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龍場諸生

示龍場諸生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2],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3]?諸生殆不至於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飾也[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示龍場諸生
  • 年代: 明
  • 作者 : 王守仁
  • 體裁 : 散文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示龍場諸生
【年代】
【作者】 王守仁
【體裁】 散文

作品原文

示龍場諸生
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5],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6],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7]。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8],雖昔為寇盜,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將人不信我[9],且無贖於前過,反懷羞澀疑沮而甘心於污濁終焉[10],則吾亦絕望爾矣。

作品注釋

[1]龍場:驛名,在貴州修文。
[2]不害:不妨害。
[3]偷刻:奸巧刻薄。
[4]規飾:規勸幫助。
[5]內省:內心反省。
[6]悔咎:悔過。咎,過失、罪過。
[7]餒(něi 內上聲):失掉勇氣。
[8]舊染:過去沾染的污點。
[9]將:而。
[10]疑沮(jǔ舉):疑慮。

作品簡析

明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因反對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驛。很多人從其學,他寫《示龍場諸生》,以相規勸。書前小序云:“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貴善,其慎聽勿忽。”這裡選錄“改過”部分。
王守仁認為人皆有過,改者為賢。他在《寄諸弟》信中說:“人皆曰:‘人非堯舜,安能無過。’此亦相沿之說,未足以知堯舜之心。若堯舜之心而自以為無過,即非所以為聖人矣。”這種看法是深刻的。
因為人皆有過,所以不貴於無過,而貴於改過。“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不痛下決心改過,疑懼重重,甘心於濁污而終老,則不可救藥了。 

作者簡介

王守仁
(1472—1528),字伯安,學者稱陽明先生,漸江餘姚人,明代著名哲學家。弘治年間進士,因反對宦官劉瑾,下詔獄,受廷杖四十,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後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地方侯王“宸濠之亂”有功,升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諡文成。王守仁的著作由門人編纂成為《王文成公全書》,共三十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