礱牆

礱牆

礱牆,俗稱矮牆。

圜丘壇 位於天壇建築軸線南半部,坐北朝南,原為皇帝每年冬至祭天之處,又稱祭天台、拜天台或祭台。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是一座三層藍色琉璃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將壇面擴大,仍為圓形三層,壇面用北京房山所產艾葉青石鋪面,欄板、欄柱用漢白玉雕鍥。壇周圍繞以礱牆(俗稱矮牆)二重,內圓外方,明朝時牆頂部為綠琉璃瓦,清乾隆年間改換藍琉璃瓦。礱牆牆身為紅色,四面設有欞星門(形似牌坊,用漢白玉石雕造,上安雲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礱牆
  • 俗稱:矮牆
  • 位置:天壇建築軸線南半部
圜丘壇 位於天壇建築軸線南半部,坐北朝南,原為皇帝每年冬至祭天之處,又稱祭天台、拜天台或祭台。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是一座三層藍色琉璃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將壇面擴大,仍為圓形三層,壇面用北京房山所產艾葉青石鋪面,欄板、欄柱用漢白玉雕鍥。壇周圍繞以礱牆(俗稱矮牆)二重,內圓外方,明朝時牆頂部為綠琉璃瓦,清乾隆年間改換藍琉璃瓦。礱牆牆身為紅色,四面設有欞星門(形似牌坊,用漢白玉石雕造,上安雲板)。明朝時南面為三門,其餘各為一門,兩重礱牆計12門;清乾隆年間改為四面各三門,兩重礱牆計24門。圜丘壇南角有望燈台遺蹟三座,壇南設有燔柴爐、毛血池、具服台(更衣台)等,壇北是皇穹宇。
祈谷壇 位於天壇建築軸線北半部,坐北朝南。壇台圓形三層,十分高大為天壇中最早的建築。現在的形制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建大享殿時改建的。清乾隆時台面滿鋪金磚(大型方磚,用細泥精工製成,磚體堅實,叩之有金石聲,稱金磚),三層壇體各出八陛(南北兩面各三出,東西兩面各一出)。南北兩面正中大陛均有浮雕丹陛,上層為雙龍山海紋,中層為
雙鳳山海紋,下層為祥雲山海紋。丹陛的主體圖案採用高浮雕表現手法,塑體起伏強烈,龍鳳有騰躍之感。三層壇面周圍都有雕紋石護欄,各層欄板數均為一百零八塊。護欄的望柱下面有排水嘴。每層各不相同。上層望柱頭為龍紋,排水嘴為龍頭形;中層望柱頭為鳳紋,排水嘴為鳳首形;下層望柱頭為雲紋,排水嘴為朵雲形。最上層壇面正中是祈年殿,壇四周只有一層內礱牆,比一般礱牆高,牆身磚砌,牆頂為綠琉璃筒瓦通脊,東西南三面各闢三間磚砌拱券門。具服台在南壇牆外丹陛橋東側,壇牆內有燔柴爐、毛血池等,壇北面是皇乾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