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梅溪水庫而行,至塘溪童村時,有一座神秘的五孔水下橋,一年中有大半年沒於水庫之中,只有待到每年的枯水期,才有緣一睹其大橋雄姿。這座橋稱為磬裁橋,而當地人則習慣地稱之為東慶橋。歷史上曾四次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磬裁橋
- 古名:東慶橋
- 地理位置:鄞縣梅溪
- 建築年代:清康熙年間
- 重建次數:四次
概況,歷史底蘊,古橋今昔,
概況
沿梅溪水庫而行,至塘溪童村時,有一座神秘的五孔水下橋,一年中有大半年沒於水庫之中,只有待到每年的枯水期,才有緣一睹其大橋雄姿。這座橋稱為磬裁橋,而當地人則習慣地稱之為東慶橋。歷史上曾四次重建,如追根溯源,此橋還與多位寧波近現代名人有關。
歷史底蘊
磬裁橋,建於清康熙年間,因位於寶慶廟之東,故名東慶橋。梅溪每至雨水季節,溪水暴漲,時常發洪水。此橋即毀於一場洪水中。民國元年(1911),童村的十三名當地鄉紳,匯聚童梅芳家以商對策。童梅芳即是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他為之四處募款。於民國二年(1913)冬天,在梅溪上建成一座橋樑,並在橋旁建一座亭子,以供來往行人休息,同時,將修橋後的餘款修建了沿梅溪的道路11里。但是好景不長,民國五年(1916)六月,梅溪又暴發了一次洪水,橋和亭均被沖走。童梅芳再次和這十三位鄉紳一起重修此橋。橋於第二年完工,而橋亭重建完工卻在民國九年(1920),而此時,童梅芳及其中四位鄉紳都已相繼過世。其子著名學者童第德感念先父及鄉紳為民造福,卻最終未能見到重建的橋亭最後完工,在其所撰,鄞縣人乾雲衢所書的《東慶橋碑記》中,曾感慨地寫道“人世之難長久如此”。
民國九年,石橋第三次被大水所毀。當時,童村的童中蓮在上海開設公司,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有心重建東慶橋。他得知鄞縣姜山人陳磬裁想在家鄉捐建十橋十亭後,就找到他,希望他能出資重建東慶橋。陳磬裁一聽此事,當即答應下來,並建議用水泥造橋,裡面用鋼鐵支撐,不易被水沖毀,也不易腐爛和開裂。
民國十年(1921)十二月東慶橋第四次重建開工,橋於次年六月完工,同時,在橋南側重修了橋亭,並在亭前雕刻了兩個石獸,以鎮水護橋。此橋長30餘米,是當時大嵩地區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因此橋為陳磬裁單獨出資建造,又是其所捐建的第三座橋,為感謝他的善舉,童村人改東慶橋為“磬裁橋”,或稱“磬裁第三橋”。
如果說要為此次東慶橋重建記功的話,除了陳磬裁和童中蓮外,還應銘記童第德。磬裁橋新建時,他為之四處奔波,橋名是他請書法家錢罕所書。1922年9月,新橋舉行落成儀式前,他特意到寧波,請時居寧波的書法家沙孟海,撰寫即將在新橋落成儀式上宣讀的告文。1923年2月,他請“慈谿四才子”之一的馮君木為新落成的磬裁橋撰寫《陳君造橋碑記》,又請錢罕為此碑記書寫了碑文。
古橋今昔
1993年,梅溪上興建梅溪水庫,磬裁橋被沒於水中。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為該橋取了一個略帶神秘的名稱“水下磬裁橋”,並將此橋列入文物保護點。經過了這么多年,磬裁橋除橋面和帖塑有損外,橋體還依然如故,在梅溪水庫中時隱時現,帶給我們幾許神秘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