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烈自然村

磨烈自然村

磨烈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鎮懂過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勐庫鎮西邊,距離懂過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勐庫鎮22.00公里。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核桃等農作物。有耕地338.00畝,其中人均耕地3.50畝;有林地2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戶,有鄉村人口94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30人。在校學生4 人,其中小學生4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族94人。其中農業人口94人,勞動力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3.6%。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正在發展大葉茶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好大葉茶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及泡核桃產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農民收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磨烈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鎮懂過行政村
  • 面積:0.36平方公里
  • 海拔:1,670.00米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38.00畝(其中:田109.00畝,地229.00畝),人均耕地3.50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0畝,人均經墊頁寒濟林果地2.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3.6%。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26萬元,占總收入的81.9%;畜牧業收入1.78萬元,占總收入的1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2頭,肉牛1頭,肉羊24頭,雞243隻);林業收入0.25萬元,占總收入的2.2%;工資性收入0.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希朵雅體入700.00元,農民收入以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 3.57%),在省內務工2人。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8.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
茶葉種植茶葉種植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還沒有通水,沒有通電,沒有通路,沒有通電視, 村內無路燈。全村有22戶飲用井水,有3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戶,其中擁淚只拳欠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13.33%和13.33%)。該村到鄉鎮道路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2.00公潤記頸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0畝,有效灌溉率為1.48%。洪笑己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懂過國小,中囑紙學生就讀到華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22.0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閉塞,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差,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小。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8.00畝(其中:田109.00畝,地229.00畝),人均耕地3.50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0畝,人均汗迎危經濟林果地2.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山地、茶園山地、茶園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3.6%。該村正在發展大葉茶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戶,共鄉村人口94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30人。其中農業人口94人,勞動力56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族9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懂過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華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22.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 人,其中小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8.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8.00畝(其中:田109.00畝,地229.00畝),人均耕地3.50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山地、茶園山地、茶園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3.6%。該村正在發展大葉茶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戶,共鄉村人口94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30人。其中農業人口94人,勞動力56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其中拉祜族族9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懂過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華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22.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 人,其中小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8.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