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店橋,又稱磚瓦店橋。明弘治十四年、萬曆二十七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光緒五年《永平府志》及民國26年《灤縣誌》均有記載。志載內容簡單,僅記“州南九十里,唐時建”。此古石橋舊址在胡各莊鎮西莊店村西,為境內有記載且建造最早的古橋。
簡介,記載,
簡介
其時間久遠,難溯其源。村中九十幾歲的老人僅記得村西泝河上曾有坍塌石橋,完整模樣誰也未曾謀面。老人介紹,僅從村西北不知何朝建、已廢多年的“北寺”殘損碑記中得知:村西一里處曾有運糧河一條,河西半里處有磚瓦窯,曾從此處裝磚瓦沿河外運,故石橋稱磚瓦店橋,後遷民在橋東立村亦稱“磚瓦店”,後轉稱“莊家店”。僅此而已。《灤南縣地名志》載,此地原名磚瓦站,因有古運糧河由此裝運磚瓦而得名。兩者是一致的。蓋志記亦由碑記而來。
出西莊店沿倴胡路北行300米,從胡各莊糧站飼料廠南沿鄉間路折西行一里左右,便是泝河故道。其上今有一座長6.6米、寬3.5米,由12塊水泥預製板構築的小橋。村人介紹,水泥橋處大致為古石橋舊址,孩提時代曾在坍塌的石橋旁捕魚,在錯落重疊的石縫中捉蟹。原來,泝河在橋北不遠一分為三,南流不遠又匯為一處,三水中寬,兩旁略窄。橋亦為三座,中間大橋為青石板砌成,兩旁小橋為紅石板砌成,橋間距均為20餘步。橋似“三星”排列,東西一線,由土路貫穿。因其時水運地位重要,且泝河時為運糧河,西岸專設磚瓦窯,很可能為官辦。此地實為河運碼頭,橋亦專為磚瓦碼頭而建,故呼之為磚瓦店橋。此地一水分三,三橋往來,均為裝運方便,行駛安全。中水兩旁,東西河以內為兩個儲貨場。兩邊河道為人工開挖,分上行下行,中間河泊船裝卸貨物。唐代河運小碼頭有此創意和規模,實屬不簡單。橋雖不大,但地位重要。惜百餘年前石橋均已坍塌,東西兩側小河已壅塞阻流,中間大河仍未斷流。橋側架木板以供行人,送糞收秋均靠擔背。
記載
志載“唐建”古橋,從武德元年(618年)至天佑末年(907年)289年間,不知何年所建。即使是天佑末年建,距今亦1096年。距今千餘年的古橋,未留碑記,未見文存,實難述其顛末。但千年遺址仍很吸引人。低頭細看,仍見涓涓細流;側耳靜聽,可聞潺潺水聲。極目遠眺,河中蒲草叢生,岸上綠柳成行,略低於地面、寬十幾丈的舊河床上玉米、棉花鬱鬱蔥蔥,生機盎然。昔日泝河雖不復在,今之小溪雖不能稱河,但仍有水流,也算靜中有動,為古橋遺址平添幾分生氣。水是從孫坨村東灤河下游輸水總乾渠滲流至此。灌渠水位高,則此流不斷,如水位低,此則斷流。在遺址尋蹤覓跡,新橋下,尚可見橋墩為石砌,且紅、青相間。村人相告:“這石板就是石橋上的。紅石板是東西小橋上的,青石板為中間大橋上的。砌橋石板有的已湮沒地下,有的運往村中用於砌井用。”橋西不遠,還有一塊完整的條石橫臥岸邊。條石長200厘米、寬55厘米、厚30厘米,為肉紅色,有幾種顏色的石粒不規則地鑲嵌其中,堅硬無比,無明顯風化痕跡。不知此石屬何類,疑似花崗岩,與馬城七里橋用料相同。據老人們講,此非本地石材,是由南方水運至此。可見,縣域古時水運是比較發達的。
橋西不遠即村人稱之為“西窯上”的地塊。村中耆老曾記得“西窯上”有舊窯遺址,曾碎磚斷瓦遍地,青草沒棵,後闢為耕田,今已無跡可尋。磚窯舊地系黃壤土,宜燒磚瓦,但誰也不記得,也沒聽說舊窯建於何朝何代,毀於何年何月。茂密的莊稼淹沒了舊窯遺蹟,但此地古曾有窯確是不爭的事實。
千年石橋已被歷史剝蝕,湮沒久矣。其舊址、其遺石仍可使人見景思橋,觸景生情。古人於千年前在此建橋,以便行旅、利水運,足見其聰明與智慧,後人未及時修葺,完好保留,實屬憾事。如唐朝初建之古橋仍然存留,掩映在綠樹紅花、青溪碧野之中,該是一處人文與自然完美結合的景觀,必會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