才做出決策,也就是說社會學將群體極化視為群體中一種現象,而非單獨的個體決策行為。

社會比較理論

幾乎在群體極化現象被發現的同時,諸多理論就被提出以解釋此行為。其中,最為經典與完整詮釋的便為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年)於1945年提出的構思:當每個個體在缺乏客觀評判的情況下,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最終導致群體內的趨同行為。費斯廷格指出,社會比較理論解釋了人們為什麼要模仿傳媒中的典範,其一便是為了提高個體自信心,並且成為合理自我完善的基礎。
在費斯廷格創立的社會比較理論之後,不斷有新的理論出現是社會比較的領域擴大與完善。例如,Mackie(麥基)等相關研究指出,Leon Festinger提出的“社會比較主要是和自己類似的他人相比較”是不全面的。在人際交往中,人們所進行的社會比較,一方面以類似的他人為比較對象,用以確認自己與他人相類似的屬性;另一方面還與不同的他人相比較,從對立面確認自己的屬性,以提高自我評價的可信度,同時有利於自己社會行為的發展,這是一種輔助性的社會比較,明智的人善於把這兩方面的社會比較結合起來,以完善自我評價。基於此,Tajfel Henri(亨利·泰弗爾,1919-1982年)與John Turner(約翰·特納)與1979年提出了包括三階段演化的社會比較理論以評估“自我”與“他我”。社會比較理論的三個階段分別為:自我分類、社會認證和社會比較[46]。
所謂自我分類就是指個體將自己與某一類別群組建立心裡聯繫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個體就會在心理上成為這一類別的一員,並與其他同類屬成員形成心裡群體的關係。自我分類理論的認知過程,其核心就是去人格化,簡單的說,就是刻意與自己從屬不同分類的群體保持距離,甚至採取冷漠與敵視的態度。社會認證階段為個體通過主觀感知將自己判定為某一特定群體中成員的過程,以形成內群組與外群組。而最後的階段為社會比較,所形成的兩個群體各自同質性加強,小團體開始形成,即群體觀念極端性加劇,最終導致群體極化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