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運河西側。相傳,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稱順天府,建都城北京。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營建京城的巨大工程開始,造宮殿、修城牆所需大量木材、磚瓦、石料,由山東臨清,江蘇蘇州、無錫,安徽亳州等地啟動漕船,在夏秋前後運河水量大時至結冰前集中運往北京。
有的建築材料一時用不了,又不能都堆放在京城,就暫時存放在北京附近的運河岸邊。這時“木廠”、“磚廠”“碼頭”等村莊相繼出現。磚廠村因位於北運河西岸轉彎處,岸上地勢平坦,河道寬闊便於停船,於是被選為存放料磚的場地。岸邊還修建了碼頭,至今村北有個地名“北磚壩”就是當時碼頭的遺存。村南也有一個碼頭。該村不僅存放磚瓦木料,還存放白灰、石料等多種建材。在這碼頭遺址下至今還埋有一條裝白灰的沉船。由於車船紛至沓來,人煙漸多,逐漸形成了村落,後得名“料磚廠”。至清朝演變為“磚廠”,(《畿輔通志》載),由此磚廠村名便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