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紅色粉砂岩(Siltstone)是採集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小龍潭鎮的岩石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磚紅色粉砂岩
- 外文名:Siltstone
- 產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小龍潭鎮
- 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磚紅色粉砂岩(Siltstone)是採集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小龍潭鎮的岩石標本。
磚紅色粉砂岩(Siltstone)是採集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小龍潭鎮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磚紅色,粉砂狀結構,薄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粉砂。1主要用途建築材料。1...
鈣質膠結細粒砂岩與白雲質粉砂岩互層 鈣質膠結細粒砂岩與白雲質粉砂岩互層(Interbedded Calcareous Fine Grained Sandstones And Dolomitic Siltstones)是採集於昆明市宜良縣耿家營鄉的礦石標本。特徵描述 磚紅色,砂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長石,石英、鈣質膠結物。主要用途 建築材料。
蘇南自西向東,江寧方山為磚紅色細砂岩,局部含礫石,夾粉砂質頁岩,厚度大於520 m;江寧縣鳳凰山地表該組上部為磚紅或棕紅色粉細砂岩、泥岩,下部為棕紅色砂礫岩夾雜礫岩,厚215 m;茅山地區李家山為磚紅色粉砂岩夾薄層泥岩及礫岩透鏡體,厚38 m;金壇市社頭南10號鑽孔為磚紅色粉砂岩、泥岩及灰綠色粉砂質泥岩...
主要岩性由磚紅色粉砂岩、粉砂質泥岩與紫紅色粉砂岩、砂岩互層組成,夾少量砂礫岩,厚146—234米。零星出露於中國燕山東段的平泉——下板城一帶和太行山南段的峰峰、臨城和內丘等地。古生物化石貧乏,僅在承德下板城一帶見有植物化石annalepis zailleri及A.Chengdeensis Pleu-romeia Slernbergi等。本組在平泉...
木瓜河組是上部為紫紅,磚紅色薄至中層狀粉砂岩,泥質粉砂岩與同色粉砂質泥岩,泥岩之不等厚互層,夾灰綠,黃綠色泥岩,下部和底部為黃灰,黃褐,紫紅色砂礫岩及含礫砂岩,具蟲跡構造一種岩石。名稱 木瓜河組 時代 E 命名 雲南區域地質調查大隊,1981年命名。特徵 上部為紫紅,磚紅色薄至中層狀粉砂岩,泥質...
城牆岩群劍門關組(即蒼溪組),亦稱劍門關礫岩,岩性分上下兩段,下段由塊狀礫岩、含礫砂岩與磚紅色粉砂質泥岩互層,上段由淺灰色厚層砂岩與磚紅色粉砂岩、泥岩組成。劍門關組岩性組合特徵,一是由下至上,礫岩層次由多變少,礫徑由大變小,砂泥岩逐漸增多;二是岩層向東南呈不均勻傾斜的單斜構造,北坡陡峭...
勐野井組為棕紅與磚紅色鈣泥質粉砂岩,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和雜色鹽溶泥礫岩。局部夾少量細砂岩,泥灰岩及泥質灰岩。時代 E1 命名 雲南地質局第十六地質大隊,1963年手稿命名於雲南省江城縣西北的勐野井盆地;張遠志等1996年介紹。特徵 含介形類,輪藻,腹足類,昆蟲,孢粉等。其中輪藻有Obtusochara-Tectochara...
況家灣組是1992年林樹基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特徵 況家灣組第一段為灰色塊狀角礫岩、礫岩-灰帶磚紅色含礫砂岩-磚紅色泥質灰岩;第二段為灰色塊狀礫岩-磚紅色含礫砂岩及少許砂質泥岩-紫紅、磚紅色泥質粉砂岩、砂質泥岩、泥岩。富含介形類Talicypridea latiovata,T. sp.,Cypria sp.,Tangxiella sp.等,為...
elongatus。上述化石是中國華南晚白堊世地層中常見的屬種。本群不整合於中生代花崗岩之上,與上覆上湖組呈整合接觸。本群自下而上劃分為:大鳳組礫岩、砂礫岩和含礫砂岩,主田組粉砂質泥岩,湞水組砂礫岩、含礫砂岩、不等粒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質泥岩組成的一套灰棕、棕紅、磚紅色碎屑岩。群名已停止使用。
原義指岩性為紫紅、棕紅色砂岩、砂礫岩,間夾灰綠色泥岩、粉砂岩,局部夾玄武岩及灰紫色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之地層。產雙殼、脊椎動物和植物等化石。不整合於古生代地層之上,上與南雄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時代晚白堊世。提升 因以往的劃分以年代對比代替岩石對比,將不同的岩石組合劃歸同一地層單位,混淆了岩性岩相的一致...
