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巴女王上船是十七世紀法國繪畫的三大代表之一的洛蘭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示巴女王上船
- 地點:法國
- 時間:十七世紀
- 作者:洛蘭
簡介,經歷,傑作,
簡介
法國洛蘭
十七世紀法國繪畫的三大代表普桑、洛蘭和丟凱,有一個共同的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幾乎都是在義大利度過自己的一生,都是向義大利的藝術學習,卻又將自己法國的民族特徵滲透進藝術創作,從而又直接影響義大利,同時他們又代表了法國繪畫的最高成就。為什麼他們都離開祖國要到義大利去呢?一方面固然是義大利的藝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法國在十七世紀中期,君主專制統治非常嚴厲,宮廷提倡豪華的巴洛克藝術和“繪畫必須為裝飾服務”,這使有才華的藝術家深感束縛,他們嚮往藝術創作的自由,就紛紛到義大利去了。
經歷
洛蘭去義大利,則有他自己的特殊經歷。他原名克洛德·喬奈(1600**1682),出生於法國洛林地區的夏馬尼村,是個孤兒,為人家放牛。十三歲時跟隨一批廚師到羅馬,成為畫家阿古斯特諾·達西(1580**1644)的僕人。這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接觸到繪畫。儘管他文化程度甚低,但是他對繪畫天賦的悟性甚高,在向達西學畫時就顯示出少見的罕有的才能。以後他從師果夫列里,去過威尼斯、慕尼黑,也回到過祖國,在里昂、馬賽生活過短暫的時間,以後又回到義大利,定居羅馬,終其一生。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畫家怎么會雄居於畫壇的呢?主要是因為他的風景畫成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率直、熱情。如果說普桑(十七世紀法國繪畫的首席代表)的風景畫長於把大自然、山川林木綜合為理想的整體,成為自然的偉大的力的表現,那么洛蘭則以描繪海景和港口風光見長,他的畫猶如洋溢著古典的靜謐氣氛的樂曲。洛蘭的畫常常描繪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物,靜寂而幽深;同時,他非常追求光線在風景畫中的作用,利用光的變化,使畫面充滿生機,在這一點上,使普桑的風景畫都顯得遜色。這幅《示巴女王上船》就充分地表現了上述的特徵。
傑作
這幅畫藉助的歷史題材是不重要的,不過是風景畫的一個題目。據《聖經》說,公元前十世紀示巴王國的女王在所羅門登基時,曾親自率隊前往祝賀,並且去探試所羅門王的智慧,後來示巴女王終於嫁給了所羅門王。畫中所描繪的是女王上船去祝賀的情景。這其實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表現雄偉的古代建築和沐浴在晨光里的廣闊的海景。檸檬色的陽光尚未破雲而出,卻給雲彩與水面鑲上一道金邊,水波光閃鱗鱗,大氣清新宜人,豪華的帆船停靠在岸邊,人們簇擁著女王走下台階,準備上船。整個畫面寧靜、穩重,充滿古典的詩意,不愧為“想像的風景畫”中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