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包體研究法

礦物包體研究法

礦物包體研究法是對礦物中所包裹的氣、液、固相物質進行分析測試的方法。礦物生長過程中常出現某些晶體結構的缺陷,這些缺陷如被成岩、成礦流體所充填封閉即形成了包裹體。被包裹的流體代表礦物形成時周圍的介質,其組成和物性反映了主礦物形成時流體的特徵。因此通過對包體的研究,可以了解礦物生成的理化條件:溫度、壓力、流體成分、鹽度、密度、pH及Eh等,有助於進一步闡明礦物生成的機制。套用較廣泛的包體測溫法,是將含氣、液兩相包體的礦物置於熱台上加熱,當由兩相(或多相)轉變成均勻一相時的溫度稱為均一溫度,被看作代表礦物形成溫度的下限;如連續升溫,包體的內壓急劇上升,當內壓超過腔壁所能承受的壓力時包體發生爆裂,爆裂時的溫度即為礦物形成溫度的上限。

測定爆裂溫度的方法有熱聲爆裂法、熱壓爆裂法及熱真空爆裂法等。利用礦物測溫法可測得地質體各點溫度的空間分布,連結等溫線(或等溫面)所得的熱暈圖可進一步了解熱源體向外擴散的特點。通過對礦物包裹體的研究所收集到有關成礦活動的各物理化學參數,有助於了解礦化的機制,從而為找礦服務。近年來,由於物理化學、晶體化學等學科的發展、分析測試技術的提高,使礦物包體研究得到迅速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地質學領域中的重要分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