內蒙古巴彥滿都呼恐龍化石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境內,總面積3249公頃。保護區以賦存於區內上白堊統烏蘭蘇海組磚紅色粉砂岩中豐富的恐龍化石及其蛋化石、龜鱉類化石及其蛋化石以及原始哺乳動物化石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遺蹟類保護區。歷史沿革 1998年12月20日,建立旗級自然保護區。2003...
圭峰群河口組以紫紅、磚紅色礫岩、砂礫岩為主,夾含礫砂岩、中細粒砂岩,局部夾粉砂岩團塊,下與石溪組呈不整合接觸,上與塘邊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074m;塘邊組以磚紅色細砂岩為主,夾少許粉砂岩、細砂岩、中粗粒砂岩及含鈣細砂岩,上與蓮荷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40.2m。圭峰群是園區內丹霞地貌發育的主要層位 龜...
嗩納湖組為紅色磚紅色、土紅或鮮紅色泥岩、泥質粉砂岩、砂岩、粗砂岩、含礫砂岩、礫岩,夾多層可供開採之石膏層的含鹽岩石組合。命名 西藏區域地質調查大隊,1986年命名。特徵 含淡水腹足類Lymnae,Gyraulus、雙殼類等化石。與上覆石坪頂組及下伏雁石坪群或其它中生代地層均呈不整合接觸。厚530-4300米。
圭峰群河口組以紫紅、磚紅色礫岩、砂礫岩為主,夾含礫砂岩、中細粒砂岩,局部夾粉砂岩團塊,下與石溪組呈不整合接觸,上與塘邊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074m;塘邊組以磚紅色細砂岩為主,夾少許粉砂岩、細砂岩、中粗粒砂岩及含鈣細砂岩,上與蓮荷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40.2m。圭峰群是園區內丹霞地貌發育的主要層位。...
圭峰群河口組以紫紅、磚紅色礫岩、砂礫岩為主,夾含礫砂岩、中細粒砂岩,局部夾粉砂岩團塊,下與石溪組呈不整合接觸,上與塘邊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074m;塘邊組以磚紅色細砂岩為主,夾少許粉砂岩、細砂岩、中粗粒砂岩及含鈣細砂岩,上與蓮荷組呈整合接觸,厚度240.2m。圭峰群是園區內丹霞地貌發育的主要層位 龜...
在郯城縣大尚莊村東南的馬陵山頂上,有座砂岩石峰。傳說,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郯國境內,國君郯子陪同孔子登此山以望東海並觀日出,由此這座山被稱為孔望山,而這座石峰國為岩石層疊,形如高樓,故稱望海樓。構成孔望山和望海樓的岩石,是白堊紀磚紅色粉砂岩。經過新構造運動,這裡的岩石被分割成無數的...
本組底部以磚紅色粉砂質頁岩與下伏羅圈組呈整合接觸,上部以灰綠色頁岩與上覆下寒武統辛集組假整合接觸。底部為透鏡狀鈣質石英砂岩、含礫頁岩和砂礫岩互層,中上部以頁岩為主,夾海綠石粉砂岩等,厚94m 。分布 本組分布範圍比羅圈組較小,主要分布在靈寶以南—魯山—確山地區。備考 編撰者:高林志 作者1:關保德...
固原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洲。下部以磚紅、棕紅色礫岩、砂礫岩、砂岩為主(寺口子組);上部為褐紅、磚紅色泥岩、粉砂岩夾灰綠色砂岩、泥岩、石膏層(清水營組)。下與六盤山群或更老地層不整合接觸;上與甘肅群平行不整合接觸。厚600-2820米以上。命名 安特生(Andersson,J. G,),1923年命名...
東溝組 東溝組1956年由新疆石油局孫劍烺等命名 東溝組是位於中國新疆呼圖壁縣一帶的上白堊世地層,1956年由新疆石油局孫劍烺等命名。該地層以灰棕、灰紅、磚紅色礫岩為主,間夾紅褐色砂質泥岩、砂岩、粉砂岩等。
六盤山的新生代地層主要在山麓、盆地、河谷階地一帶出露,有第三系的紅色與磚紅色礫岩,砂岩,泥砂岩、紫紅色泥岩;第四紀的礫石層、砂土層,粘土層等。六盤山也是各種構造變形強烈的地帶,褶皺和斷裂特別發育,在六盤山東西麓各自隱伏著一條深大斷裂,其中東麓斷裂是縱貫寧夏南部的青羊山—煙筒山—小關山東弧形斷裂...
