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上村

碾上村,位於許昌市魏都區五一路南端。相傳許下屯田時,這裡是曹軍碾米的集中場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碾上村
  • 拼 音:niǎn shàng cūn
名字起源,歷史由來,

名字起源

碾上村,位於許昌城西南郊。因曹操許下屯田時於此設大型碾米場而得名。

歷史由來

建安元年(196),曹操漢獻帝都許後,即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周圍實行屯田,以解決軍糧之需。如今,在許昌市有很多帶“營”、帶“屯”稱號的村落,即為屯田者聚居的遺址。如許昌縣的韓營、王子營、黃屯、南屯裡、北屯裡等,鄢陵縣馬欄鄉的馬欄、郭營,織羅鄉的大營、西小營、張中營,望田鄉的觀台、孫屯,大馬鄉的前營、後營等。最著名的屯田遺址有韓浩屯田處、棗祗屯田處、任峻屯田處、鄧艾屯田處等。
曹操許下屯田“得谷百萬斛”,於是在今許昌城西南郊開設大型碾米場。數以百計的石碾、石磨,四季晝夜不停地運轉碾米。久而久之,碾米場發展成居民村落,村名便叫碾上村。如今,碾上村的碾米設施早已不存,從該地區出土的大型石磨、石碾、石臼等文物仍可證明這一遺址。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丞相曹操奉漢獻帝在許昌盤踞達25年之久。這期間,如何解決三公九卿及軍隊的吃飯問題,可以說是擺在曹操案頭的頭等大事。
怎么辦?足智多謀又果敢善斷的曹操立刻作出決定,派兵丁從襄城縣首山拉來紅石,請石匠開鑿成碾盤和石磙,在碾上村這個東臨運糧河,西臨青泥河,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壘支起幾十、甚至上百個石碾子,有毛驢拉的,也有用人推的。倒進去是糧食,碾出來是麵粉。
吃的問題一解決,三公九卿安心工作,軍隊有勁種糧打仗兩不誤,才使曹操的勢力日漸壯大,為後來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基礎。基於此,碾上村之於曹操,可謂功不可沒。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