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麵碾米

磨麵碾米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習俗,主要流傳於陝西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磨麵碾米
  • 類別:傳統民間習俗
  • 流行地區:陝西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以前陝北人吃的米、面全都是通過石磨,民間稱“磑”和石碾,民間又稱“碾子”的磨、碾而成。

發展歷史

碾子由碾盤、碾軲轆、碾架子、碾圍樁組成。碾盤直徑5.8至6尺,厚5至6寸為宜,碾軲轆長為1.8尺左右,直徑為1.5尺左右。以前—個村子才有幾合碾子,基本每—個門部有—合,大都安在村子的中心點供大家共同使用,民間有“碾磑是百家姓”之諺。碾子沒有專人管理,有時壞了,有會修者義務進行修理。誰要使用碾子提前在碾盤上放上一把笤帚或一張簸箕,並把碾子的周圍打掃的乾乾淨淨,後來的人看見此情,便知道有人先占了碾子,只好排在後頭或改日。碾子用來去糧食上的皮(民間也稱糠)和壓面,人們吃的小米、軟米、黃米、及過年吃的糕面、黃米饃饃面,都是通過石碾子上的碾壓而成,碾米時分開米和皮主要靠簸箕的簸揚,所以,簸簸箕對於每—個農村婦女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會,也會受到人們的譏笑。碾面首先要把米在清水中浸泡約半小時,然後撈在乾淨的筐和篩子內約一至二小時,將水控成七八成乾後,就可以上碾了,碾過的面用紗籮子進行過濾後便可。另外,碾子還可以壓“錢錢”(將黃豆用水泡醒後,撈出攤在蓋子和簸箕上約晾6至8小時後,上碾壓成小錢一樣的豆片,民間稱“片片”)、壓花椒、壓辣椒、壓洋芋片等。石磨由磨盤和磨扇組成,磨盤為圓形,直徑約為4尺左右,厚度約3寸左右,磨扇為圓形,分上下兩扇,直徑約2尺左右,厚度上扇5.5寸,下扇5寸為宜,上、下扇的中間有磨心和磨臍,下扇固定在磨盤上,然後上扇倒扣在下扇上,正好上扇的磨臍套在下扇的磨心上,另外上扇中間鑿有兩個小孔,俗稱“磨眼”,磨麵時用來往下漏糧食之用,石磨上、下扇鑿有—排排三角形凸凹規律的槽痕與槽楞,俗稱“磨齒”,它的作用是靠上扇轉動的壓力,靠磨齒把各種糧食“咬”碎,磨碎的糧粉沫很自然地順著磨齒通過磨口流到磨盤上。
  磨麵,民俗也稱“推磑”,之前把所磨的糧食要進行簸揀,去除雜物,有的糧食還要用清水進行浸泡,如小麥、豆類、玉米等,浸泡時間在約十分左右,然後撈出再用乾布擦一遍,晾一至兩天,約八九成乾後,就可以上磨了,民間叫“淹磑”,這樣一來去除空空。二來使糧食均勻地吸收一點水分,磨出的麵粉更白,如果有急事,時間緊迫等著吃,把所磨的糧食攤在席上,用濕布擦一遍,一來擦塵土,二來潤一點水分也就可上磨了。磨麵時根據糧食漏的快慢適當的在磨眼中插幾根棒棒,俗稱“插磑的”,磨好的粉沫根據自己的所需,用粗、細籮子在面櫃,俗稱“簸籮”(長方形,長3尺。寬2.2尺,高8寸左右,用竹條編制而成,目前有的用木板、鐵皮製成)里的籮床上來回拉動進行過濾,頭二籮面又白又細,農村婦女叫“頭茬面”,也叫“頭參面”,陝北人重人情門戶,在困難時期自己根本捨不得吃,在紅自喜慶事中,用來蒸饃頭招待客人用,三四籮面叫“做飯面”,自己家在過個節令時吃,再以後籮下的麵皮麩稍多些麵粉發點黑,叫黑白面自己家平常吃。“四四方方一座城,城裡下雪城外晴”的謎語就是說的籮面。如果石磨用的時間較長,磨齒禿了須請石匠來調磨,俗稱“革磨”。
  碾米磨麵用牛、驢、馬、騾拉動均可,不過牛的速度太慢,叫人心慌,而騾馬速度太快,又易發性或發凶,俗稱“發毛”,有的婦女控制不住它有些害怕,所以比較起來還是毛驢最好,速度不快不慢,性格不凶不慢,農村有一句俗語叫“耕牛戰馬拉磨驢”。牲畜在磨麵碾米時必須給眼上戴“暗眼”,俗稱“驢眼殼”、“攏眼的”,因為磨麵碾米時走起老是在原地轉圈,時間稍長就會發暈發昏,戴上暗眼看不見外面的東西,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有偷吃的牲畜,人們還會給它口中戴一個鉗子或鐵繩,防止偷吃。若是借用了別人家的牲畜,在送牲畜時會給牲畜的主家提一筐草,端一小簸箕麩或一升料(玉米、黑豆)。在吃大鍋飯時,集體牲口半月二十每戶才能輪一回,所以有時不得不靠人來拉磨。七十年代部分村子用柴油機帶動磨麵、碾米機。而現在大部分村子通了電,村村鎮鎮基本都有了磨麵、碾米機,磨麵、碾米十分方便。而現在石磨、石碾,除了人們磨碾一些零七八碎的外,基本用不上了,終究將會被消失。但作為一種在長時期在歷史上曾對人類有過很大貢獻的石磨石碾,有必要在此記文,傳留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