白堊繫上統:以磚紅色細砂岩為主,局部發育有粉砂質泥岩、泥灰岩,在區北部高湖、磨盤、虎牙有出露。第三系在全區劃為兩個統:上第三統:頂部為粘土岩,上部泥灰岩,中部粉砂岩、泥岩,下部礫岩、砂岩,在福善場西北一帶崗地有出露。下第三統:細砂岩、粉砂岩與泥岩互層,還有頁岩,含介形蟲、輪藻、魚類化石...
五龍溝礫岩下部為灰白色塊狀礫岩與砂岩、粉砂岩、泥岩組成不等厚韻律層;中部以淺灰至深灰色後曾厚層塊狀礫岩、泥基含砂灰質礫岩,夾少量青灰色、鈣質岩屑砂岩薄層或凸鏡體;上部主要為淺紫色、灰紫色、青灰色塊狀礫岩、泥基含砂灰質礫岩與紫紅色、磚紅色、灰綠色鈣質岩屑砂岩、粉砂岩泥岩組成旋迴層。主要特徵 劃分三...
蘇蓋特布拉克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57年В.М.西尼村(Синицын)命名。以絳紅、磚紅色為主的復礦砂岩、泥岩,中夾火山岩及灰綠色、灰白色砂岩及石英砂岩夾層所組成。上部夾灰岩多層。其地層接觸關係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於奇格布拉克組之下,平行不整合於巧恩布拉克組或尤爾美那克組之上。分...
從下自上為古生代石炭二疊一變質岩:中生代侏羅紀凝灰質砂岩、粉砂岩、炭質泥岩和煤系地層:白乎下段的磚紅色粉砂質、細砂岩,上段的灰綠色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區內出露地層有上元古界、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侏羅系白斐系、第三系和第四系。興安地層區是內蒙古唯一的Ⅰ級地層區,含...
七曲寺組岩性以磚紅色、紫紅色泥岩(粘土岩)為主,夾粉砂岩、細-中粒砂岩,向上變細的韻律互層,偶夾鈣質礫岩條帶及凸鏡體。屬河流相沉積。與下伏白龍組整合接觸;未見頂。出露厚度440-470米,局部僅為十多米。中文名稱 七曲寺組 (早白堊世K1)(中侏羅世J2)出露地層為千佛岩組 特徵 七曲寺組岩性以磚...
寒武系中統毛莊組,總厚61—92米,上部為灰白色中厚層狀灰岩、鮞狀灰岩;中部為灰綠色、紫紅色薄至中厚層狀灰岩與紫紅色頁岩互層;底部為磚紅色頁岩。寒武系中統徐莊組,總厚32—105米,頂部為豆狀灰岩,其下為紫灰色薄至中厚層狀灰岩與紫紅、黃綠色頁岩互層;中下部為紫紅色頁岩夾灰岩;底部為灰岩與紫紅...
下部以紫紅、紫灰、磚紅色砂質凝灰岩為主,夾灰綠色流紋質玻屑凝灰岩、綠灰色砂礫岩、火山岩屑砂岩及沉凝灰岩,具交錯層及波痕;上部以紫灰、灰綠色含礫砂質凝灰岩、凝灰角礫岩、流紋質玻屑凝灰岩、凝灰質長石岩屑砂岩為主,夾凝灰質粉砂岩及沉凝灰岩。厚度500—3000m。開建橋組是河流沖積扇環境下形成的陸相沉積。
寺口子組 袁復禮,1925年命名。命名 袁復禮,1925年命名。特徵 由磚紅色、棕紅色礫岩、砂礫岩、含礫砂岩和砂岩(上部夾粉砂岩和泥岩)組成的一套粗-中粒碎屑岩,部分地區頂部砂岩常含鈣質假結核。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於乃家河組或更老的白堊系之上;與上覆清水營組為連續沉積。厚69-1854米以上。
主要由磚紅色、棕紅色泥岩夾砂岩組成,分上、下兩段。下段為鮮紅色、棕紅色砂質泥岩、泥岩夾少量灰綠、灰白、紫紅色細砂岩、粉砂岩、厚2724m;上段為紫紅、灰紫色厚層至塊狀細粒長石石英砂岩與紫紅、鮮紅色泥岩互層,厚137.3m。與下伏上沙溪廟組和上覆蓬萊鎮組均為整合接觸。該組廣布於四川盆地。各地岩性有...
清水營組 清水營組是岩石地層名稱,屬E3時代,1956年命名。命名 楊鐘健、周明鎮,1956年命名。特徵 為一套褐紅、磚紅色泥岩、粉砂岩夾灰綠色砂岩、泥岩及石膏層。含哺乳動物等化石。連續沉積於寺口子組之上或不整合於廟山湖組之上;上與紅柳溝組平行不整合接觸。厚309-97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