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崗隘只是一條河谷,但占據了這條河谷,便占據了石門通往湖北的要衝,守住這條河谷,便擁有石門西北鄉。
隘,指險要關口,磨崗隘就在石門縣西北部距縣城73公里處的昌溪潭,這裡兩山夾峙,渫水從西北萬山皺褶里穿山破壁而來,在此處又匯合自西流來的商溪水後,東入渫水而去,這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為石門縣通往西北山區的水陸必經之地,明初武德將軍覃添順在此設隘戍守,再加上其東北隅距渫水岸邊有一山崗,出產磨石,故名磨崗隘。磨崗隘只是一條河谷,但占據了這條河谷,便占據了石門通往湖北的要衝,守住這條河谷,便擁有石門西北鄉。這樣一個所在,自然成了石門大山中重要的峪口關隘,自然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最先占據這個軍事要地的是元明之際的土王覃友仁、覃添順。覃添順在添平千戶所轄範圍內設漁陽隘、磨崗隘等十隘。隘成了湘西北覃氏土司的軍事建制之一,各隘為添平千戶所盤查過往行人,嚴格執行明代“蠻不出境,漢不入峒”的禁令。隨後,磨崗隘成為縣西北重要集鎮,成為石門通往泥沙轉湖北鶴峰古棧道的重要驛站,也是與慈利、桑植聯繫的重要峪口。直到解放初期,石門縣人民政府還在磨崗隘普安寺設立石門西北辦事處,皂市以上西北山區的所有軍政要務均在這裡辦理,磨崗隘現名磨市鎮。集鎮地處商溪與渫水匯合處南岸,東瀕渫水西依山丘,街道沿渫水呈帶狀分布,面積約1平方公里,現為磨市鎮政府駐地。
磨崗隘一帶峰巒起伏,融山、丘、坪為一體。境內有斗笠尖、石門埡、四方台、峨公岩等8座大山,有商溪、渫水、清泥溪等大小溪流60多條,有泥坪、官丈坪、樂坪、鄧家坪等幾塊河谷平原。最高處斗笠尖海拔1172米,最低處雞公灘海拔98米。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往往“山頂飛雪花,山腳開桃花。”山中盛產桐油,因而使磨崗隘鎮“舊列肆百餘戶,縣北最著之桐油市也”。特別是清朝、民國時期,曾為縣北最著名的桐油市場。當時,磨市鎮從渫水裝船出運的桐油年約2萬餘擔,多產自商溪、竹溪、清泥溪三流域。乙亥年(1935年)發大水,磨市鎮被沖毀十之七八,溺死數百人。大水過後,市民重建市鎮,又復舊觀。1946年的一場大火,磨市中街、下街化為灰燼。不屈的市民在廢墟上又重建街市,再展新顏。民國時,縣立第4國小設此,後改為中心學校。解放後,在磨崗隘西街渫水河邊建有磷礦石轉運碼頭,有公路與石(門)清(官渡)幹線連線。渫水上機帆船下達石門、津市,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因三江口修建攔河大壩,航運才告停止。
磨崗隘一帶系革命老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1927~1935年間,這裡曾幾度建立蘇維埃政府,並成立了多個黨支部和農民協會。賀龍同志多次親臨磨崗隘、商溪擴充紅軍,指揮戰鬥。1935年下半年紅二方面軍長征北上前夕,駐此一帶休整70多天。解放前夕,江南遊擊隊在磨崗隘大敗國民黨軍,俘敵800餘人,為解放大軍的南下鋪平了道路。
古蹟有棟青樹新石器遺址,鄧坪、包家渡、觀音坪等春秋戰國遺址。
在建的皂市水庫完工後,磨市集鎮及以下包括包家渡、樂坪、鄧家坪,一直到宜九渡,這一片寬闊的沖積平原即不復見,出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個煙波浩渺的高峽大湖景觀。居民遷居縣內外各地,磨市鎮政府駐地則遷往商溪河北岸官丈坪村的丁家台,這裡有石(門)清(官渡)公路穿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